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金柱中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金柱中
[导读]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当中,混凝土为重要施工材料之一,且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分项施工有紧密关联,也可视为混凝土为施工核心点。
        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22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当中,混凝土为重要施工材料之一,且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分项施工有紧密关联,也可视为混凝土为施工核心点。施工过程,如果工艺运用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总体质量,还会对其他施工造成影响。需要结合影响混凝土施工各个因素深度分析,找出质量控制要点,做好细节处理,保证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施工以及钢筋施工等工序有效衔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问题,影响质量,科学运用混凝土浇铸工艺,提升建筑品质。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运用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近年来,社会在飞速进步的同时,工民建工程施工项目也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趋势。并且,随着浇筑层数的不断增多,混凝土的浇筑体量也逐渐增大。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在工民建施工作业进行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施工技术人员水平较低等),使得施工质量一直无法有效提升。并且,在工民建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的效率无法得到保障。故而,要想不断地对工民建施工水平进行提升,强化混凝土的施工效果,那么施工企业就一定要强化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情况,合理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以便浇筑技术可以与工程融合在一起,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2工民建施工期间常见问题
        2.1裂缝问题
        工民建项目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问题十分常见。由于此类质量缺陷成因复杂,既包括混凝土原材料问题,也包括配比问题,还包括施工流程问题。建筑结构当中,若存在裂缝,无论其质量大小,均可影响建筑结构强度,导致建筑使用期间存在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十分严重。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结合裂缝问题成因,采取防治措施,科学治理,及时上报,保障问题处理及时,将裂缝问题造成的损失降为最低。
        2.2麻面问题
        工民建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若材料选取不合理,品质不高,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麻面的问题,影响建筑美观性,并对施工质量和整体效果造成影响。产生此类问题,主要是施工人员技术运用不规范,在混凝土拌制过程,选取配比不科学,模板拆除时间掌握不好,浇筑施工不均匀、厚度不合理,上述问题均可导致结构表面产生粗糙、不平等问题。
        2.3露筋问题
        工民建工程当中,混凝土结构若存在露筋问题,主要原因为浇注期间和钢筋施工的配合技术运用不当,对于后期的结构浇筑造成影响,导致钢筋外露问题,对于总体施工质量影响十分严重。不同材料存在配比问题,可能使用期间产生离析问题,浇筑期间,靠近模板的钢筋和混凝土接触不均匀,甚至“缺浆”问题严重,使得结构的钢筋外露。此外,施工期间,钢筋配置密度较大,和施工要求出现不符,也可导致构件的截面存在漏浆问题。
        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合理选材
        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质量做好控制工作,从源头把握混凝土品质,为后续施工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面,主要由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质量展开严格检测,选择和施工要求相符的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制:第一,在水泥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使用硅酸盐水泥,保证其水热化相关指标<275kJ/kg,强度>32.5MPa;第二,在粗骨料的选择方面,骨料的大小可能对于混凝土抗渗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此期间需要优先选择颗粒均匀的骨料,控制其中含泥量<1%,骨料最大粒径在31.5mm以内,可选择机碎石骨料。第三,在细骨料的选择方面,可使用含泥量<3%的粗砂。


        3.2配比和强度控制
        为确保建筑质量,要对混凝土强度有效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实验室当中反复试配,选择强度和硬度和工程施工要求相符的混凝土配比。还需对骨料强度进行控制,为提高材料粘性,可将卵石与水混合,尽可能选择碎石。配比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此环节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合理设计配比,对配制过程展开动态化监测。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正式进行工民建工程的浇筑施工时,首先应该对模板进行清理和洒水湿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该避免有杂物,其次还要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分段,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也需要对混凝土初步凝固的时间进行规定。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混凝土的材料状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混凝土出现二次分离的情况需要进行二次搅拌之后再进行浇筑。浇筑的过程最好让混凝土自行浇入,不能施加外力,施工中还要从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在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在底部填入和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一致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不能在降雨天气进行,且浇筑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离析的情况,当浇筑的高度超过3m时,可以使用串筒和溜管来让混凝土下落。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3.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也是一项关键的施工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为了保障施工的合理性必须确保工作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中对于混凝土振捣工作的要求较高,振捣的过程中还要实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关注,并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钢筋的具体疏密程度制定有效措施,确保浇筑施工的连续开展,不存在时间间隔。通过合理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在振捣时还要需要让混凝土均匀分布于模板的四周,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混凝土振捣工作研究发现,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人工振捣一般是在工程量小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3.5后期养护
        在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进行过程中,刚浇筑的混凝土出现凝固并且混凝土浇筑施工已经超过了施工的面积之后,那么则需要停止浇筑作业,以确保不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如果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施工的需求和标准,那么需要对浇筑的温度进行科学的调整,尽可能地在1h之内调整到标准的范围。如果上述要求无法完成,即使在施工阶段,也要立即停止浇筑,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期间,由于工程项目较为庞大,所以其常常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因而,针对这一环节,相关人员也需要综合进行考虑,对施工的气候以及天气等因素进行分析。如果天气较为恶劣,如出现暴雨以及台风等,那么应该停止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抹压,在抹压完成后,应该将混凝土浇筑面进行遮盖,当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后,方可开展混凝土养护作业。通常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其最好要在混凝土浇筑后的7~14h进行。并且,在养护时,需要时时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裂缝。
        结语
        无论是在工业建筑建设期间,还是在民用建筑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工程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情况下,在工民建施工阶段,有效地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融入其中,能够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稳定进行提供保证。故而,为了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得更加合理且有效,那么施工人员在作业时,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合理地选择整体分层浇筑以及分段分层浇筑等方式,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有序地对施工方案进行实施,进而从整体的角度上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丽静.对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116-117.
        [2]席国涛.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9(02):4-5.
        [3]刘振波.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探究[J].居业,2015(10):1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