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杨毅 朱海渤
济南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摘要:质检机构的设备计量的管理工作几乎牵涉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各个部门和人员要努力把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有效地发挥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实效,从而提高质检机构产出的效率。
关键词:质检机构;测试设备;计量检定;管理
测试设备的计量检定管理,对质检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它不仅是测量的可追溯性和校准的需要,而且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质检机构检验报告质量的正确程度。为了能对测试设备进行有效的计量检定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逐台建立测试设备的“计量管理档案”
任何一个质检机构要对测试设备实施有效的计量检定管理,都必须对每台设备的情况,有全面、细致的掌握。而建立完善的设备“计量管理档案”,无疑是有效的方法。根据计量检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的内容应包括:设备采购前的“设备申购单”、“设备调研报告”、“设备供应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报告”、“设备采购合同”等方面内容;设备购进时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及随机资料附件”、“设备验收报告”、“设备使用调拨单”等方面内容;设备购进后,为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及有效维护而产生的“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规程”、“设备维修及处理单”、“设备运行检查方法及报告”、“设备比对方法及评价报告”(指既无检定规程,又无计量标准器具的设备)、“校验方法及报告”(指无检定规程的设备)、“设备检定报告”、“设备降等降级使用通知”等方面内容。对自制设备而言,“档案”还要包含“设备设计及鉴定资料部分”。另外,标准物质的购进、保管、使用,也应纳入“档案”管理中。总之,“计量管理档案”是计量管理的第一手材料,它的内容齐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设备正确使用、维护和周期检定工作的有效进行。
2测试设备分类编号,登记造册,实行设备检定工作的动态管理
根据“计量管理档案”所收集的内容,结合测试设备的使用类型,计量管理人员应设立设备计量管理台账。台账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放置地点、检定时间和周期、检定结论、本单位管理编号、维护概况、操作人员等方面。设备计量管理台账是计量管理人员常用的,也是必备的管理工具。通过它可以使管理人员对所有设备的现行计量情况一目了然,为实行全面、动态的计量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台账可以及时准确地将待检定设备,送到法定技术机构完成检定(一般可提前一个月通知使用部门,做好设备送检准备)。
3建立设备日常抽查制度
使设备始终处于稳定、有效的合格状态,是设备计量管理的目的。抽查制度是了解设备运行状态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通常可采用每季度一次)。抽查内容要包括设备计量管理标志及内容是否与管理台账相符合、日常使用和维护有无记录及正确性、环境监控是否满足设备处置的要求、设备操作者有无资格、对所有在用设备进行开启检查等。
测试设备的运行检查,是抽查方式之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进行运行检查:大型及关键的测试设备,两次检定工作之间;长期停用,重新使用前;设备维修后,再投入使用前。
4编制科学有效的设备周期检定计划
一个科学有效的周期检定计划,不仅能按规定要求完成设备检定工作,而且可以使设备在用时间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约检定费用,降低检定成本。因此检定计划的编制应结合设备检定规程的要求、设备自身质量和稳定性、设备使用频次、设备处置的环境条件、测量对象准确度以及设备使用要求等内容来进行。
5加强信息收集,建立有效联络
信息收集工作分内部信息收集和外部信息收集两部分。内部信息收集主要来源于操作者日常使用时的感觉、管理者对设备运行的观察、维修者对设备故障出现类型的分析以及检定数据。内部信息收集的目的是减少和避免影响设备运行的隐患再次出现,以降低管理费用,起预防作用。外部信息收集主要针对计量设备制造商推出的新产品取得CMC标志和编号的情况,为今后设备采购进行有目的地调研做前期准备;设备检定单位的资格、授权检定范围及检定费用,也是信息收集的一部分,它为我们选定设备检定质量高、费用低、周期短、服务水平好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提供依据。
6有效管理计量过程
一般情况下,质检机构的设备计量需要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计量机构来完成设备的计量工作。质检机构的设备的管理员根据与第三方约定的时间,安排送校或者进行现场计量,通常计量的结果有合格和不合格,如果结果合格则设备继续使用,如果不合格则设备办理停止使用或者办理维修手续,从而完成设备的计量。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存在管理的风险和缺陷。当委托第三方进行计量时,如果委托方不提出具体的计量的要求,则第三方计量机构则严格按照国家的检定规程、校准规程进行计量,对于那些没有检定规划和校准规范的设备,则按照自己编制的规程和校准规范来对设备进行计量。这就存在一个问题,第三方自行制定的规程和校准规范是适合这一大类的通用设备的,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台设备,其实计量参数的量程或者是精度是不同的,这样就存在计量参数不全或者计量的量程不能覆盖使用范围的危险。而且,设备的哪些参数是检测中主要使用的参数,只有质检机构的设备使用工程师最清楚,即使在质检机构的设备使用工程师在设备计量前提出了要求,计量机构所采用的计量方案也不一定适合这台具体的设备,故不能盲目的采用第三方计量机构所提供的设备计量结论。因此,设备计量的整个过程,设备使用工程师要积极参与进来,需要其和计量工程师自始至终进行互动完成设备合理有效的计量。对于大部分先前做过计量的设备,计量机构所提出的方案是可行合理的,委托方没有必要花费大精力对每台设备提出计量要求。但对于新增类型的计量设备,委托方应该根据应用的具体的需求在计量之前尽可能地提出计量详细的要求口对于那些精度高的贵重设备,使用工程师必须参与进来,因为校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能保证熟练地操作设备,可能因为操作失误而损坏测试设备,也存在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计量结果偏离的风险;对于其他的常用设备,也鼓励使用人员积极地参与计量工作,尤其对于那种现场计量的设备,这样可以提高计量的效率和计量结果准确率;设备使用人员了解设备的计量方法和过程有助于加深对设备的了解,有利于设备的熟练操作和检测工作。当质检机构拿到计量结果以后,计量证书对于质检机构来说只具备参考价值,设备是否合格可用,质检机构自己来判定,应该把计量证书发送给具体的设备负责人,其仔细核对计量数据,并与设备的计量要求和技术指标一一比对,填写设备计量,合格或者不合格,然后质检机构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不设备计量确i文书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最终进行登记归档。
7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备计量管理是综合性的工作,不仅需要管理者的重视、组织、协调,而且需要各方面相关人员的支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支持。只有各环节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使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实效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洪生伟?质量管理[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2]王立吉?计量学基础[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