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长城五号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 0162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和进步,煤炭是我国的一种能源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当前的煤矿施工安全管理相适应,新的煤矿工程采矿技术没有有效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对于煤矿企业管理者来说,人命关天施工安全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文,笔者针对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的试探性的研究,力求能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矿山工程;采矿设计;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采矿工程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当前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矿企业应该树立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对采矿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同时,要加强对采矿作业人员的职业化培养,配合国家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进而实现对采矿工程的科学有效管理,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双赢。
一、我国现阶段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是现代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一项强制规定。对采矿工程而言,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通常采矿工程的开采工作都是在地下环境中进行作业,通过矿道、矿井进行矿产的运输及人员的通行,矿井坍塌以及矿井渗水等现象是这一阶段最常见的安全问题;由于在地下进行开采作业时,存在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和空气流通不畅等问题。因此,极容易产生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
1.2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
采矿工程技术的先进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它与矿产资源开采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采矿工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矿产资源储量的探测及定位技术目前尚不够全面;在采矿工程中机械化水平不高,多为人工开采,粗放的开采模式不利于采矿工程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容易造成矿产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对矿料的选取得不到技术的有力支持,导致弃矿现象严重,由于弃矿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此,绝大多数弃矿都不能进行二次开发;对不易开采的开采区进行丢弃,造成了可开发资源的闲置。
1.3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人员结构问题
在采矿工程中,人员结构复杂多样,鱼龙混杂的现象十分普遍。采矿企业为了单方面的追求利益最大化,降低了对员工自身的素质要求。导致采矿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极其不合理,不利于企业的有效管理和稳定发展。
二、影响井下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的技术因素解决对策
2.1 巷道施工环节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
单道起坡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井下煤矿采矿工程中单道起坡建设问题,在进行中部车场起坡设计工作时,应设计成双道起坡的形式,而相关煤炭企业也应加大投入,积极建设双道起坡,从而保证空重车以及材料运输车在运行方面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样一来,就会最大限度降低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人身安全威胁,从而避免因助推车辆引发的安全事故;弯道井巷曲率半径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弯道井巷道曲率半径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在设计井下煤矿采矿工程曲率半径时,设计人员应根据项目工程实际的情况,在9m到12m的范围内,科学选取合适的曲率半径,避免因曲率半径过大导致运输难度提升,也避免因曲率半径过小导致安全事故;下方车场位置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下方车场位置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将其设置在直道所在的位置上,避免因修建在曲道位置上影响到司机的视野。通过这样的改进,不但会减少司机的视野盲区,还会方便司机与挂钩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从而避免因司机视野受限或交流不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井下煤矿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部车场轨道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下部车场轨道安全间隙过小引发的安全问题,在设计施工时,必须预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而且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下部车场轨道预留的安全间隙不低于1.4m,以保证某些长材料的安全运输,也保证两车相遇时不会出现碰撞事故。
2.2 不规范的开采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采用正确的施工模式,针对因施工模式不正确引发的安全问题,如煤炭挖掘视角不规范问题,在采集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引导采集施工人员选择合适的挖掘角度,并借助先进的仪器,保证采集角度的精准,避免因角度过大过深产生侧滑的现象,或是因为角度过小影响到采集工作的进度。只有保证采用正确的采集施工方式,才能保证井下煤矿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部分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引发的安全问题,相关企业必须在施工前后和施工过程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做好全面的防控。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安全问题与员工的绩效相挂钩,从制度层面激励员工重视安全问题,避免因盲目采集、随意施工甚至违章施工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相关企业还必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开展安全演练,保证井底一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具备完善的安全防范能力及危机处理能力,从而真正提高井下煤矿采矿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采矿工程开拓巷道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需要不断的改进安全技术,为采矿工程施工提供质量保障。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下部车场轨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双轨间安全间隙在1.4米左右,同时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安全间隙控制在1.4米。才能保证采矿运输车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针对巷道设计中高度不合理问题,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保证墙高设计合理,避免采矿区出现不安全事故。在采矿工程巷道腰线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腰线、中线等对巷道掘进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际工程中需要每隔30~50米,利用测量仪器,保证腰线设置的精确性,避免腰线、中线偏移。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腰线设计及时的进行测量,及时矫正巷道偏移的现象。也可以采用分层开采施工的方式,合理控制切线、弦线,保证施工的安全。
需要规范施工操作,保证施工安全。具体的施工安全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切眼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切眼开口的方向、长度以及相关的参数,保证各项参数满足施工要求,确保切眼开口依据施工规范沿着正倾斜的方向,有效的避免三角带煤柱跨帮安全事故发生;针对急倾斜煤层施工,应该保证坡度,也可以沿着煤层伪斜方向施工,确保主斜坡设计坡度符合施工标准,确保煤炭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自溜,提高采矿工程施工的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煤炭开采是一项非常复杂也是非常危险的工作,在进行开采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的、科学的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逐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制度,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军芳.矿山开采中施工安全管理要素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000(005):234.
[2]马毓.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9,000(010):206.
[3]韩亚南.浅析采矿工程技术不安全因素及其管理策略[J].当代化工研究,2020,No.59(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