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娟
贺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贺州 542800
摘要: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探究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在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选择院内发热门诊共计2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护措施。结果 自我防护意识问卷得分(91.8±4.3)分,工作压力问卷得分为(89.7±8.3)分,这说明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强,工作压力较大。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除了医院常见防护手段,可增设人文关怀,这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更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自我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内容。这种具有急性传染性的疾病潜伏期较长,人传人概率较大。病症首先会表现出发热、咳嗽、乏力等【1】,入院就诊时首先是到发热门诊。至此,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是直接在一线战斗的,如何做到自我防护,确保自身不会被传染是展开治疗的基础【2】。对此选择20例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选择院内发热门诊共计2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中男女比例4:16;年龄集中在22~35岁,分布在(25.2±2.6)岁;工作年限集中在5~20年,分布在(12.2±8.6)年。其中本科及以上14人,专科及以下6人。医生共计14例,护理人员共计6例。
1.2 方法
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和科室已经从发热门诊的布局、分区上进行规划,同时制定出了科学的就诊流程,并初步为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的宣讲。随后对医护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意见统计,总结出另外可作为自我防护措施的内容。所有详细内容在讨论部分。
1.3 观察指标
对医护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意识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越高。其次是对医护人员的内心压力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越大。统计医护人员感染人数。
2 结果
自我防护意识问卷得分(91.8±4.3)分,工作压力问卷得分为(89.7±8.3)分。该数据表明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非常高,工作压力非常大。
最终,20例医护人员均未被感染。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全世界的悲痛,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作为可能最先接触到患者的人群,做好自我防护是必然趋势。医院对此的安排:第一,分区分诊,降低交叉感染概率。以隔离技术规范作为要求,对停车场和发热预分检处进行分区,红色字体清晰标识,设置普通发热通道,同时增设有接触史通道。全封闭式的管理中,分诊、诊室、化验室、药房、观察室等均一应俱全【3】。小型的分区可有效保护医院内所有人员的安全,也是对医护人员的初步保护。第二,就诊流程更便捷、科学。高年资的医护人员进行分诊,详细询问患者近期的行程,对疫区返回、接触史或存在风险的及时送至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患病可能后则根据流程进行取药治疗,疑似感染的患者应该及时联系120将其送至感染科进行对应的处理。高度疑似的患者应该立即上报,并转至定点医院展开治疗。各项信息登记应该一并上交,确定患者的各项信息,便于追踪。第三,重点进行职业防护的宣教。根据防护的标准,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存在潜在传播的风险,所以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门诊上按照要求配备防护用品,速干手消毒液、一次性医用口罩、体温枪等。所有医护人员每日两次上报体温,分诊候诊区每日两次选择84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做好开窗通风工作,确保空气流通【4】。此外,所有的清扫物品均做好分区使用,清洗工作也专机消毒后清洗。医护人员的防护建议有量点,第一,重视心理疏导。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其本身是接触潜在患者的一线人员,虽然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允许其表现出任何的畏惧,但是内心压力还是很大,尤其是疫情严重时,只能用信念支撑着彼此,互相鼓励。所以医院对此可适当进行人文关怀,这能够从心理上给予医护人员帮助。第二点,分区分诊增设自主缴费机。当前院内发热门诊的缴费仍旧需要去缴费大厅,未来可增设自主缴费机,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分区分诊。
综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除了医院常见防护手段,可增设人文关怀,这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更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超, 王贞慧, 王霞. 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33):4644-4648.
[2] 吴荷玉, 李婷婷, 李素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发热门诊咽拭子标本采样管理[J]. 护理学杂志, 2020, 035(008):22-23.
[3] 何志芳, 李玲. 放射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病人检查流程及医务人员防护[J]. 护理研究, 2020, 034(003):376-377.
[4] 杨剑, 陈杰, 温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期间武汉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多学科救援系统建设与管理[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7):78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