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赵颖 龙晨曦 段倩 张丽芬
[导读] 目的 初步构建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
        赵颖   龙晨曦 段倩 张丽芬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01
        [摘要]目的 初步构建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拟定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形成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29项的条目池。结论 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SICU护士术前访视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德尔菲技术,术前访视

        SICU病房接收危重病情需进行辅助呼吸和器官支持以及术后需密切监测和治疗的患者。研究发现[1],语言交流障碍、焦虑恐惧、不合作、缺乏配合知识是机械通气引发的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术后入SICU的患者及家属对其监护环境﹑探视制度﹑医患沟通等难以接受,造成了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满意率低下的状态[2]。SICU护士可利用术前访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减轻患者苏醒期气管插管带来的负面情绪,降低苏醒期躁动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我国暂无统一的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标准。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出科学、规范的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确定访视内容条目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后,提炼出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术后相关因素,结合护理核心制度,初步形成包括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6项的条目池。
        1.2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
        专家入选标准:(1)从事重症医学领域;(2)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工作时间≥10年,博士学历工作时间≥5年;(3)中级及以上职称;(4)自愿参与该项研究。最终遴选5个重症医学领域的医疗和护理专家共15名作为咨询对象。经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条目纳入标准为重要性赋值均数>4.00,变异系数<0.25。

2结果
2.1专家咨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2轮咨询Cs0.99、0.99;Ca0.91、0.89;Cr0.95、0.94。表示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2轮咨询W值0.178、0.346(P<0.01)。
2.2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确定
    经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29项的条目池。见表1。


3讨论   
    SICU病房由于其封闭的治疗环境、特殊的探视制度容易造成入住患者精神紧张、猜疑等心理应激表现[3]。因此,需要采取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协助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和不良事件发生,并改善他们的舒适度等,而术前访视正是如此。患者家属亦是重要的访视对象,对家属的访视主要目的是增加其对SICU工作模式的了解,使其安心让其亲人在SICU接受治疗。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科学性,但该方案尚未经实践检验,如何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凌莉萍,冯瑞霞.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治措施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726-728.
[2]韩艳,魏丽丽.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98-600.
[3]孙睿睿.外科重症监护室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351-1353.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650101,昆明市(赵颖,龙晨曦,段倩),风湿免疫科(张丽芬)
作者简介:赵颖,硕士在读,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张丽芬,硕士生导师,副主任护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