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雪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七台河供电公司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进步,配电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由现代设备管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组成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检测配网故障,提升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使工作效率有明显提升。而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配网存在的故障从不同角度予以处理,从而保证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预防措施
引言:作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继电保护系统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必将会影响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应深入分析一些常见的继电保护问题,做到举一反三,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避免继电保护系统发生问题的几率,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1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特点
1.1敏锐度较高
继电保护装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从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来看,其中的很多电器元件的电流感应敏锐度非常高,当在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经过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电流、电压如果超出了设计限值,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电器元件由于具有非常高的敏锐度,就可以立即根据这些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反馈,避免电流、电压过大对电力设备所造成的损坏。
1.2局部保护性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局部保护特性,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根据系统中相关运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来对系统中与异常有关的模块实施保护,这种保护是局部性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局部电路问题对其他电路的干扰,这种局部保护性下,即使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异常情况或者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也可以将故障范围尽可能缩小。
1.3安全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相对较好,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短路或电流异常增大的情况,装置中的相关元器件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启动保护,进入保护模式,这种高度的反馈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电路电流起到一定的阻断作用,有效避免了电力局部故障对整个系统所造成的干扰。
2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电流互感器过于饱和
众所周知,供电系统规模的扩张,必然会导致超负载现象的出现,所以,短路就会时有发生,一旦变、配电所位置有短路的出现,电流会变大,高时可达到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数百倍。稳定的短路情况致使电流互感器的偏差加大,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滞后性。若变电所出现了电流互感器的饱和,需要通过母联断路器和主变压器对其采取后期的切除工作,时间.上不仅受到损耗,还会致使故障的进-步扩大”。更甚则为,由于配电所出现过流保护拒绝之举,整个配电所将会处于瘫痪的状态下。
2.2环网供电无保护措施
迄今为止,中国的环网是以负荷开关的方式施展工作的,因此,没有断路器,也没有受到合理的科学性保护。非专业人士可能会持有质疑的态度,事实情况是,断路器一旦被安装, 运行的方式受到影响,继电保护失去了合理、安全、稳妥的协调性。其开口运行模式在受到故障时,解决的途径唯有通过人工操作来施以网络构建,才能达到正常用电。此外,用户变压器相对容量较大,很难为其配置吻合的熔丝,铜棒作为导体,被用来充当熔丝,会导致环网整体性瘫痪,以及用户故障,故障的影响范围被大大的扩展。
2.3设备老化、回路混乱
在我国,配电系统的配电器一般存在的年限过久,或是久经日常生活的洗礼,或是时代原因导致,造成节点氧气陈杂累积、低压过低、出口不牢固等情况的发生。直流和交流是二次回路的两大部分,在交流回路中,实验端子容易老化和腐蚀,接触电阻承载着超负荷的电流,就会造成短路,从而导致保护性失误以及拒动。
3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预防及措施
3.1避免电流互感器饱和性
避免电流互感器保护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作为电流互感器衡量指数的变比值在选择的时候不能过小,其牵涉到线路短路时电流互感器的饱和。此外,电流互感器往往受到电流二次负载阻抗的影响,所以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对此类情况的减少。最后,遵循“速断保护”性原则。高压电动机的确定,是通过1.2-1.3倍的起动电流做为可靠系数,一旦此数值被超过,电流视为故障电流。
通过对最大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与负载线路中的其余额定电流进行整合,当单台变压器的整定值在变压器额定电流2倍范围之内时,就按照2倍的电流进行整合;如若超过2倍及2倍范围以上的整定值时,即利用此时数据乘以可靠系数进而得到确定,采取严格的等级划分的制度,最终敲定延时时间,此类情况的好处在于拥有选择性。
3.2加强环网结构配套建设
环网结构是电缆网络重要体现形式,为了做到快速地隔故障工作,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完善供电使用性能,工作人员最好将其与自动化建设系统良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得继电保护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与自动化系统互相配合。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对网络的性能高度的利用以及科学性的使用,促进环网结构配套的优化性建设工作,这样,不仅在偏远地区的电网受到了保护,对电网事业的发展而言,激励其朝向多元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了电网事业中环网结构全新、全方位建设。今天的继电保护早已不同往日,无论是设计保护原理方面,还是工作的最后环节生产厂“家制造工艺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达到了全新的技术理念和设计水平,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设备状态的检修工作事项,其不是-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大量的配套工程的参与,其在走向完善的同时,必将形成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3.3增加投入,设备更新
继电保护离不开电网的安全运行,而电网的可靠性运转,也离不开一家企业良好的运作系统和优良的装置。在设备上,要投入适当的资金,其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高度的稳定性。及时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定期淘汰落伍的设备,是重中之重。校验的准确度是衡量保护装置运行效果的指标之一。校验设备的完善与更新能够保证各个回路拥有充足的整定时间,所以,基本的校验设备维护工作包括:有校必校,不简而化之,不漏项。
4其他建议
继电保护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人为因素等多种方面的影响,其中包含了其他一系列的外界干扰因素,雷击、隔离操作、辐射干扰。变电所的地网均为高阻抗,受到雷击而产生高频电流在地网中引起暂态电位的升高,最终造成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受到干扰,以及工作中误动作的发生。所以,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阻断措施,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手段。凡事有阴阳之分,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整的规章制度为分工设定了底线,事物不会出现越级的现象。结合继电保护的自身特点,强烈建议组织关于继电保护专业的活动,使得运行维护、事故分析、缺点处理得到合理的跟踪性检查,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另外,出于企业的结构特点考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进而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得到大力的保障,也提升了工作人员在参加工作过程中的价值观、荣誉感。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在相关领域中,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将自身应用价值最大化发挥了出来,使得原本存在的问题也将在新技术的应用下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相关部门人员不仅要探讨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还需要提高处理问题和故障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林泽淳.基于光纤通信的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12.
[2]卢春燕.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11.
[3]张小利,张宇.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改造的业务需求分析[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20,5.
[4]付国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2020,5.
[5]林鸿韬.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重点探寻[J].智能城市,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