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安全生产管理效率提高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方 豪
[导读] 电力系统的配网线路是十分复杂且重要的
        方 豪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广东潮州  521000
        摘要:电力系统的配网线路是十分复杂且重要的,若负责配网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那么整个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将无法得到保障。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当前配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够为当前工作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帮助。
关键词: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升措施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若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这不仅会直接威胁工作在一线班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用电户带来生活困扰,甚至带来极为巨大的经济损失。配电网是一个呈网状结构分布的较为薄弱的供电网络。其整个网架的结构较为单薄,而且供电半径较大,最常出现的地带是农村边缘。因其线路的绝缘水平较差,再加上其运行环境复杂,一旦运维策略落实不到位,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事件。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近十年来发生的电力企业配网事故高达156起。尽管每个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就案例分析来看,大概造成人身伤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外力伤害、意外触电、电气误操作等。由此可见,加强配网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一、配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配电运行管理人员分析
        从文化水平方面对某电网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了解,发现该公司截止到2020年年末,整个公司员工多达13万有余,但其展现出的学历水平却参差不齐,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40%,光农电队伍就有1.6万人,人员综合素质较为薄弱。
        若从年龄角度对电力公司的人员分布进行探究和了解,可以发现40岁以下的人数较少,而40岁以上的人占70%左右。基层班组工作人员大多是高中及以下学历,他们主要负责农村的配网运维和客服工作。虽然这些人已经接受过相应的业务培训,但业务水平和岗位职责熟悉程度却不尽人意。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不少配电网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严格,安全责任宽松软,没有切实将该制度规范落实到工作实处。参与工作的员工对工作规范性和安全性严重缺乏认知,甚至他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案头工作,只会在口头上高喊响亮的口号,搞形式主义。举例说明,电力企业要求刚性执行“两票”等规章制度,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对配电作业风险管理的力度依旧不达标,对“两票”的应用和执行依然不到位,甚至不懂“两票”,停留在凭经验干活,而不是凭票作业,甚至有时还存在无票作业,对“两票”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及时上报并落实整改,工作执行力度较低。
        (三)配网安全监督管理不力
        虽然部分企业的领导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向下级发布相应工作布置,但职能部门在接受指令后并没有及时对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谋划组织,对基层单位工作完成过程及结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及监督。基层单位和直属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力不同,其工作的执行度存在差异,在缺乏监督力度的情况下,工作更容易出现疏漏,缺乏针对性措施,增加作业风险。长期监督不到位会造成存在问题处理不及时,增量问题越来越多,最终失管。
        (四)配网安全培训水平不高
        为保证员工能拥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工作使命和工作重要性,不少企业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员工组织的培训内容过于单一,而且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有差距。使得员工失去培训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此外,培训过程过于重视员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忽略实操的重要性。许多员工在接受培训后只停留于理论水平,以至于在后期的实际工作中,实操环节出现问题。
        (五)配网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很多企业经营者过于重视任务指标,只看到物的安全,却忽略了人的安全。且工作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迫于指标压力、考核压力,往往在作业过程中也忽视了自身的安全问题,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下,配电网运行要求及客户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但相关的安全管理水平却无法相应提升,管理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多以指标、考核压实基层责任,没有具体可行的指导措施,管理不实不细。
二、配电安全生产管理效果提升措施
        (一)优化人员配置加强班组建设
        第一,为了更好的开展配网生产工作,供电企业应该科学合理的组建员工队伍,一方面要解决一线生产人员老龄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弥补青年工作人员经验技术欠缺问题。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应全面考核人员数量、年龄搭配、专业能力及健康情况,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第二,供电企业应加强基层班组建设,针对班组成员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编制专业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实现班组成员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提升。另外更要重视对班组长的专项培养,使其做到能干、能说、能写、能指挥,从而更好的调动班组成员,打造更有凝聚力的班组团队,有效地落实配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营造全体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第一,提高全体员工在安全管理及安全工作中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安全工作并不是某一个人单独的责任,对于配网工作而言,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也是配网工作的核心,失去安全,多漂亮的指标都等于零。因此,在确保安全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还要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如党员、技术人员等)在安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凭借其专业的技术水平及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积极发现安全问题,并及时展开危险点排除工作。第二,安全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及时发现现场作业的违章问题并立即纠正或采取防控措施。
        (三)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对现场作业安全进行督查并落实考核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监督手段之一。因此,应该形成健全的现场督查考核机制,有效发现现场违章问题,及时整改,严格落实考核制度,甚至启动问责,倒逼工作人员规范作业。严格落实监督责任与再监督责任,逐步形成大监督格局,专业监督部门要倒逼相关部门落实监督主体责任,基层管理人员认真履行现场管理监督责任,这样有利于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基层之间的协作,形成大监督高压态势,强化安全监督管理。
        (四)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第一,配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不断总结既往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可以采用逐级管理模式提高上级对下级的监管力度,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有效调动整个系统的能动性。又如可以采取交叉检查及经验交流等模式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形成更全面的管理体系。第二,制定健全的激励机制,充分同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还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使职工所得与付出呈正比,从而促使员工履职尽责。
总结
        在社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安全是永远被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安全生产的落实必须体现到具体工作中才具有实际意义,不能仅停留在口号和书本中。务必要求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从严从实,抓早抓小,这不仅是电力企业对自身负责的表现,也是电力企业对社会负责的体现。只有不断的摸索,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改进管理方式,探究能够适应时代进步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邵栋栋.加强配网作业管控 提升现场安全水平[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09):70-71.
[2]郑立权.配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技术与市场,2017,24(10):199+201.
[3]袁海波,余晓民.配网本质安全管理有效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27):123-124.
[4]张晓明.配网故障抢修安全管理难点及解决之法[J].农电管理,2017(08):27-28.
[5]何文霭.配电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249.
[6]蔡伟.基于配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及建议[J].低碳世界,2016(11):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