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铨
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继电保护是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主要措施,对特高压电网而言极为关键。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继电保护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信息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向网络领域和计算机领域靠拢。继电保护是特高压电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偶有事故发生,不计能影响自身功能发挥,同时电网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对电力系统运行而言极为不利,基于此文章对继电保护在特高压电网运用中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继电保护;特高压电网;事故案例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较以往相比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电力需求量正呈现出增长态势,继电保护能够对电力系统提供保护,但是经过长时间使用或受外部条件影响难免会引发安全事故,导致供电质量整体下降,甚至威胁民众生命安全以及个人经济财产,为提高供电效率,则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继电保护运行状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弥补,因此本文对继电保护在特高压电网当中的运用做出详细叙述。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特高压电网运期间,继电保护主要作用在于预测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特定情况下发出报警信息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或者通过自动化技术手段隔离故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削弱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后续维修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可见继电保护与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相似,如果线路出现短路或者用电总量超过限定数值,继电保护会自动断开与线路的连接,为电网系统提供保护。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能够对特高压电网内部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如果运行阶段电压值波动较大或电流增加显著,继电保护装置会根据事先设置的参数判断电网运行安全性,并确定故障所处位置。其次故障发现之后系统能够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并依照故障位置向控制台发出报警信息,为维修人员提供便帮助,加快处理速度。最后伴随信息技术应用愈发广泛以及继电保护更新,电网运行阶段若出现故障则会自动断电,而电网其他区域则不受任何影响,停电范围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常见事故
2.1设备接线不规范引发的事故
该事故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电网建设是由多家不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尽管这种方法能够缓解竞争压力,但同时由于各个单位之间缺少协调性,因此在设备安装、线路铺设等环节中极易出现问题。线路衔接不规范是建设过程中主要危害,这种情况是由于接线位置错误或设备设计失误导致,无论是何种原因都会遗留安全隐患,电网运行受到影响,安全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继电保护在发现电网异常之后若不能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则整体线路很有可能会因电流增加而被破坏,进而出现大规模停电。
2.2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可能存在的事故
因特高压电网过于复杂,且供电环境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电流传输极易受到外部条件干扰,供电质量得不到保障,正因如此经过长时间运行电网线路温度逐渐上升,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继电保护自身温度同样不断升高,从而影响电网运行状态。
2.3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测量元件灵敏度不够导致的事故
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质量关系到其运行过程中对整体电路系统故障的排查和警报力度,而我们知道继电保护装备主要由测量元件、电流互感器、二次保护回路以及执行输出等几部分组成。一旦测量元件的灵敏度达不到相关的标准,就很难在高负荷作业下及时检测出电力系统故障。在无法正常启动保护开关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大范围电力线路的破坏,进而给社会正常运行造成危害。
2.4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饱和事故
通常情况下特高压电网终端负荷承受的压力若超过限定值,则系统传输电流定然会增加,从而出现短路等情况。
而在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系统产生的最高电流往往是继电保护器装置中电流互感器单次额定电压下额定功率的100倍,而在此时如果出现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饱和等现象,就会直接影响到二次电流的产生,并最终使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出现误动或拒动的情况,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造成严重危害。
2.5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差
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干扰,比如手机或对讲机等电子通讯设备的信号会对微机设备造成影响,而一旦微机保护的抗干扰力差,就会造成微机原件因外界干扰而产生逻辑互动现象,最终造成严重的继电保护事故发生。
2.6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会导致继电保护过程发生故障,首先具备丰富经验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实战检修过程中,往往太依赖于过往经验对故障进行判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误判的概率,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连续事故的发生,并最终影响故障处理的最佳时机。其次当故障维修人员的经验不足时,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运行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判断和解决,这也是继电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
3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
3.1加强事故诊断的检查力度
一般来说,想要系统对继电保护故障进行排除的前提是要对装置进行严格精确的诊断和检测,只有依据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对装置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检测,才能逐渐发现事故源头,并及时进行相应的预防。继电保护装置常见事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逆序检查法,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逆向思维来对事故进行排查,通过微机等信息技术对反馈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其优势是快速精准找到事故发生部位。其次是顺序检查法,这种方法较为常规,主要是根据实验规范一步一步由上向下寻找故障源头,这种方法一般会在出现误动或拒动的情况下使用。最后是整组实验法,这种方法旨在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检查,判断其是否与正常状态相符。这种方法也可以缩短事故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3.2保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维护
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就必须要保证对装置内部零件以及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维护,这个工作主要包括系统了解各个元件的运行状态及磨损程度,对装置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合理记录以及掌握各个元件质量问题解决方法等。
3.3不断提升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老带新的培训方式来进行改善,这不仅可以使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向新员工传授工作经验,并且还可以通过创建实践培训基地的方法不断提升新员工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最大程度上降低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
4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伴随一系列活动开展,我国经济实力逐渐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用电需求量增加。特高压电网是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经过长时间运行难免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引发事故。继电保护能够为特高压电网提供保护,是决定其运行稳定的关键因素。在对事故进行处理时,要分辨事故种类以及诱因,以此为基础选用合适的技术手段,以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供电质量,确保安全性,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子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00(002):168.
[2]王辉.影响特高压电网运行的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探究[J].居业,2019,000(009):147,149.
[3]张玲灵,徐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