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 黄怡荟
国网福建信通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为适应特高压工程规模化建设需要,公司按照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以提高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构建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控为突破点,在国网公司统一部署下,开展浙福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该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提高了通信工程建设质量,极大程度上支撑和服务了特高压工程建设工作。
关键词:浙福特高压 通信工程 配套管理
为适应特高压工程规模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属地公司的现场协调优势、资源优势,固化属地公司的管理职责,实现“总部统一组织,国网福建电力负责现场建设管理”的特高压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体系,形成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内外部协同的一体化建设和属地化管理模式,为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做好服务、支撑和保障。国网福建电力在总部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履行一体化建设、属地化管理模式,负责福建境内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现场管理。负责1000千伏变电站和线路项目部临时视频会议系统、办公电话、信息网络的开通和保障,负责1000千伏变电站语音交换系统、数据通信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接入;负责光缆熔接、T接光缆改造、全程纤芯指标测试等全过程管控;负责各阶段通信保障、视频保障;参加技术培训、厂验;参加各阶段设计审查、编制现场施工大纲、参加施工验收;提出施工技术创新建议,实施现场标准化管理。
1.构建高效的组织结构
一是配合总部一体化管理。在国网公司统一组织下,国网福建电力参加通信工程现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现场项目部工作,配合国网公司完成现场建设管理,参加国网公司统一组织的开工准备工作,组织所属地市供电公司共同负责已运行站点设备安调试施工的现场过程管控。
二是加强内部协同管理。浙福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伊始,国网福建电力就构建了省公司层面的特高压柔性项目管理组,抽调公司各专业、各部门精干管理与技术人才。项目管理组从技术支撑、管理协调、资源调配、后期保障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项目管理组成员根据工程建设各阶段建设特点予以动态调整,以保证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进度与项目管理人员角色相匹配,保质保量地完成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时间紧、密度大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引入工作任务事后评价机制,自我完善、不断改进。
三是加强外部协同管理。在施工队伍招标完成签订合同后,即要求施工单位安排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担任建设工程的现场负责人,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和安全知识测试,同时每周给他们做相应的安全及知识技能培训,并要求施工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更换。国网福建电力和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全程参加建设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设计图纸审查和设计文件交底等工作,并要求施工单位工作负责人每周五参加项目建设周例会,通报工作进展、安排工作计划,并共同商讨解决遇到的问题。
2.加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控
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内第三个特高压交流工程,是我国特高压电网进入加快发展、规范建设新阶段的标志性工程,本工程对于国网福建电力通信的影响是巨大的,建设1000千伏线路OPGW光缆,解决了福建电力通信网自2001年以来单路由连接国网的困境,从原来不具备冗余通道的薄弱局面跃升到可以承受网络N-2的坚强地位。
特高压通信项目建设作为福建电力通信的又一枢纽工程,可为福建与浙江互联提供优质的光缆资源,为国网大容量OTN网络提供冗余光缆通道,大大提升福建电力信息通信网的可靠性,传输容量可以成数量级的拓展,有效支撑了信息化企业的带宽需求,抗灾等级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网络运行灵活性,完善、优化网络结构。
一是建章立制明确全过程管控手段与方法。为配合特高压项目管理,国网福建电力参考国网公司颁布的特高压建设管理纲要,修编了内部基建配套通信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国网福建电力在参加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可研与初设审查、施工图审查、组织施工和质量进度管控、通信物资管理、安全管理、工程验收、投运和保障、工程结算、档案与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方法,从制度上做到有章可循。为落实现场管控,国网福建电力在国网公司指导下,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了国网公司通信站安装规范、光纤通信验收规范、检修作业指导书等施工作业规范,并结合具体的现场,编制了特高压现场施工规范和安全施工注意事项手册,组织施工人员一起学习,并在施工过程中对照检查执行。
二是深挖技术管理潜力提高全过程管控效率。在项目前期,国网福建电力主动配合西南电力设计院进行初设收资,组织现场勘测全省相关通信站点,明确福建境内500千伏与1000千伏通信工程界面,深化了项目前期深度和广度。在设计审查环节,国网福建电力派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建设、调控、运维人员参加国网公司组织的初设与施工图审查会,重点审查技术方案、设备选型、技术规范,提出信息通信部分的专业审查意见。在项目实施中,国网福建电力落实现场施工的技术质量监督,规范竣工文件,逐项开展随工验收、阶段性(预)验收、竣工验收等各阶段验收工作,确保投运系统和设备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提升设备技术安全水平。
三是以精益化管理推进全过程管控水平。国网福建电力在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中立足于做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比如榕城特高压通信机房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全封闭电缆竖井就是不断追求细节的精品,在施工图审查时国网福建电力对该坚井提出修改方案并报设计单位确认,采用便于维护和线缆绑扎的开放式铁柜式拉门竖井,为了使线缆排列整齐,将竖井内所有包括通信、自动化、保护等所有专业的图纸均搜集完整,重新设计线缆走向,细化到每一根线缆的布放先后顺序和布在竖井中的位置,并协调其他施工单位按优化后的设计进行布线。在施工过程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统一的尺寸和方向位置施工,使竖井内线缆外观整齐划一,线缆由粗到细整齐排列,绑扎线距离一致,标牌方向位置一致。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涉及到公司各个专业和职能分工的不同领域,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并优化流程使有限资源迸发系统能量,在此次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手段与目标。
四是调运检提前进行生产准备。为使建转运工作顺利进行,特高压项目进入现场安装工作后,根据国网印发的《关于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启动验收工作大纲》,通信运维人员全程参与工程实施,进行生产准备。运维人员在施工过程就直接介入随工验收、资料搜集、方式确认和优化、标签核对、网管检查、缺陷消除、备品仪表移交等工作,使建设和运行无缝衔接,避免了工程移交期间的管理空挡。
3.小结
浙福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了“工作流程化、作业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的目标,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内外部协同的一体化建设管理体系和属地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建设和全过程管控的效率及质量,极大程度上支撑、服务了特高压工程建设工作,适合在全国基建配套通信工程建设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仕谈.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措施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
[2]王建彬.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及其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