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市叶集供电公司 安徽 六安 237431
摘要:文章介绍了线损管理内容,然后分析了线损管理状况,最后探究了线损管理要点,其中包括注重材料选择、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线路规划、改进计量设备,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线路规划;计量设备;材料选择;管理要点
引言:在生活以及工作中,都离不开对电能的使用,由此可以得知,电力资源有着很大的价值。现如今,在电能传导中,往往会发生损耗的情况,这除了难以确保供电质量,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基于此,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开展全面的分析,实施科学合理的方式,以达到管理的目标,并且提升工程的可靠性,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
1.线损管理的内容
在电企发展中,包含着多项的内容,尤其是线路损耗,对于配电网络来讲,通过对能源技术的利用,能够有效处理基础的问题,然而,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常常会被一系列因素所影响,从而不易获取良好的线损管理效果。对于线损管理来讲,与所有的环节都有着联系,不管是调度分配,还是运营管理,都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以便能够充分把握线路损耗。另一方面,对于与工程有关的现场情况,可以根据实况,开展进一步的细化,其中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线损定额分配。基于这样的情况,当对线损进行管理时,应当实施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选择性控制,尽可能提高线损管理效果,在此基础上,有助于确保电路运转的稳定以及安全,防止被外部因素所影响,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线损管理的现状
在配电与用电工程运转中,往往会出现损耗的情况,应当由有关人员开展管理,引发线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1)电缆有着一定的电阻作用。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因为导线有着一定的电阻,致使在传输电能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引发损耗的情况。(2)被电磁场所影响,致使负载做功,比如对于较为常见的变压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交变磁场,随之会导致一定的电力损耗,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一环节所形成的损耗,和电流并没有联系,往往被电压级别所影响。(3)因为管理没有到位,从而致使损耗,是一种不明的损耗,难以开展量化,比如一些人存在偷电的行为。
3.线损管理的要点
3.1注重材料选择
为了更好管理线损,对于电缆材料的选用,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在建设配电工程中,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选用适当的导线,对于这一项工作,应当加以注重,根据有关的标准以及规范,选取满足以下条件的导线,也就是质量高、性能全,在此基础上,有助于确保线路运转的可靠以及安全,同时能够降低电能损失。针对导线来讲,若其存在理想的绝缘性能,则会有着很长的寿命,除此之外,有着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由此能够显著提升运行的可靠性,当对电力进行传导时,能够防止出现短路的情况。具备优质的导线,有助于获取良好的线损管理效果,有效降低电能损耗,促使电能传输更加可靠。
3.2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进行线损管理作业,应当充分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并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应当构建管理小组,明确其职责以及义务,针对每一个成员,合理分配相应的管理任务。另外,应当制定有关的奖惩机制,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为获取良好的线损管理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有关的管理者,应当强化对他们的培训,以提高整体的管理素质,为有效实施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当进行线损管理时,应当积极引入办公技术。比如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以针对电路运转状况,能够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接着把数据传到终端,进一步分析以及整理数据,防止由于人为因素,从而有碍于线损管理的开展,或者没有获取可观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应当根据企业实况,明确有关的管理流程以及方式,达到深入调节管理制度的目的,为后期工作有效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优化线路布局
不一样地区的发展,在用电需求方面,有着一定的不同,再加上对于传统电网来讲,其有着一系列不科学的现象,比如设计缺乏合理性,致使现行格局难以符合发展的需求。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了充分开展线损管理,尽可能降低电能的损耗,应当增加一定的电网分点,接着针对线路布局,开展集中的规划,换句话来讲,应当持续改进传统电力结构,为更好进行线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另一方面,为可以显著提升线路布局的可靠性,同时尽可能降低线损,防止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对于线路的运转电压,需要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并且以定期的形式,认真做好对线路部件的检查。除此之外,针对线路的结构规划,应当开展全方位的考虑,以保证规划的合理以及可行,从而降低对电能的损耗。比如可以根据地方实况,缩短设备间的距离,实施科学合理的手段,降低线路电阻,由此达到管理的目标。
3.4改进计量设备
对于计量电能表的选取,应当优先考虑精度好的设备,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度,与此同时,针对电能表,应当以定期的形式,认真做好检查以及维修,一旦存在问题,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更换处理。另一方面,应当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尽可能减少电能表的损耗,比如,可以安装合适的电子表,以达到改进计量设备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出现一系列不良情况,比如偷电行为,需要建立有关的系统终端,针对电量表以及GPS负荷,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达到远程抄表以及付费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度。通过对计量设备的改进,有助于更好进行线损管理,易于对损耗情况进行确定,由此确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有效弥补现场管理的弊端。
结论: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对于线损管理来讲,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电企应当提高重视程度,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对现状的扭转。应当实施行之有效的手段,选取合适的输电线路,深入健全线损管理制度,并不断改进线路结构,以提高对计量设备的使用率,最终达到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志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20,39(25):127-129.
[2]黄凤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36):247-248.
[3]徐安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