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锟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清市供电公司 山东 临清 252600
摘要:本文将重点阐释基于用电检查基础的减损策略,提升运行质量,保证国家基础性行业的作用效果。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性环节,用电检查是目前保障系统作用效能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求相关人员能够结合运行标准,彻查系统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影响正常工作的故障。就目前用电检查和电力系统运行的情况来看,用电损耗作为一种界定安全用电的指标,需要引起检查和技术人员的注意,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在电力系统实际工作中,主抓线损问题,避免因能量转化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形成安全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供电所;线损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如今,智能电表覆盖率和拓扑数据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为线损治理开辟了数字化思路,但仍存在系统相互独立、数据庞杂异构等问题。且现场故障排查时存在排查距离远、耗时长,甚至无法排查出故障等情况,使降低线损率工作举步维艰。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创新团队以缩短现场排故时间、提升治理准度、降低线损率为目标,拓展数据价值,探索研发了一系列配电网线损治理及数据拓展应用关键技术。
1线损含义
线损主要是指线路损耗,具体含义是电力在通过线路输送过程中引发的能量损耗。线损包含内容相对广泛,不仅是指线路的损耗,供电网中对应的用电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等在电力配送中产生的电能损耗统称线损,例如,架空线路电阻损耗、铁芯损耗等。线损管理则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方法实现对线损的有限管理,以此降低线损,提高线路运行质量的措施。
2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
2.2技术原因引发的线损
技术因素是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电阻在电力输送当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输送导线,还是电动机、变压器均存在电阻,尽管电阻率相对较低,但由于电力输送距离相对较长,所以最终造成的电力损耗是相对较大的。电阻使得电能产生损耗,并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其中线路、设备发热是较为常见的损耗形式。例如,磁滞损耗是较为常见的线损现象,这种线损主要是由于电气输送当中由于电压设备进行交变磁场维护中进行变化而产生机械能、热能而引发的损耗。
2.2窃电行为频发
出现窃电情况的原因可从费用组成和个人行为两个角度出发,对于费用组成方面来说,企业在制定用电收费标准的环节,由于其具有垄断性的特征,用户无法选择电价组成和收费标准,只能按照较高的价格支付电费。一些人为了节约开支,私接电线,出现偷电的情况。此种行为对于管控电力设备起到制约的作用,而从个人行为来讲,有些人并非受到电价过高的影响,主要出发点是为了侵占供电公司的利益,但此种方式将提升电网系统的压力,造成不可避免的损耗。
2.3线损管理意识淡薄
线损在配电网管理中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而且控制过程较为繁杂,这也使得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缺乏足够重视。目前,网损是导致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而线损、变损是网损的主要构成因素,通过网损能够实现对电力运行效率的有效评估。现有阶段,网损管理工作并未受到重视,尤其是缺乏对线损的关注,管理意识的淡薄使得电力企业线损率相对较高,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3供电所线损管理策略
3.1强基础,夯实线损管理底板
结合综合台区客户端电压、线损等多种因素,合理规划综合台区改建先后顺序,提高台区整改精准度。通过综合调查国网铜陵供电公司陈瑶胡中心供电所近年来改造台区的具体实施过程发现,综合台区线损率由改造前的平均11%以上全部降到5.3%以下;客户端电压合率由原的96.8%上升到100%。积极用好农网整改拆旧材料,扎实做好高线损率综合台区拆分工作,通过缩短拆分台区供电半经,使台区线损率得到有效降低。
3.2完善线损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
在线损控制当中,线损管理尤为重要,只有制定科学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才能够实现线损效率的有效控制。首先,加强管理机制构建,加强线损管理组织、基础数据、线损考核等方面机制的构建,通过制度完善为线损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其次,明确管理职责。在线损管理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通过制度确定对应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一旦出现重大线损故障,要迅速查找原因,并追究对应人员的失职责任;再次,构建完善的线损反馈机制,提高线损处理效率。要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线损的预测监管,例如,利用智能检测设备来搜集线损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的整合实现线损状态的有效评估,对于线损超标的区域进行系统预警,由专门人员根据预警进行线路排查,作出迅速应对,以降低由于线损而引发的线路故障,为电网正常运行提供坚实保障;最后,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线损管理涉及环节众多、内容复杂,在线损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关联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数据共享来提高线损的管理水平。
3.3要建立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基层供电所要结合供电所星级建设指标考核评价标准与本单位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台区线损管理评价与考核、反窃电管理、高损台区常态稽查与改造项目安排、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等一系列制度,实现执行有标准、操作有流程、评价有依据的制度闭环体系。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对线损管理工作的影响十分深远,因为管理制度是管理的依据与指导,若无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有力支持,则必然实际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乃至出现管理上的混乱,引发许多问题。故而应当要尽快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使实际线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第一要确保线损管理目标明确,使管理方向和管理力量能够集中;第二要确保线损管理流程规范,使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第三要确保线损管理责任明晰,使具体责任能够找到具体个人承担;第四要确保线损管理监督机制完善,使一些管理中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解决。
3.4扩建有组织有纪律的人才队伍
检查人员是项目活动的实施者,其要在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的前提下,进入到检查区域,了解不同用电和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结合作用机理,分析电力系统工作的基本情况。调取之前的检查报告,核查易损位置,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能够保证将此报告上传到上级管理部门,采用电子档案和报告的形式,细化在检查中所发现的具体问题。检查人员还应当具备电力系统结构方面的知识,明确在实际检查中要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核定各部分运行效果,确保窃电行为被扼杀在源头,切实符合国家监管规定。管理人员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发生用电损耗的情况后,给出预理措施,确定是否需要施加停电整修办法,提升检查的精准度。
3.5加强线损分析
电网结构、运行和供电方式、相关参数、检修管理等因素,均对线损程度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线损分析,才能够实现对10kV配电网线损的高效管理。目前的线损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用分层管理、分区管理及分线管理,而线损分析须与该管理模式相适应。在线损分析过程中,重点应当要加强对相关运算结果的分析,并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比较来掌握线损规律和变化,为实际线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对用户端电压、功率因数等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无功补偿装置。最后,在现阶段补偿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线损管理系统内部模拟计算,以确认补偿效果。
结束语
层供电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强化激励、严格约束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全面协调性。在线损管理上,制定线损小指标管理办法,根据综合配变台区现状下达考核指标和激励指标,并辅以线损专项激励机制,实行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全能型经营指标绩效考核”模式,将线损管理责任落实到专业、到台区、到责任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的管理责任心和积极性,汇聚全所线损管理的力量,推动线损管理向纵深发展,实现线损管理实现专业联动,抱团发力。
参考文献
[1]严保英.配电网线损分析和降损策略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8(S1):237.
[2]王炎,杨海波,史艳姝,赵罡.探析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对策[J].智富时代,2018(07):155.
[3]曹玄烨,王皓靖,沈怿烨,施勇.浅谈电网负线损成因及分类[J].电力与能源,2018,39(03):450-455.
[4]黄源文.配电网降低线损措施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8):49-50.
[5]陈岳锋.基于降低线损的抄核收管理几点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1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