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快乐习作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王莎莎
[导读] 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体现出整体语文水平。
        王莎莎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畖底中心校上宽峪小学 043800

        摘  要: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体现出整体语文水平。小学时期的习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要紧密结合生活来进行教学的。为了符合现在的教育方向,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观念,采用创新性的习作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习作;教学策略

        引  言:习作是能凸显个人思想,表达个人情感的一门基础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学生的语言掌控能力与应用能力。只是,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太过枯燥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对自作产生厌烦心理。

一、小学阶段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教学都是为了符合应试背景,致使教导出来的学生,只会机械化的进行习作,语言与表达方式都大同小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也容易对学生的习作热情形成不好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以下三点

(一)缺乏基础知识,没有语言积累

        学生的生活一般都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两点切换的,学生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接触到的社会人群比较少,也缺乏生活经验阅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没有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那么,学生就会没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也没有开阔的眼界,所拥有的词汇量也会跟不上表达所需,也就无法在习作中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导致学生习作缺乏新意。

(二)缺乏练笔机会,没有读写环境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之中,教师没有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致使学生的练笔机会比较少,直接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降,效率降低。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达不到同步,即使拥有一定的阅读量,也无法运用在习作之中,降低了语文学习的价值。

(三)缺乏专业指导,没有正确引导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少,知识积累也不到位,没有写作经验,所以,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正面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教导学生符合应试教育的需求来进行习作,那么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此外,教师的习作要求如果太高,也会让学生赶到压力与困难,产生厌烦心理,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小学阶段快乐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习作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也是对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完善学生人品性格的作用。所以,科学合理的习作教学,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三、小学阶段快乐习作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引发热情,快乐习作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产生能够推动一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是大量的讲解理论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把学生喜欢的游戏引进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也在游戏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能够快乐的学习。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细节,片段进行讨论,包括一些学生的表情动作,在欢乐的同时也会加深记忆,为以后的习作累积素材。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我的自画像》时,有许多的学生用词基本相同,都是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长长或短短的头发,不但描写词汇单一,而且没有特点。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创作了,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观察,找到自身特点,其次,发现自身特点以后,寻找更加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不要只是单一词汇,要丰富生动起来,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经典文章书籍,从中记录优美语句,理解运用手法,也积累词汇量,这样学生机就能写出更多更优秀的作文,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增加阅读,快乐读写

        词汇量的积累一定与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学生只有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完成更好的作文,学生只有素材够多,词汇量够丰富,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越精彩,中心思想也就能表达到位,文章感情也就能够体现出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期,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而让小学生阅读,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小学生学到知识。例如,在《桂林山水》的课文之中,就有对于山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下这些优美词句,学会作者的描写手法,在以后自己的创作中也加入这样的写作元素。另外,课外阅读也是很关键的,学生可以同样记录下书籍当中的精彩段落,或是描写景色与人物的写作手法,学生也可以把一些报刊,杂志当中的精彩内容做成简报,既丰富了阅读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这样的词汇积累,终将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美生动,富有感情的文章。

(三)融入生活,快乐创造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指出了,要让习作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真实的表达个人情感,学生的习作训练也要与生活相互关联,让学生学会观察,留心周边事物,了解生活,探索世界,用发现美好的眼睛记录下生活点滴,融入到文章创作之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了知识见闻,提高了习作水平,积累了词汇,丰富了思想。由此可见,观察是基础,是提高学生个方面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能留意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也能真正快乐的进行创作。众所周知,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之上,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春游,或是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所看到的风景与动物,之后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方式,不会让学生有压力,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之中,掌握习作知识,提高习作水平。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是重点方向,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快乐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掌握习作知识,提高习作能力。教师还打破传统,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一定会在快乐之中,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树容.兴趣阅读,快乐写作——浅析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J].新课程,2020(35):46.

[2]熊莉.放飞心灵快乐作文——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17):15-16.

[3]尹姗姗.妙笔生花灵动生动写作——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文存阅刊,2020(1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