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婷
330681199106***046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园林工程是城市绿化环境的主要手段,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小区的广场、十字路口、儿童公园等地都有不同规模的园林绿化工程。随着园林设计艺术性的增强,工程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多,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控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就如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纷纷提出创建园林城市,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需要、市民的需求,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市场选择优秀施工企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是当务之急。
1园林绿化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是一个艺术改造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在理解设计图纸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控制和维护,才能体现景观设计的内容,创造出最佳的园林效果;其次,植物具有生命的特性,因此在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既不能复制图纸的内容,既不能保证幼苗的生存,也不能反映其生态经济效益;最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方面面,如果有一个环节质量产生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开展,因此控制工程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2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现存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监管,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也需要管理人员对工程使用材料的质量标准有必要的了解,对施工的各个项目步骤都能做到良好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质量监管工作。但目前来看,监管人员的工作意识不足,很多监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是造成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
2.2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企业缺少相应的管理体系,在监管工作工程中没有可以参照的执行标准,或者很多监管条例并没有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在执行时没有参照性,在工程出现问题后,即做不到及时发现,返工时也缺少效率。
2.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如今的园林绿化工程为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环境需求,在材料、技术和施工方面都融入了新科技,整体有了很大改变,作为管理人员,无法根据这种变化进行管理技术的相应调整,导致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施工需要,自然会导致建造不出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由于监管技术落后,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工作人员也会逐渐忽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4忽视后期管理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多围绕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相对忽略了后期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和维护阶段的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景观效果的维护和保护与后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景观美化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不佳,项目的整体景观效果必然会降低。
3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3.1完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在设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之前,相关管理者应该明确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办法。管理体系必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支持,并且在按照管理办法施工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就需要制定这充分结合园林绿化实践经验作为指导;其次,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组织模式的更新及完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要科学合理。即要满足监管工作需要,也要尽量避免人员浪费的情况发生;最后,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办法的讨论和研究,从而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3.2改进施工管理制度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不断地完善并改进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的科学有效性,同时也能够通过这种管理办法,将整个施工团队拉向更加规范的队列中,使其步入正轨。
相应的规章制度需要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与应用中创新,同时也需要在工程管理方面安排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其专业素质一定要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团结能力与组织能力,相应的管理监督体系与制度也一定要跟上脚步,不断地规范相关施工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从而给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保障施工材料、技术、设备的质量
由于园林施工的特殊性,在材料运输中必须要采用专门的运输工具,避免出现材料损坏,当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中时,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质检工作,之后将材料进行存储,避免受到雨水冲刷。对于施工设备来说,在每次正式开工之前,都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性能检测,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在机械施工完毕之后,需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清理工作(由于园林工程土灰量较大),并做好定期保养工作。对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来说,建设方需要在充分了解投标方的施工技术前提后给予中标,挑选口碑好、企业形象好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首先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图纸开展施工方案探究,并根据施工方案开展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安全培训、制度培训等,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3.4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施工人员要合理控制施工时间。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形成不同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因此,施工人员要充分利用气候条件,依据园林绿化工程的具体要求和预期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时机,如此才能在源头上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比方说,苗木的栽植应当选择春季、秋季,这主要是因为夏季苗木易失水,冬季苗木易出现冻害,从而影响成活率。其次,重视园林所需栽植植物品种的选择。植物必须要既能适应园林绿化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也能适应所在地的土壤环境,同时还要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环境的目的,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其成活率,有效减少损失,并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起到应有的效用。再者,合理改善种植地土壤。施工人员在栽植植被前应当要对土壤环境进行一定改善,确保土质为中性,且透气性、透水性良好。也就是说,如若土壤不符合要求则需考虑更换或是改良。
3.5加强施工监管工作的力度
监管工作不到位,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便得不到充足的保障。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监管力度。首先,企业应当以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与规范为依据来制定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度,这主要是为了让施工监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并严格要求小组成员在遵循严谨的科学准则的基础上展开监管工作,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所有环节的质量。一旦发现某一道工序中存在问题便及时解决。再者,监管小组还应当要加强对采购材料的管理与控制,确保所有绿化材料的品质与质量均安全可靠。
3.6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力度
一个优质的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仅只包括施工过程,也包括工程验收合格后的养护工作,这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保证之一。甚至可以说,养护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园林绿化工程在使用后会由于气候、人为等因素而有所破坏,继而降低整体景观效果。而养护工作的存在不仅可以确保植被的健康成长,也能对遭受破坏的植被进行及时修护。如此一来,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便能得到充分保证。而无论是细化养护质量标准还是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考核评分细则都能对养护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借此来激烈他们主动做好养护工作。
3.7严把园林绿化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园林绿化工程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基础,分项工程质量等级不符合标准,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也不可能评为合格,而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正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此,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时,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判断错误,每一分项工程检查验收时不可降低标准。
3.8提高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园林绿化工程基本都是经过施工人员才能完成的,所以,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园林绿化的工程质量有决定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让施工人员有更强的工作技能和能力,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技术的手段,整体上强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要时刻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让其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有明确清晰的理解。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以达到工程质量优先保证的效果。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质量管理水平,这是充分发挥园林绿化项目工程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将园林绿化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理念融入到整个施工的全过程,采取科学高效的应对措施不断保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持续优化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立红.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7):221. [2]罗静.城市市政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18(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