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
412702198309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加关注市政道路建设,而沥青路面作为基础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居民生活。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分阶段详细探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出各施工环节技术要求,并分析沥青路面施工常见问题,以期对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冷接缝是指沥青路面施工中因不能连续摊铺、碾压而设置路面接缝。沥青路面冷却后,在接缝断面处继续摊铺碾压接缝。在较大宽度市政道路中,纵向接缝可通过合理规划摊铺、碾压路线而合理规避,而横向接缝则受施工连续性限制必须设置。横向接缝如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裂缝、雨水渗漏问题,进而引起接缝部位路基、路面破坏。且通行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高压水流,容易造成路面、路基分离,造成沥青路面受到破坏,造成接缝部位跳车,影响市政道路接缝部位平整度和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热接缝施工技术对接缝及时性要求较高,但实际受施工现场客观因素影响,热接缝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市政道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为市政道路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市政工程沥青路面应用优势与施工技术控制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实质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建筑的各种类型路面,该种路面用料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与其他路面施工材料相比较,沥青路面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够保障来往行驶车辆的轮胎不会对沥青路面产生过大的磨损度,最大程度延长市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具有路面平整、抗压性强、韧性高等特点,施工人员无需对其进行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提升对来往车辆轮胎的抓地力,避免车辆频繁出现轮胎打滑现象,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相较于其他路面,沥青路面通常不会产生过大的风噪声,能够适应那种稳定性偏差的施工路基环境。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通过运用沥青路面还有利于降低后期路面的维护管理成本费用,沥青路面的整体施工养护周期较短,无需投入大量人力与时间进行路面养护。因此,沥青路面的投资建设往往能够帮助施工企业与政府单位创造出更多社会经济效益,其可以进行循环再生使用,避免消耗掉大量的材料物资,能够促进我国生态环保型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控制应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科学严格控制,能够实现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价值作用,并且有效提升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各个施工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操作内容,制定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切实落实好各项管理措施,促使每个沥青路面施工人员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充分保障沥青路面施工效果,防止由于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因素延误了施工周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对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严格控制,还可以有效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促使其长时间能够处于稳定正常的投入使用状态,不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
2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施工前期工作
市政工程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体系,所以其路面施工本身便是特殊性与复杂性并存。在正式施工前,工作人员应该提前从多角度着手,以此来对施工期间可能面对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为沥青路面的后续施工创造条件。所以工作人员能够结合施工环境与实际需求来准备沥青混合料以及各种施工设备。在对混合料进行调配时,需要在配制完成之后对混合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检验与分析,然后结合路面实际情况来确定沥青混合料是否满足沥青路面的实际要求。在试验阶段,如果发现混合料性能不足,则要对其配比进行优化,直到混合料经过检测能够满足施工所需,方能正式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在沥青路面施工前,还应该对路面进行处理,只有将下层完全处理干净,才能够保证沥青材料铺设完毕后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2.2沥青混合料拌制环节
在实际应用中,沥青混合料应用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热拌热铺,其优势在可提升沥青路面质量,但对拌制、摊铺要求较高,另一类则是热拌冷铺,其质量表现差于前者,在本工程中主要应用热拌热铺的方式。为满足大批量沥青混合料拌制要求,需规划专门的拌和场地,并配备足够的拌和装置,而为有效掌控其混合料的加热状况,还需有相应的试验检测装置。对沥青与集料进行加热时,其允许温度范围有所差异,前者要处于150至170摄氏度范围内,而后者则要达到160至180摄氏度,当完成拌和操作后混合料的温度应处于140至165摄氏度之间,不得使用温度超限的混合料。经拌制操作后,沥青混合料应处于足够均匀的状态,在外观检测下不得出现集料离析、华白料等问题,要严格控制拌和站出站材料质量。
2.3沥青路面摊铺
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中,摊铺施工是一项重要工作环节,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施工人员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作业前,首先要认真做好路基面的清理工作,保证路面层不存在任何杂物。在清理完路面各种杂物脏污后,施工人员就可以在其上面喷涂上粘层,然后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整个路面摊铺的平整度和实际厚度,避免路面存在着凹凸不平的地方,一旦发现某个区域的摊铺厚度不够均匀,就必须及时作出优化调整。对于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材料,施工单位需要确保运输车辆具备良好的性能,比如运输车辆的装载车厢内四周需要均匀涂抹上防粘薄膜剂,并且还需认真做好车厢内的清洁工作。施工人员在操控摊铺设备进行沥青路面摊铺时,要保证摊铺速度的一致性,这样有利于降低沥青路面摊铺过程的横向接缝,避免发生沥青混合料离析问题的出现。
2.4路面碾压
路面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期间的最终环节,碾压施工首压、复压和终压阶段。在路面碾压时应该对碾压次数、速度进行合理限制,虽然碾压次数的提升将会增加路面密实程度,但是一旦碾压次数超出承受能力,就会因过度碾压而导致路面破损,工作人员确定碾压次数时应该结合沥青材料特点。通常情况下,2~3次碾压施工即可保证碾压质量。还应该在施工期间对碾压层厚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其他材料碾压层越薄,则越容易在碾压作业期间达到更高的密实度,但是在沥青路面中,因为沥青特性原因,沥青厚度增加会使密实度得到提高。所以应该结合材料以及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碾压层厚度,以此来提升碾压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碾压层厚度提升将会消耗更多沥青材料,此时施工成本便会大幅增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为了充分保障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整体效果,有关单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控制管理工作。施工管理部门要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沥青原材料采购管理和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一方面则要注重沥青路面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创新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督促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内容操作办事,杜绝出现各种施工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志强.市政道路改造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7):35-36.
[2]朱峰磊.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8):252-253.
[3]陈永兴.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3):173-174.
[4]林冬.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水泥.2020,(1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