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朝
西安市长安区潏河管理站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作为施工部门,应该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只有不断地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保证其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应用
1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
1.1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水利水电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其建设的理念主要以稳定性为主,要求质量一定要过关,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年限并且不能出现任何纰漏。而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必须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搅拌、浇筑的质量,使各个模具之间必须严丝合缝,务必严格把控,坚决按照工程设计施行。众所周知,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地位,其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首屈一指,混凝土技术的提高,对于整个工程设计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使其能够达到甚至一定超过预期效果,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以及日后的使用率。
1.2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最直观的益处就是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幅度上升,能够使其坚不可摧,屹立不倒,从而常年使用。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关乎国民生活,其质量防线必须严防死守,切忌偷工减料。其建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使用年限,也就是重复利用率,为人民提供便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不仅仅是单方面地提升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也使中国建筑成为世界颂扬的佳话,提到中国就能想到我们过硬的技术,我们不再只是中国制造,现在更是中国创造。
2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配合比优化是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及质量指标。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建设要求开展实验室配合比研究工作,同时应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对实际的混凝土原材料含水率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性能要求。
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设计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第一,科学确定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将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在满足施工建设要求的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优势。第二,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材料的性能及实际参数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和考虑,分析不同材料的比例变化是否会对施工效果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变化、气候条件的变化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试验,确保材料的性能及强度等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2.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确保后续施工能够有序规范进行。在制定施工设计方案时,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严格控制。例如,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按照分层浇筑的施工技术完成浇筑过程。在实际施工时,应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对整个施工进度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一,在浇筑施工前须做好充足有效的准备工作,保证后续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科学设计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对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全面勘查,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
第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完成各项施工步骤。在对一些隐蔽工程进行施工时,应加强细节检查工作,例如,对钢筋、预埋件等位置进行确定时,须进行多次检验,形成准确全面的记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3接缝灌浆施工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了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接缝灌浆施工。由于混凝土自身存在收缩、水化热、热胀冷缩等特点,在结构体施工时,会导致结构的性能及整体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接缝进行科学设置,提高缝隙的整体性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在对缝隙位置进行选择时,可以按照分段、分块施工的界限位置进行设置,可保证施工效率,防止出现重复性施工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接缝灌浆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能进行控制,提高混凝土填充及防水质量。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接缝结构,必须进行有效的止水防渗施工作业。例如,利用止水带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止水带的材料质量,对施工技术水平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完成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接缝施工时需要对其大小和长度进行合理控制,一般需要根据材料的质量、缝隙的设置目的、结构体类型及施工方式等确定具体的施工操作,保证接缝灌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水闸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水闸施工中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会酿成巨大的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水闸施工的质量。在进行地基的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程需求制定施工方案,施工部门要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细致的管控,如施工中的排水问题等等。水闸的底板施工非常重要,但是在进行这项施工之前,需要对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完成施工后,还要进行合理的养护,这样可以更好地起到保护地基的作用。在进行浇筑时,要对钢筋,模板进行检查,并将其进行固定,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和模板发生位移。
3.2大坝施工
坝体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分缝分块技术、接缝灌浆管路系统布置,其中分缝分块技术在坝体施工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必须采取适宜的施工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即:通仓分块、纵缝分块、错缝分块。纵缝分块要求低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施工方式;错缝分块则适应于浇筑面积小的区域,但需要错开竖缝,并使错开高度和方向保持一致,该技术对温度的要求不高;通仓分块技术适用大面积浇筑区域,在浇筑中使用机械予以辅助,浇筑效率高,但该技术对必须要控制好温度。接缝灌浆必须合理掌握施工工艺及工序,全面提高施工水平,先要在接缝灌浆时树立好模块再灌浆,依据不同的管路系统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重复式灌浆不会出现管路堵塞问题,还可以反复灌浆,提高灌浆的效果及建筑质量,但是这种方式对管材的消耗较大,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最主要的是管理施工工艺,避免发生坝体变形问题。
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注意合理控制不良因素,防止出现裂缝等施工质量问题。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会出现水体侵蚀破坏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需要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晗.刍议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风,2020(08):146.
[2]杨帅.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232.
[3]杨志刚.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控举措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145-146.
[4]谢晓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02):74-75.
[5]王荣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实践[J].四川水泥,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