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芬
常州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3000
摘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当前我国建立和谐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保持问题已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做好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有效措施
1.水土流失对我国水利工程的影响
在风力和水力侵蚀或者这两者的合力作用下,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了惊人的损失。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每年由于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变小的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均占量的耕地面积却远低了许多国家,而且还因保护不到位不断减少,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刻不容缓。水土流失多发生于丘陵地带或山区,农村与城市因土地利用相对率高,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相对较少。程度较轻的水土流失没有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容易让人忽视,但严重的水土流失,就有可能引起水渠堵塞,江、河道或湖面被填平,甚至发生江河水改道。大量的泥沙被冲刷到江河道或者湖里,极容易造成河床水位上升,大大减少水塘、水库的蓄水量,降低水库的蓄水能力,也极易诱发洪涝灾害的发生。土层在风、水的作用下,长期不断地被冲刷,产生大量的泥沙,泥沙随着水流日积月累地汇入江河湖内,容易在地势平缓的地方形成大量的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抬高也加快水位上升水流变缓,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排淤,水库蓄水量大大减少,水库的作用不断减弱,甚至失去作用。水库起不到蓄水、防范洪涝的作用,加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
2.加大监测力度,提高防范能力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能力,有利于提高加快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推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先打造一个能够对各水利工程建设的水量和水质监测的庞大检测网络系统。高效、准确的监测系统能及时有效地对江河流域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水利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数据分析上游水土的流失情况,从根本上提高对江河流的管理能力、监测能力还有调度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和生态环境建设能力。
3.落实监督职责,防患于未然
落实监督职责、防患于未然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中,做好水土流失防治监督工作,能够全方位了解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让问题在萌芽的状态获得处理,减少因水土流失治理修复工作的开支。各职能部门按照工程评估的可行性报告严格项目审批力度,严格监管在建项目或完建的水利建设工程在环境生态方面如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对未能及时对水土保持方面工作的工程进行报备,整合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行动。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对所有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方面方案的审核,再进一步从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去对水利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报批,提高工作效率。以新的《水土保持法》的内容要求,聘请信誉好的监理单位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附属工程监理工作,依法以《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验收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只有有法可依才能有效地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达标。
4.加大对水土保持力度的研究
加强对我国水利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水土保持能力。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水利建设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大学里开设水利工程专业化教学,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搭建很好的平台,也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此外,用与时俱进的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让科技的力量推动我国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发展。
为了解决在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遇到的难题,国家应尽早出台相应的政策或管理办法,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促进水土保持工程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能。
5.水利工程建设中三个“入手点”的水土保持的措施
(1)从工程规划入手
从水文治理的角度去思考,水利工程设计本身就含有水土保持的设计方案。从源头抓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制定前要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施工地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情况,无论工程的形式的是点形还是线型都应该科学地考虑到工程项目中有关水土保持的工程建设或其他相应的措施。水土保持工作相对于水利建设工程的主体工程来说只属于很少的一部分,可这项工程的质量对维护工程周围生态平衡、减少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提高对水土保持工程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做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才有从它存在意义方面充分考虑和重视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
(2)从工程的建设过程入手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灵活地根据点状或线状来取决于采取水土治理的措施。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就要做好工程的取土、回填、弃渣等场地选择,或整体考虑可采用的措施是采用工程措施还是通过生物措施的选择。同时,通过设置挡土墙或建设抗滑桩可以有效治理挖土区和排水渠的土坡的水土流失现象而针对容易发生风蚀、水蚀的回填区和临时占用的耕地、林区在清理后多采用了植物种植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清醒地看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警惕施工过程中对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或者破坏,防止对周围农田、树森区污染,如果施工人员麻痹大意或者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极容易忽视这些现象。
(3)科学的管理入手
监视和测控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情况,整合监视和测控信息并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严密地监控水土流失动态性的变化,调查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跟踪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掌握水土流失发生的准确信息,如发生的地点、时间段和强度的大小,为下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科学、全面的依据。
6.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解决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提高生态修复能力最好途径就是进行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程不但减少泥土的风沙化,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水渗量,提高山塘、水库或者梯田的防洪能力,减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做好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就是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当前,我国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涝能力的同时也在加快我国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减少我国水土流失量,对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项目,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建设者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管理部门加大监督管理,整合资源,才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淼,袁瑾雯.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优化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12):60-61.
[2]张子仪,徐华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方案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06):244-247.
[3]张国有.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7):44-45.
[4]鞠国华.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刍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7):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