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32219851029XXXX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在电气施工中应用绿色节能设计的理念,并采用科学先进的绿色节能技术措施,可以降低资源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有利于运行成本的减少,可促进实现建筑的现代化、绿色环保和节能发展。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照明节能技术;运用
1建筑电气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首先,建筑工程中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电气,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施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为了实现建筑节能,须先确保建筑电气节能的实现。在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可达到建筑物节能的目标,由于采取了科学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可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中和后期投入使用维护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使建筑项目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与地方标准,须重视绿色节能设计,将绿色节能技术贯穿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全过程。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设备,在施工中加强对电气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可解决电气设计施工存在的弊端,提升建筑电气施工水平。
2建筑照明系统节能现状和影响能耗的因素分析
2.1 建筑照明系统节能现状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公共建筑的数量快速增加,建筑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在公共建筑电能消耗中照明系统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照明系统的节能施工。在照明系统运行期间,人们是主动参与者,可结合室外照度和自身活动需要,改变照明系统运行状态,以改变能耗。在系统维护阶段,积极及时检修可减少故障引起的能源浪费。从照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利用现代技术可预测该系统未来的能耗,可作为维护人员检修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场景中,建筑照明系统在无人的情况下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的现象频繁发生,照明系统因出现故障或控制缺失会使其长期运行,导致能耗增加。因此,为了减少建筑照明系统的能耗,应在了解影响照明系统能耗因素的基础上,从系统运行和维护两个角度提出节能方案和具体节能措施。
2.2 影响照明系统能耗的因素
2.2.1 灯具类型对能耗的影响
灯具电能损耗是建筑照明系统中最主要的能耗,为了节约建筑照明系统的能耗,在系统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灯具,若确定了灯具,后期将无法轻易改变,只能采取合理的照明系统控制方式实现节能目的。非节能型的灯具具有能耗较大、体积较大、使用寿命较低、不环保等特点。
2.2.2 自然光对能耗的影响
自然光具有不确定性、季节性的特征,其会受到时间、季节、空间的影响,还会受到楼间距、楼高、朝向、房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自然光无法有效穿过窗玻璃或幕墙进入室内照明时,只能借助人工照明方式改善室内环境。自然光在一年四季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如夏季日照时间长、冬季日照时间短,对室内照明系统运行的时间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影响照明系统能耗。
2.2.3 照明控制方式对能耗的影响
不同建筑物性质不同、不同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对照明系统的照度标准存在差异。为创造舒适、健康、节能的室内光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照明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应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基础上,对人工照明进行合理控制。当自然光度无法满足基本照明需求时,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对人工照明的合理调控,如在白天人工照明设备不会开启,但在晚上或阴雨天有人经过时,走廊上的照明设备自动启动,满足人们的基本活动需求。
当自然光的照度过大时,应通过遮阳板的设置降低照度,在自然光无法照射到的室内空间,应结合光导照明技术,将自然光通过人工引入室内。人工照明的控制可以将照明区域分成不同照明需求的功能区域,再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对不同区域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该控制方式的优点是无须使用大量的硬件设备,通过软件可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控制,但该方式缺乏足够的灵活度,当自然气候发生变化、作业时间调整时,须提前调整软件应用程序的相关设置,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此外,可以结合不同场景的需求,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控制,如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景,对照明的需求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可采取不同的照明组合、混合照度、人员活动等控制方式进行合理调控,将照明控制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可满足现实需求,达到节能降耗、使用便捷的目的。
2.2.4 人的行为对能耗的影响
建筑中的人员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当人员移动,房间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可能发生改变。如在办公建筑中,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移动行为存在差异,但一般会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上下班或休息,室内是否有人是影响建筑照明系统运行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走灯灭的智能照明场景设置有待完善。建议构建可准确描述人员活动的移动模型,以提升建筑节能的应用水平。
3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3.1 一种导光照明节能系统的设置
在建筑照明系统设计施工时,采用导光照明节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采光集光部分、光传导、光分配和漫射器几个部分。其中,利用采光集光部分进行建筑外立面光线的收集,光传导部分将收集的光能传递出去,再通过光分配部分使光能分配给漫射器中的各个管路,再由管路分散到各个建筑空间内进行光源分配。该导光照明节能系统设计科学合理,且光线的收集能力强,分配比较合理。
3.2 导光照明节能系统具体应用方法
将采光集光部分分别铺设在建筑外立面上的侧采光板,设置在建筑顶端的斜立面的采光板上,侧采光板和上采光板均包含外侧的透光板与均匀分布在透光板内的扩口变径光导管。光导管和透光板相垂直,透光板的整体呈圆弧形,透光板上位于各个扩口变径光导管的夹缝位置设置散热孔。由于透光板有利于太阳光线聚拢,提供了较大的采光面积,当光线穿过透光板后,会在扩口变径光导管的作用下聚拢,再向后传递。由于在光线聚拢时易出现高温,散热孔可较好地缓解该现象。光传导的各个部分包含了连接各个扩口变径光导管的直光导管,各个直光导管最终汇聚到透光板圆心位置,促使光线聚集,并对光线统一分配。光分配的部分包含聚光口,在聚光口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分配口,分配口以扩口圆锥形向外扩散,并安装聚光镜,侧壁上可刷涂反光涂层。分配口后端连接子光导管并延伸到建筑内各个功能区域,在子光导管的尾部设置漫射器形成漫射管路。在光线聚拢到光分配部分后,照射进入聚光口中,在聚光口的侧壁设置分配口,实现光线聚拢后再传递。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结构的特点合理设置形式,加光分配部分通过结构设计和计算设置在建筑中间,形成自中间向四周扩散的形式,利用光分配部分实现光线的分配,促使光线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4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绿色节能的理念开展科学合理的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材料设备,实现对建筑电气各个环节的合理设计,在确保建筑电气各项功能实现的基础上,降低电气系统运行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学青.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2):233-234.
[2]梁志毅.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7):99.
[3]李金. 建筑电气节能问题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
[4]王峰.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8(0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