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众之乐建筑有限公司 313200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应当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开展全方位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只有施工单位高度的重视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主动寻找施工安全管理的隐患,才能有效的消除工程的质量问题。文中从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要点及合理化建议出发,提出要点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安全;监督检查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主要围绕施工过程,开展施工设备、施工过程、施工人员方面的检查工作。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制度,采用更加高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才能有效降低施工的安全风险,达到提高施工监督控制科学性,提升施工安全监督检查效率目标。
1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的特征
1.1流动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经常有突发的情况发生。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需要担任施工建设的队伍随机应变,不断调整工作安排。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施工的规范性,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可以使整个建筑施工有序进行。此外,负责施工的队伍还需要依据现场情况决定工作的步骤。
1.2挑战性
我国在建筑安全监督检查方面仍需要改进,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仍需要加强。再加上当前国内建筑施工环境的复杂性,而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工程的建设周期也被延长。施工队伍在项目建设当中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情况,这些情况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有限,这无疑增加了我国实施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难度。
1.3复杂性
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营发展当中各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此外,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大了企业生存的难度。在建筑企业相互竞争的同时又会出现许多不确定的不安全因素。在建筑工程对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只具备有限的建筑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
2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尤其不重视施工安全管理,没能根据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检查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不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修订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很多企业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陈旧,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不足,不能运用现代化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施工留下安全隐患,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2.2人员综合素质低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缺乏良好的技术储备,现有技术设备不足,一些施工技术人员缺乏良好的专业素质,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无法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监督检查有效性。由于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少,兼职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致使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低,安全管理制度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现有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人员无法深入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因检查不当遗留了安全隐患。
2.3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主要集中在露天、高海拔,城乡结合部位等,这些区域的施工条件相对较差,施工过程中受到天气、气候、人文环境、水电供给方面的影响。建筑施工往往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由于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施工区域利用差异较大,导致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安全监督检查的整体有效性较低,因此容易影响施工安全有效性,不利于达到科学管理目标。还有的施工企业未能配备必要的安全控制设备,无法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有效监控,致使施工安全控制的整体水平较低,严重的影响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前瞻性与科学性。
3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影响因素
3.1建筑行业的因素
建筑施工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弥补自己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由于建筑市场与安全生产相关联,为了促进建筑企业能够落实安全监督法的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监督法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安全监督法可以增加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一部好的安全监督法也能形成良好的投标环境。以安全监督法为基础构建施工安全评估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企业职工要落实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2人员因素
负责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保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到位。施工人员除了要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外,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够对施工当中的安全隐患形成正确的认识。唯有这样,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4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具体建议
4.1施工单位安全行为控制建议
首先,需要形成全民参与的监督控制机制。其次,要在项目施工当中形成综合性的检查制度,由专业人员负责建筑施工检查,同时也要保证建筑人员符合检查工作的要求。最后,要对各机械设备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范围包括机械的使用状态以及工作的稳定性。通过这三种方式达到全面提高监察质量的目的。
4.2针对工程设备隐患处置建议
首先需要施工方案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设计设备。对于经常使用的建筑设备要时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作为设备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要定期对脚手架这类安全设备进行安全评估。通过检查脚手架等设备的各个面对其安全情况进行判定,一旦出现安全隐患需要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的处理。最后是要对项目施工所使用的各种安全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并借助互联网技术监控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这样才能降低项目工程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才能达到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要求。
4.3工程其他方面安全监督建议
我国工程项目历经数月或数年才能完成,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又会涉及许多不稳定因素,为有效防止各因素对项目施工造成的影响,需要形成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通过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监督和控制,避免因水文等客观因素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其次是在大型节假日期间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防止特殊时期对建筑施工造成影响。最后要按照施工的项目核算资金的支出,通过计划性支出可以缓解建筑工程资金周转的压力,确保工程能够高效的完成。
4.4针对安全事故隐患处理建议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监督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逐级上报,及时明确建筑安全隐患的性质,监督人员需要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准确的核实,及时采用必要的应对措施,并且对该情况上报地区工程质量监理单位,由监理部门根据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整改意见书,并且按照意见书的要求及时整改,达到有效消除事故隐患的目的。其次,建筑工程施工监督管理人员如果发现施工技术人员、一线工人存在违规作业的情况,应当及时的固定证据,立即按照相关的条件对施工单位进行说明,及时的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相关的法规要求进行整改。还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并且设定具体的整改期限。第三,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当立即上报地方所在的安监部门,经核查后对工程下达责令停工整改通知,要求工程项目负责人及时的停止工程,在质量不达标前不允许继续施工,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工作方法来达到安全监督检查的目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明确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达到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彭秀峰.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要点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9):58-59.
[2]陈丁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7(12):267-268.
[3]鲁莹珲.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要点及合理化建议[J].价值工程,2020,39(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