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5期   作者:李莹
[导读] 市政城市道路施工属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必要环节
                                         
        李莹
        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市政城市道路施工属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必要环节,市政城市道路质量水平不仅会影响到城市居民正常出行,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市政城市道路质量提高的前提是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对此就市政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水平这个课题展开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市政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意义,其次介绍了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概述,然后介绍了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提高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对策。
        关键词:市政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工程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具有施工量大、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也就决定其对于施工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高。良好的施工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市政城市道路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施工成本得到控制、缩短施工周期。不过就当前情况看,市政城市道路施工中,施工单位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效益和施工周期上,而对施工技术方面重视度普遍较低,以至于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并导致后期维护成本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成为当前需重点探究的问题。
1、市政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脚步也在日益加快,而伴随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人流量越来越多,市政道路质量管理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如今,在加快市政道路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对市政道路质量管控工作,提高市政道路质量水平,这才是实现城市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还处于初级水平,不仅大量质量问题、安全隐患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施工成本高、效率低,以至于对城市建设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阻碍。因此,唯有不断改进和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减少后期维护工作。但目前,市政道路施工中,主要精力和资金都用在道路维修方面,这样不仅不利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水平提升,而且也不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在当前市政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施工技术的重点研究的问题。


2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概述
2.1 路基挖填施工技术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初期阶段,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便是路基填挖施工。在整个工程施工环节中,第一,需做好防水排水系统建设工作,工程施工前,先由专门人员负责勘察施工现场,在对工程周边环境及施工现车情况了解清除后,接下来需具体根据现场施工环境来对防水措施进行选择。其次,在进行开挖作业施工时,为保证工程开挖质量,需采用分层开挖方式,这样有助于防止工程施工开挖过程中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后,在开挖中,若有土体滑坡或坍塌等现象出现时,则需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寻找导致这一类事故的因素,并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法。在路基填挖施工时,施工技术人员还需做好测量工作,以确保每个环节均能按照原计划进行,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通常都会用到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材料采购环节中,采购人员需严格检测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情况,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与实际施工要求相满足。在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精确计算混凝土材料配比情况。市政道路路段不同,对混凝土配比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采取的适宜拌和方法自然不尽相同。混凝土拌和时,需对拌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在拌和时,还需根据道路的防水特性及施工的环境情况,将适当的外加剂添加其中,使混凝土防渗性能得到提高。施工结束后,需留出一段时间对道路进行养护,定期对混凝土道路浇水避免其干裂。养护期间,需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及道路湿润性来确定浇水周期。正常情况下,每隔1周左右对混凝土道路浇水养护一次。若混凝土道路用到具有较强抗渗性的混凝土材料的,则每隔2周完成一次浇水养护。
2.3 市政道路裂缝控制技术
        施工期间,为防止道路裂缝事故发生,施工技术人员需具体结合施工场地环境情况来选择相对应施工方法,只有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规范的要求,才能使后续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在对混凝土道路施工时,还应对其进行通车试验,以检测其有无裂缝出现,并通过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使整条道路强度得到有效提高,避免裂缝的形成。此外,针对个别早晚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混凝土施工期间还会用到一些耐高温材料,从而保证混凝土道路整体强度获得整体提高。
2.4 雨水管道安装技术
        挖槽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进行防线,对管道的中心线做好控制工作。正常来说,管道放线需借助于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安装管道结束后,先清理管道上方及凹槽位置,使该部位保持清洁状态,再将石子填充于凹槽部位。在管道接口部位,需用到砂浆抹带接口或承插口。
         在对过路顶管施工时,先要计算土体所受管道的侧压力,再对墙体厚度、接收井配筋以及工作井厚度进行计算,施工现场对接受井、工作井完成立模浇筑操作。完成顶管作业后,接下来根据具体施工需求对窖井进行砌筑,进行闭水测试,待施工质量需求满足后,标志施工结束。


3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管理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势必会对整个工程道路质量问题有着决定性影响。但就目前城市道路施工来看,质量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建,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对于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直到即将开工时,才会对设备管理及检测工作予以重视。此外,责任心不足也是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问题重视度明显不够,致使基层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性往往不能够得到相应的保证。另外,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问题及施工质量的重视远远不及成本的关注度,且施工期间在管理工作方面投入精力和时间也相对较少,还有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模式和体系,导致很多情况下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3.2 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水平较差
        当前,我国中高端专业领域的道路施工方向人才主要集中于研发岗位,而基层则更多是一些几乎没有学历、不具备专业技能的农名工。基层岗位同时也是风险最高的岗位之一,而基层岗位施工人员则由于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风险意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导致他们几乎不具备防范风险的能力,对于一些潜在性风险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识别出来,以至于其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通常会用到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机械设备,而这些设备虽然操作难度不大,但相关参数设置比较复杂,尤其在拌和作业、摊铺作业中,一旦机械设备所设置的参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则势必会使道路强度及质量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导致后续道路压实处理受到影响。
3.3 成本控制问题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当地政府投资,因此拨款额度通常极为有限,因此施工期间一定要对工程施工成本严格管控,尽量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将施工成本降到最低。但就目前市政道路施工情况而言,基层施工人员对应于成本控制的重视力度很显然比较低,材料浪费、滥用等现象频频出现,且并未制定完善、严格的材料用料制度。此外,市政道路施工具有周期长、工程量大等特点,因此必然会有大量边角料产生。若要保证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至最低水平,则势必对施工材料进行充分的回收和再利用。但就当前施工环境看,多数施工单位对材料再利用和回收工作重视度明显不够,直接将边角料当做垃圾处理,以至于施工成本未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此外,在对新型技术应用时,由于部分操作人员专业水平首先,导致对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难以熟练且充分应用,从而会使得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4  提高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对策
4.1 道路施工预备
        较其他工程施工而言,市场道路施工工序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其施工期限一般较长,经济成本回收也需较长时间。为此,在施工准备期间,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先要认真检查整个施工现场,并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清洁处理,以确保施工成本及质量不会受到各种潜在因素的影响。另外,施工设计人员还要完成好技术交底任务,并工程施工中所有参与进来的部分及成员实时共享施工技术需求和质量需求,以确保施工人员均能严格相关要求开展施工工作。另外,相关负责人还需对施工路段展开严格勘察,并准确分析工程施工路段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情况,然后结合这些具体因素对相应施工模式制定并完善,同时对材料存储方式合理确定,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得到保障。
4.2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性
        要想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得到切实提升,并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则首先应保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施工现场环境等为基层人员展开专业化技术培训,从而使所有施工人员均能严格根据施工要求情况进行施工。此外,还要对施工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及奖惩机制,针对操作规范且表现积极的员工予以奖励,反之予以惩处,以对其达到督促效果。另外,施工单位还需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对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性情况深入了解基础上,根据其专业情况来对岗位合理分配,从而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4.3 对施工用料严格把控
        在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属于构成其施工成本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并将施工成本控制到最低水平,则必须对材料质量检测及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既要保证所采购的材料质量满足要求,且要做到将其成本控制到最低水平。另外,尽量与诚信、可靠的材料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从而保证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施工环节中,施工方还需专门制定相应的用料取料机制,在施工取料环节中,施工方需将施工用料数量、环节及参与者姓名等详细信息向材料管理方上报,然后由材料管理方审核同意后,将施工材料向施工方派发。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需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材料用料过程中存在的浪费进行监督和管理。此外,专门成立材料回收部门,主要负责对施工过程中所剩余的边角材料进行回收、保存、翻新并二次利用,以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总结
        市政城市道路施工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工作,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但市政城市道路施工工作不仅周期长,且施工工序复杂程度较高、施工难度大,因此对于施工技术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技术水平提高,以达到提高市政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本文主要就市政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介绍的基础上,从道路施工预备、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对施工用料严格把控等三个方面出发就提高市政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策略展开详细探究。希望能够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提高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指导。
参考文献
[1]饶钰琳,梁庆学.BIM技术在城市道路设计施工中的应用探索[J].四川建筑,2020,40(06):254-256+258.
[2]何拥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泥,2020(06):48-49.
[3]郑林.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20(06):83-84.
[4]于大伟.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23):41-42.
[5]杨妤,王超.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四川建材,2020,46(10):215+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