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越建越高,工程体量越建越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结构复杂、造型奇特的建筑拔地而起。测量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服务建设工程发展,需要切实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关键词:BIM技术;图书馆建筑;施工测量系统设计
引言
在我国201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当中,寅BIM作如下定义: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寅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BIM并非表达建筑信息、辅助工程实施的唯一办法,应该灵活地将BIM技术与图纸、文档、视频、模型等各种形式的信息综合应用,建筑信息的模型化是一个生成建筑信息并将其应用于设计施工等生命期阶段的商业过程。BIM的应用模式分为单业务应用模式、多业务应用模式以及与项目管理集成应用模式三种,多业务集成应用模式是通过协同平台、数据接口、数据标准,集成多个模型所完成的。将BIM技术应用到图书馆建筑施工测量系统的设计当中,借助其发挥的可视化效果,为建筑物的结构功能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使项目估算结果更加精准,强化施工团队的合作关系,使信息交换的实效性得以提高,降低施工完成后的返修概率。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
1.1 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复杂的建筑造型、庞大的建筑规模、上升的建筑高度都为建筑建造带来了巨大挑战。建筑人员要想按照设计图纸设计的位置、尺寸和高度进行施工,离不开准确的测量。
1.2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高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超高,平面控制网和高程垂直传递距离长测站转换多,测量累计误差较大。加之高层建筑高度大,侧向刚度小,特别是造型奇特时,施工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极为显著,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高空测量控制网的稳定性也较差。高层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多,作业条件差,测量通视困难,高空架设仪器和接收装置也比较困难,常需设计特殊装置以满足观测条件,增加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
2.1 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时的底图是测绘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地形图是在国家规定的坐标系统下进行测量的成果。建筑工程设计时,为方便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师通常会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坐标系,也就是施工坐标系。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基准通常不一致,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以方便进行测量工作。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是平面坐标转换,两者之间可以根据坐标转换公式进行转换计算,施工测量时需要注意确保转换关系的正确性。
2.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前对建筑设计图纸的熟悉与检查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前,技术人员需要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查阅,熟悉各专业的图纸设计数据,方便正式开展施工测量工作。检查核对设计图纸是否有数据错误或存在冲突,防止后期测量时产生矛盾;检查总平面图和建筑单体施工图尺寸是否一致,建筑单体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向设计单位提出并进行修正。建筑设计通常会有变更情况,测量人员在收到变更图纸后,需要核对图纸变化情况,确保按照最新变更图纸进行测量放样。
2.3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不规则形状的放样
随着建筑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造型越来越复杂。建筑物的不规则形状给施工测量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建筑物造型中的曲线要素需要通过极坐标定位、后方交会定位等方式放样出曲线要素的特征点,通过直线拟合的方法定位曲线要素的轮廓,从而放样出复杂的建筑物。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实行测量工作的措施
3.1建筑物轴线测量措施
建筑物轴线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地表标识测定建筑物对应轴线,依据标识部位进行放样操作。建筑物轴线测定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借助指示红线进行建筑物轴线测定;第二种是观察整理既定建筑物群交互式关联,最终确认建筑物轴线。依据指示红线测定建筑物轴线时,需明确建筑工程的设计是否与指示红线冲突,项目技术人员应严格审查建筑工程设计与红线对应关系的精准度。对建筑整体平面图对应的坐标数值进行核查,核实准确后,再对指示红线和建筑物主要轴线进行核查。为了便于基槽挖掘后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及时恢复,项目施工人员应依据轴线位置实施打桩作业。依据现存建筑物进行建筑物轴线检测时,需分析核实建筑项目与现存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坐标确定的精准性。可使用直角坐标法、平行线法、延长直线法复核建筑工程的主要轴线。测定建筑物主要轴线后,需在建筑不同轴线相交处再次核实,再次核实时需对建筑物轴线长度进行复核。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依据控制桩做好方向轴线的测定。项目技术人员应做好建筑物轴线的测量控制工作,保证建筑物轴线测定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涉及深基坑的作业施工时,可将建筑物轴线对应的控制点往外延伸5m,并设置龙门桩,同时对轴线控制桩进行保护。使用经纬仪实施轴线测定,利用钢卷尺(长度是50m)对桩位、基础梁结构、承台等处进行放线,在基坑附近设置轴线木桩,使用拉线或小钢尺等工具,确定不同位置的放线尺寸。
3.2控制网设置及测量措施
平面控制网多处于建筑底部,有助于实现对建筑物不同层的屋柱、墙壁等结构的控制。平面控制点埋在地表混凝土的上层铁板中,上面留存有十字线标识,相交位置有一小孔,可将平面控制点作为中心点位。平面控制点常埋设于建筑物底部地表混凝土的上面铁板中,确保控制点位置的准确性。平面控制网的不同边需和建筑物轴线相互平行。对高层建筑需做好细节测定工作,特别是相对复杂的相交平面结构,应依据高程控制网,使用经纬仪对不同层建筑结构的平面部位进行复检。
3.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测量措施
基础施工的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包括挖掘基槽及基础施工放线等内容。基槽挖掘时应控制基槽的挖掘深度,将基槽挖掘至规定深度时,使用水准仪进行数据测量,同时设定的水平桩有助于清洁槽底和实施垫层施工。完成基槽挖掘施工后,需根据控制桩的高度值检测基槽挖掘的深度,并对基槽深度进行复检,确定基槽的挖掘深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后,可实施垫层项目作业。设定建筑物轴线时,若工程对精准度有较高的要求,可使用经纬仪实施测定,依据建筑工程设计图对轴线进行核检,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项目设计要求。实施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基础施工测量时,由于地表施工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不同,项目施工场地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所以,在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基础施工测量过程中,需校定测定仪器的准确度,同时确定施工测量标准,以保证测量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结语
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建筑施工测量系统存在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设计基于BIM技术的图书馆建筑施工测量系统。通过微处理器性能优化和数据存储器扩展设计系统硬件,在此基础上,采用BIM技术,建立4D可视化的进度模型,分析历史工程案例,计算局部相似度,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完成图书馆建筑施工,从而实现基于BIM技术的图书馆建筑施工测量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测量系统剔除无效测量值,提高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1]顾玉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128.
[2]李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