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宁俊海
[导读] 如今,素质教育的推行已遍布祖国各个地区,新课改的春风也已吹向各个学校,而在此之中生本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宁俊海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水南小学,福建省三明市354400
        摘要:如今,素质教育的推行已遍布祖国各个地区,新课改的春风也已吹向各个学校,而在此之中生本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本教育不仅以学生为目的,更提出对教学者的要求。因而,生本教育理念对教学应用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实践应用

        如今素质教育强调并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各层次多领域的综合发展,而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将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堂生活,让他们与时代信息发展相接轨,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此外,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施用,“生本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各学校之中。这一观念对学生、教学者及学校管理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生本教育
(一)概述
        这一思想观念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教育学院院长--郭思乐教授提出并推动实行的。学生本位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洞悉学生心理,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生本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而设计的,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应该由教师为基础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就是要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健康积极向上发展。
(二)意义
        生本教育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一:明确区分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该观念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老师只起到了教育引导激发作用。这一角色的转变高扬了学生主体的价值。其二:这一观念看似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变远了,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使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老师虽不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但要求老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内心活动,使学生的潜力无限发挥。
二、生本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一)老师积极转变角色,做教育的引导者
        古有“不愤不启”、“寓教于乐”、“助产术”的教育理念,它们皆阐述了“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启发”、“引导”一直是我们一脉相承的教育方法。因而,我们要在实际教学教育过程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转变角色,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启发。
        首先,加强师生互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讲述《制作文字演示以及PPT》这节课时,教育者要积极与学生互动,不能与学生相互对立。当老师教授“是什么”部分的同时更要引导启发学生问出“为什么”的思考。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介质,讲述文字演示是什么,文字演示方式有多少种,并随时观察学生动态,积极邀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
        其次,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和高中课程的基础。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轻松愉快地传授知识。例如,在《认识互联网》的课程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育。

小组成员一般为3-5人,根据课程目标给每位同学分布任务。同学们自行组队,根据“多媒体是什么”进行分组,一人查出一个内容并相互交流,最终以小组之间PK的方式讲出自己对于多媒体的理解。这样不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快乐学习。
(二)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受“生本教育”观点的启发,我们每位老师都要明白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至上性。学生既是教育主体也是受教育者,更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首先,“优质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应该是教学目标的提出者和参与者,而老师只是教学目标的引导者和支持者[1]。只有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参与到课程安排中。
        例如,在《制作文字幻灯片》这节课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制定出教学目标或者自己想学到的内容,然后反馈给老师。老师收集到信息后根据学生的思路列出教学大纲,进行大纲思维的传达。然后剩下的时间交给各位学生自行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老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在互动的同时观察学生动态从而及时做出反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还可以使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特长及潜力,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其次,目前这个时代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产物,信息技术的应用遍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学习非常有必要。但在如今的许多学校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这与学生好奇的天性背道而驰[2]。因此要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地位,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不能将学习这件事变成老师督促、老师完成。例如,在《学会使用QQ及发送邮件》这个课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申请QQ并与同学交换联络方式,还要让学生自主探索QQ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此外,老师要指导学生申请QQ邮箱,并在指引下一步步学会操作方式,最后成功发送信息给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老师。
(三)推行“阶段式教育”
        阶段式教育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根据学生发展阶段发展特征从而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方案教育方法。该教育方法是指老师要监管整个教学阶段,当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时都要及时总结反馈。同时,老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内在联系性,适当布置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作业、教学要求。此外,老师也要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同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消化[3]。比如,在教授新学期信息技术课程中,老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切实根据教育受群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且根据“阶段式”教育追踪体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使学生真正学会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固定模式,老师的教学要融合新时代、新思想、新特征。总而言之,老师要真正的结合“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创新,真正的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方针政策,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开心、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雄泉. 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中外交流, 2020, 026(024):186.
[2]庄成.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9(22):5.
[3]曾珊珊.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2):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