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教具的制作与使用问题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林燕燕
[导读] 教具的制作及使用会直接影响到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会以唱歌为主,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感情寄于到歌曲当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唱歌技能,需要探究音乐教学中教具的制作与使用问题
        林燕燕
        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三小学
        摘要:教具的制作及使用会直接影响到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会以唱歌为主,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感情寄于到歌曲当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唱歌技能,需要探究音乐教学中教具的制作与使用问题,分析教学方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利用教具,激活音乐课堂,同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促进自身音乐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具制作;使用问题
        引言:音乐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要科学合理化的应用教具,使得学生对音乐产生更高的研究兴趣,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结合实际音乐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供给能够感知材料的器具,满足学生音乐教学方面的诉求。
1音乐教学中教具的制作与使用价值
        在音乐教学中,教具的制作及使用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其教具会给学生享受、学习音乐作铺垫。首先,合理的使用教具,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变得更加的浓郁,教具在激发兴趣方面的优势会比较强,只有正确合理的使用教具,才会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学习音乐,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的能力。其次,教具的使用会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的具体化,有效的降低了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难度,应用具体化的教具,将一些抽象的音乐内容变得更加的形象,例如旋律或者节奏等,这些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述清晰,所以可以借助更为多元化的教具,演示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接受这些知识。再次,合理的使用教具,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音乐实践,引发学生好奇心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最后,教具的使用可以缩短时空的界限,集中学生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应用教育技术方式,打破时间及空间方面的束缚,将大量的信息传递出去,让学生的受教育面变得更加的广阔。
2音乐教具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科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使用的所有学习材料。教具与教材相辅相成,是音乐教材的特殊形式。如果说音乐教材是抽象的内容,那么音乐教具就是与音乐教材相对应的生动具体的东西。音乐教具是为音乐教材服务的。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了不同的音乐教具。音乐教具与音乐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在音乐教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使用和开发它们,将会有各种各样的教具。教具是教学方法的支持者。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具的多样性。音乐教具的使用提高了学生歌唱的积极性。
3音乐教学中教具的制作与使用
3.1教育原则
        教具的制作及使用需要契合一般的教育原则,首先,其直观教育教具所反馈出的教材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及时的改变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具的制作及使用需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如果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那么就应当将其制作及使用的重心投入到感性认知方面。在学习乐谱之前,可以选择一些更为形象化的教具,让学生能够大致的了解声音高低、长短等方面的概念。再次,直观教具的使用要让学生能够清晰的看见、明确的说明比例等。比如,在欣赏课教学时,给学生介绍乐器的过程中没有较为直观性的图片,一些老师在介绍这部分乐器时,会依据教材当中所给出的图片当做参考,这样并不能让学生较好的去了解并恰当的形容乐器的形状及比例。最后,要适宜的使用教具,控制好教具应用的程度及频率等。如果使用频率过高,就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更好地集中在一起,甚至还会使得一部分学生直接脱离开主要的教学内容,过于依赖教具,其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选择更适合该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具,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其所接触的新音乐知识。不管是在设计,还是制作过程中,都应当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尽可能的和学生一同去制作教具,这样会更好的启迪学生,同时产生出较为深远的教育意义,发现并推广优质的音乐教育。


3.2设置科学教学理念
        小学音乐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时,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积极的学习一些更为先进的思想教学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应用多元化的教学音乐教具进行教育,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创建出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积极性变就会变得更强,同时还会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及创新能力。
3.3趣味教学和教具的融合
        在制作及使用音乐教具时,需要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要尊重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性的思考音乐问题,鼓励学生创新。与此同时,在运用教具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把更具趣味性的教学对策和肢体语言相融合,这会让其教学的效率变得更高。例如,在讲解《小蚂蚁搬米粒》这一知识时,开展这一教学活动之前,老师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教学准备工作,可以提前制作更为精美的教学课件,给学生播放较为轻缓的背景音乐,在技术创造的音乐环境当中,给学生讲解《小蚂蚁搬米粒》的故事,这样学生就可以被这音乐所打动,在脑海当中联想这一精美的画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学习这一课程知识。
3.4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融合
        多媒体技术是当前音乐教学课堂上中应用成效较为显著的一类教具,其会以信息技术发展衍生而出,能够更好地响应当前我国新课改的教学观念,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建出一个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所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更加的具象化、形态化,同时给其呈递出一种极具画面感的活态形象,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充实整体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
3.5发挥音乐教具优势
        在制作及使用音乐教具时,需要分析教具的自身特征,这样才可以给学生创建出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该歌曲当中,选择更具趣味性的游戏音乐教具,这会让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变得更加的强烈,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体演唱的效率。一般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会处于一种懒散的状态,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新的音乐知识,学生也会产生出一种逃避学习的心理,老师在讲解歌曲时,不能为了加快教学的进度,盲目的让学生进行跟唱练习,可以选择适宜的教具教育。在新形势发展下,小学音乐必须要及时的改革并创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流程,分别就内涵以及实际等方方面,促进人才的发展。比如,可以选择打击乐给其歌曲伴奏,这样学生就能够感知到音乐的强弱以及高低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性需求,选择更为适宜的教学工具,服务整体音乐教材,实现理想化的音乐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掌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音乐技能。
结语:
        应用录音设备以及实物等开展音乐教学工作,会让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好的被调动起来,同时其认知也会由无声更好地过渡到有声,学生的心理活动会更加的丰富,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及时的创新优化教学对策,勤于思考,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自主的学习音乐知识。

本文系防城港市2020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改要求下有效运用自制教具助力小学创新教育的应用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2020C115
参考文献:
[1]观摩德国宝山小学音乐课后的思考[J].林百玲.中国音乐教育.2001(03)
[2]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车晓彤.戏剧之家.2021(05)
[3]让音乐课堂“微”妙起来——例谈小学音乐微课的制作与运用[J].吴彩云,王志远.教育观察.2019(26)
[4]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及探索[J].汪晓旭.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
[5]运用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J].潘丽娜.华夏教师.201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