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彬
云阳县教育督导中心 404500
摘要: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但是精神世界却面临非常匮乏的局面。在开展小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也会注意到现代小学生聚在一起交流的内容,往往涉及吃穿用度而没有任何精神层面的内容。究其本质,还是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不到位,本文将围绕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生;德育工作;加强
前言:
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的渗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展德育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全体教师提出的共同要求。面对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道德失格的现象教师要提起重视,并且从多种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一、开展德育要以立德树人为主
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师本人首先要明确开展德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为了更好的立德树人,让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就建立起基础的健康三观。所以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的德育方法都是不恰当的,比如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可以将水杯放在桌面上,上课时间不允许上厕所,下课不允许走出教室等。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强硬的措施只是为了方便教师的管理,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反思以往的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更加有效的德育措施。
例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废除之前订立下来的不科学的德育办法,比如重新允许学生课间时利用十分钟时间到操场上玩一局简单的小游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空间等等。而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教师应当重新制定一些有利于立德树人的新规则,比如上课过程中,如果学生很想上厕所,则需要向教师请示,用比较礼貌的用语和教师交流。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教师可以将这些交流策略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在和师长交流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注意礼貌问题,使用怎样的语言才不会显得失礼。教师必须要明确开展德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塑造懂礼貌、讲文明的新时代小学生,而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转变教学方向,从纪律问题转向礼貌问题也是加强德育的一种有效路径。
二、开展德育要符合小学生特点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是所有小学教师的共同任务也是教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德育的时候,往往过于注重说理教学而忽略了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教师平时的很多话都是非常罗嗦的大道理,不具备参考价值,不愿意听教师说这些内容,这就使得教师的德育成为了无效教学。为了转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明确,在开展德育的时候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方式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在符合其心理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开展德育。
例如: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个别教师会在课堂上讲很多大道理,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仅没有听懂教师说了什么,还对这个教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不利于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效德育。而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比如现如今的小学生比较喜欢看短视频、玩电子游戏,教师就可以将一些趣味性的德育短视频或者电子游戏人物改编的IP作品带到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一边观看这些符合其兴趣接受特点的内容,一边思考其中的德育知识。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支“庆祝母亲节”的短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就会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看这一类的视频内容,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视频中的一些文案展开详细讲解。比如让学生思考:“看完这个短视频,你能不能在视频中母亲这个角色上发现自己妈妈的影子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就会开始思考自己的妈妈平时虽然唠叨,但是只要自己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妈妈都会尽量满足自己,从而唤醒学生心中对母亲的感恩之情。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给妈妈准备一份精致的母亲节小礼物,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金钱,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浓浓爱意,即便只是手工制作的一个小饰品,妈妈也会非常喜欢。通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开展这种形式的德育技术和小学生的接受特点又升华了学生的思想高度,有利于充分完善德育。
三、开展德育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时,很多理论性的知识,无论讲解多少遍,学生可能还是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可以举出一个恰当的确切例子,学生往往就会快速理解教师想要传达的观念。所以为了提高德育教育效率,教师应当注意道德榜样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学校在开展“文明小学生”的活动,教师就可以提前搜集好本学校或者周边小学的文明事迹,为学生讲解这些文明事迹背后发生的故事,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位高年级的同学外出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遇到了,倒卖电影票的黄牛,这个时候该学生就积极联系了当地警方,将这名黄牛抓了起来。一方面,这名学生拿起法律武器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帮助警方打击了这种不良行为。教师可以以这名小学生为榜样,让班级学生向其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意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和父母教师的相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为了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上课过程中注意语言礼貌,不可以用讽刺性或者侮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平时的穿着打扮要注意大方得体,给学生塑造一个开朗、有气质的教师印象,让学生潜移默化之中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召开家长会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树立家长榜样的观念传输给家长,让家长日常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言辞,发挥个人的精神榜样作用,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文明礼貌的环境之中,这也是从本质上实现有效德育的一种教学策略。
总结:
本文简单分析了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时代的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条件和资料的同时,又为人类带来了社会精神家园道德的缺失。虽然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也比较注重德育,但是很多的德育内容往往是从培养学生学习成绩的角度出发,开展起来的,在本文中重点强调了如何正确立德树人,提出了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问题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培东.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文渊(小学版),2020(8):322-323.
[2]马婷.刍议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考试周刊,202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