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王全江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培育也受到了广大小学教师的关注,那么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探讨小学德育教育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王全江
        临沂沂龙湾小学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培育也受到了广大小学教师的关注,那么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探讨小学德育教育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小学教育中德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小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
前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也是他们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虽然处于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但是学生自身却有着较高的可塑性,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对新时期社会对于小学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能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依托课堂主阵地,结合校园活动,使德育教育的质量能够真正得以有效提升。
一、加大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仅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需要承担对于学生的德育任务,同时学校的德育管理干部以及辅导员也需要充分履行自身的德育职能,为了使学校的德育教育队伍能够得到有效充实,学校也需要加大具有较高综合素养以及更强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力度,针对班主任、辅导员等与学生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密切相关的岗位,要建立明确的选拔以及招聘标准,德育教育队伍一方面要能够做到年轻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质量,针对学校现有的德育教育人员要做好培训的相关工作,确保学校现有的德育教育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强化其核心素养,在充分发挥新时期德育教育理念基础作用以及优越性的前提之下,对学校现阶段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不断的调整以及反思,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使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能够切实得到满足[1]。
二、合理应用课堂教学时间
        小学生在实际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载体。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科教师也需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是也应该明确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相关的德育要求,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围绕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不仅要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利用,同时还要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2]。与学科教学相似,德育同样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只有在充分联系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学生对于生命才能有必要的敬畏以及尊重,在融合德育以及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能够注意体现德育内容的生活化特点,在设计德育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除此之外,学校方面还需要加大对于德育课程的创新以及开发力度,在进行德育课程构建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充分结合学校教学理念以及学校特色的基础之上,保证德育内容主题鲜明以及体系科学,针对德育内容的设计以及优化,要能够切实站在课程的高度来进行。


三、创新德育形式
        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有丰富的形式,如此,小学生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激发。从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主题班会是最为常见的途径,小学班主任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现实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对班会内容进行设计,班会内容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内涵丰富,同时主题班会也可以依托不同的节日,通过内容以及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真正实现德育的渗透[3]。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当中,校园是最为重要的场所,学校一方面要做好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营造和谐以及积极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德育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方面应该定期组织主题德育教育活动,例如,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艺术节、校园运动会都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形式,校园活动的组织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能够对于失败以及成功有更加深入的感悟,通过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为学校德育教育活动整体效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也为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注入了诸多新的元素,教学中,德育工作者应该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地研究以及分析,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以及效率能够真正得到有效提升[4]。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在PPT课件中融入视频以及音频等形式的多媒体素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使德育教育能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学校方面也可以进行校园德育教育主题网站的建立,在网站中选择一些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小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学习,使学生的课余时间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打破以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空间以及时间限制的弊端。
        例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及对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挖掘,并将所挖掘到的德育元素融入到PPT课件中,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影响,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事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核心素养大背景之下,社会、学校以及学生都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大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德育教育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不断革新,使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真正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陈琛智.探析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财富时代,2020(08):89-90.
[2]袁梅.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20(08):103-105.
[3]王风宸.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浅析[J].才智,2019(10):45.
[4]王喜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德育教育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03):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