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红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锣场学校 434000
摘要: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不仅违背教育规律而且长期以来影响着教师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班主任左右难“两全”、职责无边界及评聘制度较为传统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小学班主任减负的影响因素,继而从班主任工作再规定、非专业工作再分配以及班主任教师评聘制度优化三方面归纳提出了我国小学班主任减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负担;教师减负
一、引言
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且只有仅少的时间可以用于真正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自身发展上,同时,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被动的事务性工作上。而作为学校和教师群体中的中坚力量——班主任教师,又因承担着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等等多重且重要的工作,早已成为了岗位当中的一块烫手山芋。目前,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本身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严重影响着师生共同的身心健康与教师队伍建设。
习总书记曾强调,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这件事情上,广大教师的责任重大、赋有使命。而要从“负重前行”到享受教学,教师减负是必经之路,更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自2018年,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了“教师减负”的问题之后,2019年12月,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其中,列出了20条具体的减负清单,旨在打造教师减负、舒心从教的良好大环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保障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安心从教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为其减少额外或过度的负担和压力,是提升班主任专业性、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
二、我国小学班主任减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班主任左右难“两全”
从学校层面而言,对班主任工作的定位的和班主任教师群体的选择非常相似。班主任首先要保证班级的规范和常规工作的执行,其次再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艺术乃至是性格魅力。班主任的专业工作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说利用主课教师与学生更多的在教学与作业批改上的互动就更符合班主任育人的条件,而是因为要完成育人工作,所以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其次,班主任群体本身也应认识到,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不应只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小单位,应努力从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转向成为一名学生身边重要的人生导师。学生、家长、学校以及自身岗位对班主任的不同需求,以及班主任教师自身“兼职”的学科教学要求,造成了班主任工作定位不清、精力有限、左右为难的局面。
(二)班主任职责无边界
责任稀释定律认为,人越多,越没有人承担责任。尤其是当负责学生的一切管理工作的班主任在场,且未有制度规约和清晰的责任界定时,其他教师更容易推托其词。长久以来,班主任作为一个“百得胶”式的岗位,在校内校外,任何与学生有关的事都理所当然地成为班主任的事。班主任职责的无边界,成为当前大多数学校班主任都存在的问题。这一点也从很大程度上甚至已经成为了影响班主任教师减负的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
班主任的行政、事务性、流程性的工作过多,往往会挤占一些更为重要的专业工作时间,因而容易影响班主任工作的“质”,降低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感。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有非常多的工作内容并非一定要班主任去完成,但是往往这些工作占据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班主任评聘制度较为传统
班主任个人素养与工作经验不同,对于手头事务处理的条理性和艺术性水平也不相同,可能会呈现不同的压力强度。班主任因其专业性强,综合素养要求高,并非人人都有能力担当大任。虽然如此,班主任的聘用方式依旧还是以摊派任务的形式进行,且大多时候都默认地以语文等“主科”教师担任。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低,会倾向于拒绝自认为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以获得安全感。与此同时,当教师被担任了某项工作而又不能很好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任务、挫折,以及不能很好地缓解工作压力时,职业倦怠也就会相应而生。同时,领导直接任命式的班主任聘用制度容易忽略教师的能力差异,而不够透明的与薪资待遇挂钩的班主任教师评价制度也影响着班主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我国小学班主任减负的对策建议
(一)班主任工作再规定
要有效地防范博弈处境所引发的责任分散现象,就需要对教师的责任有更为清楚的界定的制度环境。比如日本在划分教师职责的时候,是以教师的专业性和学生的生命安全的相关性出发,来明确不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此外,还通过了细化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来控制教师的加班总量,保障教师的休息权。英格兰近年来不断在教师减负方面进修摸索,比如通过减少评测出的对“教”与“学”不必或无效的工作(如停止对学生进步无积极影响的评阅等)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政府建立专门致力于为教师减负的工作小组。
总体而言,班主任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首先应有一个底线的规定。比如,有的学校对于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时间进行了一个规定,家长如无重大情况、特殊情况一定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一般晚上9点以后班主任可以不予回复信息。
(二)非专业工作再分配
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来从源头进行治理。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和引领需要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必然需要把其他的次要工作做一个再分配。对于班主任来说,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时间、学生档案的建立时间、家庭教育指导时间、与学科教师沟通的时间、班主任研修的时间都应作为相应工作纳入工作内容范畴,使其隐性工作可视化、可管理。
此外,如果能够将班主任从本可以交给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其他任何教师的一些专业要求较低但耗时较多的工作任务重新进行一个合理的分配,将耗时要求高但往往效果甚微的一些教研培训任务等进行优化,划分出班主任的专业工作时间(问题学生的深入研究和引导、学生心理情况的把握、班级文化的建设以及家校沟通等时间),相信依旧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实现制度的“两全”要求。
(三)班主任教师评聘制度优化
对于班主任聘任方式而言,笔者认为也可以有一个这样的体验式的过程,切实转变“只要是教师,就可以做好班主任”的传统做法。要确保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地位,实现班主任专业化,也需要从制度上来实现班主任的独立性。应对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各项能力以及道德修养有更为具体的规定或相应的评判标准,保证班主任教师能够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和一定的专业性。
此外,长久以来的任命式班主任聘用制度也往往成为影响班主任工作动力以及影响班主任群体发展的一大原因,应在重视提高班主任发展、薪资待遇、班主任岗位吸引力的同时,重视打开双向选择渠道,给愿意投身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以更多的机会,聘用方式更民主,更人性化,以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源动力。
参考文献:
[1]熊建辉, 姜蓓佳.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现状调查与减负对策[J]. 中国教师, 2019(09): 72-75.
[2]周存军. 班主任减负路径探究[J]. 教学与管理, 2019, (13):17-20.
[3]吴艳, 李雯琪. 乡村小学班主任时间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19, 772(15):26-30.
[4]许伯祥. 完善"副班主任制"的几点做法[J]. 教学与管理, 2019, (1):25-26.
作者简介:田国红,女,1971年12月31日,籍贯湖北荆门,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锣场学校,职称:中教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