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层递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周春英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层递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周春英
        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中心校  31702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层递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它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展开的,具有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特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水平能力。将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发展语文素养,本文旨在探究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模式
        引言: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的基础性教育,而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的学习要生活都离不开语文。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注重写作教学,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们对写作有着抵触心理,认为写作的难度较大,其所写的内容比较平实、没有亮点,这就需要教师将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逐步提高其写作水平与能力。
一、从基础入手,提高学生的组词与造句能力
        语文写作的基础就是要拥有丰富的词语和语句,准确的组词和造句更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完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只专注强调作文的内容需要真情实感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写作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从基础入手,提高学生的组词与造句能力,更好的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发展。
        以小学语文《观潮》的教学活动为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观,激发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涨潮时的视频和图片,以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随机开展小游戏“造句接龙”,将重点词语罗列在黑板上如:横贯、顿时、屹立等词语,要求小组间其进行造句,造句子数量多者即为获胜,通过小小的比赛激发其思维能力[1]。
二、从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灵感的源泉,无论任何文学题材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升华,这就说明语文的教学离不开生活。

部分学生的作文因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体会,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只能形成大致框架,缺乏情感的融合,使人在读的过程中会感觉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培养其生活理念,注重对其生活情感的引导,鼓励其从生活入手,提高其观察与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获取写作素材与灵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小学语文《天窗》的教学活动为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使其学会想象,培养其发现生活的美的能力。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问题:文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天窗对孩子们的意义?最后教师明确答案,“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要求学生熟读第八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情,最后教师明确答案: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风、雨、雷、电自然现象,通过他们的想象,对其产生了真实感;透过天窗看到星、云、黑色影子,通过想象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精彩的世界。通过自然段的解读,使学生了解作者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展开想象,融入了生活情感,使其文章内容更生动、形象,从而能够帮助其学会在写作时从生活入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三、从训练入手,引导学生写作实践
        写作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同于口语表达,虽然两者都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对于写作来说,只有真正的将其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检验表达效果和情感,进而发现文字表示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教育重心几乎都放在阅读教学和例文分析上,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要充分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多开展写作实践训练,多为学生提供文字表达的机会。
        以小学语文《乡下人家》的教学活动为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并能与同学交流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景致描写。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乡村生活的照片,让学生自主感受图片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由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导入新课的学习。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课文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哪些场景画面?教师明确答案,课文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屋前瓜架、群鸡觅食、鸭子戏水等温馨画面。教师可以借此画面,引导学生写作实践,要求其对某一画面展开想象、进行描写,使其在学习文章内容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3]。
        结束语:综上所述,写作能力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激发其作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其感悟生活,丰富其情感,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晓玉.小学语文层递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42.
[2]李慧.小学语文层递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1:80.
[3]王曙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9,07: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