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李云飞
[导读] 摘要:当今的园林绿化工作是市政规划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园林的绿化与养护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工作相对复杂。
        天津市福莱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41
        摘要:当今的园林绿化工作是市政规划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园林的绿化与养护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工作相对复杂。本文以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为题,探讨了园林绿化工作的施工要点以及园林绿化的养护策略,以期对目前国内的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要点;养护策略
        1 园林绿化施工的意义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展的同时,不能轻视了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平衡。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是保护城市内部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工作。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后期养护措施,能够提升园林绿化工作的有效性。目前,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和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要点
        2.1 对植物苗木的选择
        园林绿化施工的工作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其目的除了满足增强城市的美感,还有改善城市内部的空气质量。因此,虽然园林绿化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有很多,但是也要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植物苗木。在苗木选择工作中,生长环境是第一考虑因素,备选的苗木要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成分。其次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考虑到当地的降雨量、温度、湿度、风力等情况。再充分结合美观性和作用性的考虑,选择最为适宜的苗木来进行种植。
        2.2 地形和假山等景观的施工要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主要有假山、活水、地形地貌等常见种类。这些景观可以增强整个园林绿化项目的美观程度,但是同时也会使整体施工的进程受到影响。地形地貌作为自然景观中最容易得到的一种,有着先天的优势,但同时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种景观,其原因是地形地貌有着不可控性,整个园林绿化的施工图纸,需要充分考虑甚至依赖于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设计。这不但是一个对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的极大考验,也是对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的考验,复杂的地形地貌无疑会增加施工量,拖延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假山的使用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手段,假山可以给整个园林的观赏度带来提升,但同时也考虑到其安全性,假山的安放一定要保证稳固性,否则后期必然会带来人员伤亡的隐患。
        2.3 园林绿化土壤处理的施工要点
        任何绿化的施工都离不开土壤,对于土壤的处理是整个园林绿化项目的基础,只有对土壤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检测和分析,才能保证整个园林绿化项目的正常开展。对于土壤的分析主要重点在于土壤内营养物质含量、土壤的pH值以及土壤的渗透性等。营养物质含量是植物生长力的源泉,如果土壤内营养物质含量不满足需求,还需要对土壤进行基肥的施放,保证植物生长的营养环境。土壤pH值是植物生长的先天条件,并且难以改变,如果pH值不适合所选定的植物苗木,只能对苗木种类进行更换,使其满足pH环境。土壤的渗透性决定了苗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否获得充足的水分,良好的渗透性不但保证了苗木的水分获取,同时也使苗木的根部生长更为顺利。
        2.4 园林苗木的运输和移植要点
        苗木的生长存活率除了受其品种和种植环境的制约,也会受运输和移植方式的影响。在苗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处理。苗木的运输方式一般是冷藏车运输,在装车之前要保证每株苗木的根部带有适量的栽培土壤,以保证其运输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和种植先期的过渡需求。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的枝叶和根部,防止人为的失误所造成的的损坏,同时还要定时检车冷藏车的车厢,保证其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如果发现苗木缺水,要及时进行喷洒加湿。苗木运输完成后要进行移植,科学的移植方法是提高苗木存活率的关键。一般来说,苗木的移植时间首选春季,春季的温度湿度适于苗木的生长,同时,春季的土壤刚从冻结状态变为解冻状态,土壤内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十分充盈,能够满足苗木生长的要求。其次是要考虑到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含量,合理规划种植密度。


        2.5 园林绿化苗木的水肥施加要点
        苗木的施肥工作和灌溉工作不可忽视,要充分掌握苗木生长特性,对灌溉的间隔时间和单次灌溉水量进行科学地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到气候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果当地天气较为干旱,要适当提高灌溉的频率,提升单次灌溉的水量,确保土壤湿度适合植物生长。如果当地天气较为湿润,雨量较大,特别是处于当地雨季时,要适当降低灌溉的频率,必要的时候甚至要进行排水工作,避免苗木出现烂根等情况。对苗木进行施肥时,更要合理谨慎地安排肥料的种类和施放量。施肥工作要保证肥量适宜,并且均匀地渗透在土壤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株苗木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苗木的施肥工作还要考虑到气候因素,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开展工作效果最佳。
        3 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策略
        3.1 构建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
        园林绿化项目的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亚于其施工过程。园林绿化养护是一项贯穿于项目始终的工作,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养护管理系统,来满足养护工作持久战的需要。一个优秀的养护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园林绿化项目的使用效率,延长项目的寿命,对整个项目的整体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养护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制定出一个完善的预案机制,一旦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可以根预案来进行应对处理。其次要责任到人,园林绿化项目一旦上了规模,就需要大量的养护人员,责任到人机制可以督促每一个养护人员尽忠职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如果出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及时进行问题处理。最后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巡视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对园林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2 提升园林养护人员的素质
        在拥有一个完善的养护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养护人员的素质对于园林养护工作的展开极其重要。养护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和一般养护人员。对于管理人员来讲,一定要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掌握自己所管理业务的专业知识,要杜绝官僚主义和眼高手低,只有管理和操作两方面都精通的管理人员,才能有好的管理成果,才能科学地管理养护工作。对于一般养护人员来讲,要重点加强其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在完成日常养护的同时,确保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3.3 及时对设备和养护技术进行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优秀的科研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园林养护是一项人力需求较大的工作,但是如果有了科技的支持和帮助,会使日常工作事半功倍。现在有很多先进的园林养护设备,在充分考虑好资金现状的前提下,应该及时对养护设备进行更新,先进的设备可以提升养护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虽然先期投入较大,但是对于持续的养护工作来讲,属于一劳永逸的投入。同时要注意引进先进的养护技术,与先进设备进行配合。先进的养护技术可以减少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过程中突发问题的产生,防范于未然,大大减少了后期处理突发问题的频率,为养护工作节省成本。再将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必然会给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幅提升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效率。
        小结
        园林绿化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的美感,对城市环境空气有着净化作用,提升了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环境需求的同时,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建设的进程。因此,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施工质量,提升园林绿化项目的后期养护技术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锦明.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9,(14):206-208
        [2]申屠雯.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10):169-170
        [3]孙岩.新形势下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技术.[J].江西农业.2020,(12):43
        [4]李志伟.园林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养护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20,(09):84-85
        [5]康秀连.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探究.[J].种子科技.2020,38(21):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