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期   作者:戴安娜
[导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打破教学的局限,

        戴安娜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打破教学的局限,促进教学的发展,促使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得以保障。在新时期,美术教学更加受到了学校、教师的重视,对美术教学的创意策略分析,已经成为了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文章从多点出发,尝试分析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策略;创意教学;小学美术
        引言:创意教学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中,摒弃落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学校的教学条件,对新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保障教学的效果。在美术课堂中,艺术教育的特征,使得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思想,积极探索将技能培养、知识传授等方面创新化、趣味化的有效方式,最终提高课堂的效果。
        一、小学美术创意教学的意义
        1.提高教学效果
        在创意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主动分析,让教学活动丰富起来,对创新元素、美术知识灵活运用,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开阔美术的视野,使其核心素养得以发展。而在环境所影响下,学生能在教学的多元化环境内对美术知识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融入学习的环境,了解更多学习的技巧。其次,教学的丰富活动,也能促使学生发展美术学习的个人能力,使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以增强,发展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自学意识,助力学生培养学习的正确观念,提高其综合能力。
        2.打破教学局限
        在创意教学的支持下,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具象,和教育的发展改革更为适应,让教学的内容得以丰富,让教学提高效率还有质量,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而美术教学会存在文化熏陶的一定作用,保障教学内容的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陶冶艺术情操,使其培养艺术素养,也能带领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对美术知识进行吸收,学习美术技巧,使其美术学习的水准和综合学习的个人能力得以提高。
        3.促进教学发展
        在未来,素质教育会是教学发展的关键方向,时代发展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育属于社会及国家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创新,发展学生学习及适应的能力,可以使其美术基础能力得以提高,并使其自学习惯得以培养,让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发展中,了解更多学习的技巧,在使其艺术审美加强的同时,促使学生培养艺术创作及创新的意识能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策略
        1.因材施教式的创意教学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让教学提高实效性,便应该了解学生的美术基础,在此前提下,根据各个学生个体差异,做好因材施教,让教学的效率得以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在对问题分析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全面的分析各个问题,以此确保学生能在美术创作内拥有更多灵感,使其能充分自由发挥,最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并拓展其思维空间。其次,在学生每完成一件作品之后,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做好评价还有总结,给予学生思考反思的机会,使其综合素质得以充分提升。
        比如,在“画自己”的教学中,本课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并通过自己喜爱及擅长的方式,为自己描绘一幅自画像。在一个班级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会擅长利用色彩色块进行作画,而另一些学生会擅长通过线条进行作画,一些学生在画作中使用的颜色较为常规普遍,一些学生却会在画作中使用“天马行空”式的颜色,让画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色彩。

为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因材施教的目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绘画,并鼓励学生讲解自画像中为什么会用到对应的色彩和造型,在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眼光下,各个学生的美术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创意教学让每个学生的美术个性都得到了发展,没有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也能发现,各个学生在人物绘画中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可以画出对称的五官,但一些学生绘制的五官完全不对称。针对此类状况,教师也应该以发展型、个性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对学生整体提出同样的要求,要根据学生平常的表现水平,为其确定绘画考核及评价的标准。
        2.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意教学
        在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中,教师教学的内容会以教材为主,为此在对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更多教师会被局限起来,不能带领学生有效拓展思维,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降低。在现阶段,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适当应用,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促使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更为直观和具体,他们的学习效率也能得以提高。在网络丰富资源的支持下,学生可以从他人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比如,在“花的世界”一课中,本节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花的特征,使其能对花的绘制有所熟悉。而在大自然中,存在的花卉种类非常丰富,除学生常见的荷花、梅花等种类外,还会有兰花、昙花等种类,不同种类的花卉有着不同的色彩、造型,了解它们对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为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搜集和花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将花卉的美以静态图片、动态视频的方式,充分的呈现给学生,使得教学的资源可以脱离教材,让网络资源可以成为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资源。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以花卉为主体的泥塑、剪纸等活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美术形式,以个人的创作体现出花卉的美。
        3.改变教学氛围的创意教学
        在美术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处在学习的热情状态内,便应该对教学氛围良好营造。教学氛围的良好营造,可以促使学生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使其充分提高美术素养。在课堂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水平进行了解,还应该对自身教学的水平准确定位,对教材内容合理安排,争取引导学生能在舒适环境及氛围内学习,让教学充分提高实效性。其次,在美术课堂中,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非常关键,这有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提高,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在课堂内,教师应该和学生积极交流及互动,让师生距离得以拉近,让课堂气氛得以充分活跃。最后,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习,不管是对问题的提出或者思考,都需要引导学生可以对此积极参与,促使学生拓展个人思维,使其对内心想法积极表达。在课堂上,当教师能做好上述工作时,则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感受学习美术的趣味。
        比如,在“木制玩具”的教学中,为保障教学的创意性,改变教学的传统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积极搜集并带着木制玩具进入课堂。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带的木制玩具,带领学生对各玩具实际的特征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木质玩具的造型、质感等方面加强理解。此外,在课堂中,为体现教学的创意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木制玩具组织一些美术小游戏,鼓励学生以木制玩具的材料,结合个人美术的眼光,自主制作木质玩具等,让课堂充分成为学生的课堂,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兴趣,保障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在美术教学中做好创意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美术素养,并促使学生利用想象力发展创造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因材施教,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并为学生营造教学的良好氛围,从多方面出发,保障最终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伟志.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J].速读(上旬),2019(05):140.
        [2]卓景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2020(12):71-71.
        [3]朱超彦.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意性写生教学的价值及策略探讨[J].中文信息,2019(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