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缪琼
[导读]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还未涉及更为复杂难懂的知识体系,

        缪琼
        曲靖市麒麟区第七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还未涉及更为复杂难懂的知识体系,但仍然有不少孩子对化学持有抵触逃避的心态,也有一些孩子努力学习但化学成绩始终不理想,这些现象从侧面说明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很可能存在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为高中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提升效率
        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化学教学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1从课堂设计入手
        化学课堂离不开人的展示,而有效的展示离不开好的课堂设计。一堂高效的初中化学教学应当节奏鲜明、环节衔接紧密,恰到好处的课堂设计可以锦上添花,帮助老师完成高效的课堂教学。
1.1重视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应重视课堂导入,用提问、描述生活现象等方式引入本堂课主题。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课题时,老师首先提问学生你们印象中的酸和碱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提酸是一种味觉,而对于碱,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还没有什么概念,可能会说碱是和酸相对的一种物质,这时老师便可以抛出化学上酸和碱的概念。酸和碱分别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等。至此,学生好奇心被激发,明白了化学概念上的酸和碱与他们生活中接触的相差甚远,同时对这堂课的主题也有了清晰认识。
1.2实验是辅助化学的最佳工具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初中化学抽象概念比较多,结合化学实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让复杂概念简单化、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学校应当根据教材需求配备好实验器材和化学材料,例如酒精灯、试管、烧杯和各种化学物质等,同时应将这些物品统一安排在安全、符合存储条件的的地方进行保存和管理。其次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老师一定要紧密联系知识点、正确操作,用实验结果验证抽象概念,使学生能跳脱课本,直观理解和感受。另外在进行实验前可以提问之类的环节铺垫,更好地进行知识衔接。
        例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题时,老师可首先抛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变化吗”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变少了、没有变等等。此时老师便可引入实验环节,告诉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最终答案。首先老师可就课本展示的红磷燃烧实验进行操作,化学反应结束后,学生经过观察会发现红磷一侧的质量总和依然等于砝码一侧。之后老师可以抛出另一组化学实验组合例如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并邀请学生上台操作体验,老师从旁辅助完成实验。实际操作和观察后,学生会发现两边物质质量总和依然相等。通过两组实验,学生能直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理论,同时能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并在实验过程中收获成就感、锻炼动手能力,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的积极影响。


1.3讲练结合,趁热打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任何学科知识都需要练习加以巩固。化学和所有理科学科一样,复杂繁多的公式常常让不少学生叫苦不迭。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很多课堂上似乎已经消化吸收的知识,一到做作业的时候就仿佛从来没学过,而某一知识点掌握不好,极有可能影响之后的学习。对此,老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练习环节,讲练结合,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吸收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犯错点,以免课后累积,越学越困惑。另外课堂练习时,老师也可以顺便检查学生化学公式是否书写规范等情况,并及时矫正。
2从人入手
        高效率的教学是各方面有效配合的结果,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作为接收者,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自然不可估量。为了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应当注重人的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高效课堂的产生。
2.1提升自身学科素养,保持良好教学心态
        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除了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外,还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扩充,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繁杂,在实施教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烈,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也许会联想到其他方面,问你一个不太熟悉的概念或问题,如果老师无法解答或是含糊其辞,学生会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而老师之后的一系列的教学动作可能都无法让学生信服。因此,老师也需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努力扩充知识储备。
        良好的教学心态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人无完人,老师也有自己的知识盲区。如果像前文提到的那样遇到了自己不好解答的问题,老师应当坦然面对,保持平常心,告知学生暂时无法解答的原因,并在课后进行学习补充,及时给予提问学生解答。另外初中生认知水平有限,对化学知识的一些复杂概念转不过来弯,例如某些化学符号总是写错,某些化学概念总是搞混,对此,老师应当耐心引导学生找到症结所在,帮助学生真正消化。再比如化学课堂实验环节比较多,可能会遇到实验器材出问题甚至是操作不当等情况,此时老师应当沉着应对,安抚学生情绪,迅速找到解决方案以将课堂拉回正轨。
2.2调整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化学知识概念繁多,专业术语也很多,例如在学习溶解度这一课题时,不少学生对于溶剂和溶质这两个词的概念存在困惑或是可能搞混,对此,老师可以用盐溶于水为例,溶质溶于溶剂是为溶液;一般的溶液不特殊强调就是水溶液;水和别的东西互溶一般水作溶剂;固体溶于液体则液体作溶剂;两液体(非水)互溶则多者作溶剂。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枯燥的化学概念进行艺术性加工,善引用,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讲解。另外,老师用语言讲解时应当有意识地拆分化学概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吸收。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老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也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各方面协调配合,才有可能呈现一堂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池善瞒.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9年30期.
[2]崔仲志.提升初中化学效率之我见[J].南北桥,2019年07月.
[3]黄德钰.多维度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年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