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水军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天马第二中心小学 浙江衢州3242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项目式教学是近年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用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非常重视项目的选取,可将所有的教学工作均贯穿于一个项目,直至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要点与策略,“本文以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单元”为例,重点从项目选择、制定方案与计划、探究实践、交流分享、反馈评价五个方面来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式教学
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来说,其要求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以往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未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预期目标。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所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一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法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学生能力来选择学习项目,从诸多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项目式教学高度重视教师角色的转换,可以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对于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意义重大。因此,进一步明确和掌握项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要点与策略尤为关键,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1.项目选择
项目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效果,为此要严格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求来确定项目。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选择项目时需要把控好三点原则。一是要确保所选择的项目紧紧围绕理论知识,确保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提升实践能力。二是所选择项目的难度要适中,不会出现学生无法解决的情况,且过于简单和复杂的项目均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确保所选择的项目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原因在于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之一便是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结合项目教学法的这三点要求,本次研究选取了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单元,这一单元的统计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点来提取统计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和解释统计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2.制定方案与计划
制定方案与计划是项目教学法高效应用的一大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项目分组,二是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比如在项目实施方案确定过程中,教师要与班级学生集体讨论,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继而制定出整体实施方案。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这一需求,在《统计》这一单元教学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①制定项目:结合《统计》这一单元对学生的要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梳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学生可以从数据收集方法、统计图特点等方面来回答。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问题,比如可以用“某旅游团接待方案”为统计学应用的案例,先向学生确定四个小项目学习的主题,可以确定为“酒店住宿”、“旅游交通工具”、“特产介绍”、“旅游线路设计”。之后让全班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自行分组,需要注意一点,所分的小组要优等生和后等生均等,人员和学习能力尽量均衡协调。最后便可以让各个小组去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和互联网自行查找信息和互相讨论,开展项目活动。
②设计方案:每一个学习小组设置小组长,按照项目需求来确定学习任务,并对任务做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小组成员身上。
比如第一小组“酒店住宿”确立了具体的学习探究任务,包括a)是不是可以按照参团的男女人数来确定酒店;b)是不是可以按照家庭基础来确定酒店;c)是不是可以按照交通是否便利来确定酒店;d)是不是可以按照酒店将的标准间价格来确定酒店。在确定这四点学习探究任务之后,小组成员便可以自行分工来完成项目,比如学生A可以负责联系酒店房间,学生B可以调查旅游团的人员分类。每一位小组成员通过积极参与,可以分别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共同完此次项目任务。
3.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这一环节的工作有两项,即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要按照小组分工来完成自己的任务,需要结合实践来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同时还要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2]。在项目总结阶段,小组代表要向其他小组介绍几点内容,即“我们小组的项目是是如何实施的?”、“我们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了哪一些理论?”、“我们小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均成功解决了,具体是这样解决的?”、“通过本次项目我们小组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一些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通过这样的探究实践活动,相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项目实施的思路,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第二学习小组“旅游交通工具”的项目成果为例来说,在操作的过程中,这一小组可以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数据,并使用统计图来制作图表。最后按照浏览路线来确定旅游交通工具,同时集合路线长短、人数和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来确定交通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在小组项目实践成果总结阶段,第二学习小组可以向其他的小组介绍自己的成果,并展示自己的操作流程,尤其是可以展示自己不断修正改进的方案草稿,以此让其他学习小组可以学习到第二学习小组的实践思维,并以此为借鉴,更好的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4.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是指项目小组发言人对自己小组的成果做汇报分享,在汇报完毕之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来打分。之所以设置这一环节,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营造一个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其他的小组参考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来创新自己的学习思路。
对于《统计》这一节知识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统计过程,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数据整理为表格统计的过程,以此将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可以领悟到更多有关于统计的知识。除此之外,鉴于生活中会有很多地方应用有关于统计的知识,因而教师在交流补充环节要重点向学生讲解这一点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从生活中去挖掘统计知识,并应用统计知识。
5.反馈评价
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严格按照项目的完成程度和质量来加以评价,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反馈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将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这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来落实多元化的评价工作,确保可以获得最为客观的评价信息。另外,开展反馈评价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待发现不足后便可以自行去改正,在今后的项目学习中积极思考,不断完善数学学习能力[3]。需要注意一点,教师评价要将重点放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而不是项目完成成果,以此帮助学生解决项目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6.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当前阶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改进。在应用项目式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严格遵循项目式教学的五大流程,做到项目的设计工作,以此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桂花.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探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53.
[2]何艳英.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设计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8):191-192.
[3]罗洪珍.小学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初探[J].科学咨询,2019,621(01):61.
【作者简介】樊水军,1974年9月,男,汉族,浙江省衢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