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崔科年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论是日常用水量还是工业用水量均有明显增长
        崔科年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水利局  青海省西宁市  8116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论是日常用水量还是工业用水量均有明显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像是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在进行农田灌溉中,怎样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良好的融入到农田水利工程中,是当前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强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字: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问题;策略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在农业上的用水量是十分大的,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是水资源缺乏较为严重的国家,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不合理,浪费较为严重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对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节约用水理念,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灌溉技术,既能实现高效灌溉,又能实现节约用水,提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一、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灌溉技术,通过准确分析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并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水温特点等因素,科学得出适合的灌溉技术与方法,最大程度实现理想的灌溉效果并同时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现阶段我国常用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微灌、喷灌、滴灌以及低压灌溉等。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
        (一)、渠道防渗技术
        常见的渠道防渗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借助物理机械或化学的方法,科学改善原来渠床的土壤渗透性,以提高其不透水性;另一种是对渠道进行有效修砌,最常选用的材料有沥青、塑料薄膜、混凝土等。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优势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渠道输水中因为渗透所流失的水分,更好的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其次,应用该技术能够使得地下水水位得到降低,从而有效规避了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的现象;最后,应用该技术能够使得渠道输水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快渠道自身的输水能力,并与无形之中减少后期的管理、维修及养护费用。
        (二)、喷灌技术
        通过自然落差或利用水泵进行加压,会产生一种压力水,利用这一压力将水通过管道与压力喷头送入农田进行灌溉的技术就是喷灌技术,该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节约灌溉用水,而利用机械的方式进行灌溉也能大大节约人力成本,一举两得。
        (三)、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技术可以说是喷灌技术的升级版,它与喷灌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能够利用低压管道和其尾部特质灌水器,将水精准的输送到农田中,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其灌溉区域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及内层,不仅具有精准性,还能大大节约灌溉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该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就是用水量少,水压低,能够直接将水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使其更好的吸收水分。
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灌溉区域的调度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都是直接由水库提供的,当农田需要灌溉的时候,只要从附近水库提水即可。这一过程虽说简便高效,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就是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加之我国地域广阔,很多干旱地区的农田附近根本就没有水库,需要从更远的地方进行调水,其过程也相当繁琐。因此,现阶段我国的灌溉区域用水调度仍缺乏合理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受限。


        (二)、灌溉量与灌溉时间不均衡
        以往传统的灌溉技术,就是简单粗暴的将水浇到农田中即可,劳作者完全不会考虑水的资源的利用率,也不会思考什么时间、灌溉多少量是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这样的灌溉技术会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无法起到很好的灌溉效果。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都会用到喷灌技术,青海东部(湟中等地)还会采用U型渠和渠道防渗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也只是简单的考虑到了农田的灌溉时间及用水量,主要以定时定点定量为主,并没有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这样的灌溉也无法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三)、灌溉方式选择存在问题
        除了目前我管理所灌区由于水质问题不适合喷灌技术之外,其余绝大多数的地区都采用了喷灌技术,但并不是说这些地区的每个农田、每种农作物都适合应用该技术,工作人员只有选择了科学且合适的灌溉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然而现实却是,大部分的农田灌溉者不会深入探究自己农田的实际情况便选择大规模的喷灌,不仅造成了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还会导致无效灌溉,影响农作物生长。
        (四)、节水灌溉规划性较差
        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多为人工模式,很多时候无法切实考量到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及用水需求,水资源浪费、无效灌溉的现象频繁发生,其灌溉及时性与准确性均较差。加之农田面积广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否则不但无法实现农田完整管控,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也无法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长此以往也会制约农业生产发展。
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的强化策略
        (一)、提高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引进专业的讲师,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知识培训,分享成功的节约灌溉技术应用实例等,切实提升技术人员度节水灌溉技术的掌握程度;其次,还可以开展工作交流会,一方面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另一方面经验充足的老员工可以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让年轻的员工感受学习,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提升,而良好的人员关系也可以使工作更为顺利和高效。只有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才能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最后,我们可以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劳作者指导水利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全面提升种植质量,并在日常劳作中掌握节水灌溉技术的正确使用,在农作物有效灌溉的同时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二)、制定合理的农田灌溉方案
        制定合理的农田灌溉方案是确保水利工程设施最大程度发挥功效的关键,能够用最少的水量实现农作物的有效灌溉。首先,在实际农业生产工作中,灌溉技术人员需要根据高产种植的要求,在农作物的各个生长阶段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以确保农作物茁壮生长;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生长需求选择不同的水利工程设施,提高灌溉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最后,技术人员需要向劳作者灌输合理用水的观念,使其逐渐形成科学灌溉的意识,从而学会科学分析不同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用水需求,制定最佳灌溉方案,选择合适的灌溉时间及水量。
        (三)、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更多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涌出,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增添助益,加之国家对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视,使得各个地区都兴建了不少的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经济提升创建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劳作者来说,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水利工程设施使用方法无可厚非,但并不能盲目的学习,先不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同时掌握所有的技术与设施使用,就技术本身而言,每项技术各有优缺,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农作物,对此,劳作者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种植环境与农作物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水利工程设施,以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谷加平.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21,7(05):109-110.
[2]万吉伟.高效节水灌溉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3):92-93+98.
[3]杨录良.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J].新农业,2021(0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