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杜少杰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杜少杰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只有充分认识到管理责任、管理内容和管理目标,不断优化和创新管理方法,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才能推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稳步、高效开展。
        中冶福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只有充分认识到管理责任、管理内容和管理目标,不断优化和创新管理方法,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才能推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稳步、高效开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发政策以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各行业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进步较明显。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行业发展需兼顾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行业的管理者要在建筑经济角度下,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优化工程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工作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1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用材因素。在实际施工期间,如果建筑项目的施工用材品质不过关,无法契合有关技术的规范标准,会给建筑项目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现今,市场上流通的建筑用材山寨伪劣产品众多,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考虑节省成本,否则会给建筑项目带来诸多的不良问题。 ①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于一个建筑项目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建筑工程在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于施工工作人员的人为操作,其施工工艺以及实际执行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在人为影响因素方面,现场施工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以及作业技能等业务素养会给建筑项目带来诸多影响,倘若施工人员的不合理操作引发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那么会给后续应用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②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2.1加强人的管理与控制
        ①持证上岗。第一,在组建该工程项目经理部时,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计划、财务、材料、质量、实验、机械、安全等主要管理人员都要持证上岗,并对其个人经历及述职能力进行严格考察;第二,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操作工人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从事特种工种和参与关键工序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②严格筛选,并由监理工程师确认。第一,工程项目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并报经现场监理确认;第二,针对项目全体施工人员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制;第三,针对各级人员负责的质量管理工作,明确各项工作责任和下放权力,任何人针对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行使管理责任,并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
        2.2建筑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必须将建筑经济作为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环节具有知识密集性的特点。项目决策工作中的投资分析,可作为项目建设成本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将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投资计划作为成本预算的计算基础。进行技术分析时,可发现决策环节的管理费用占整个项目建设费用的1%左右。通常情况下,项目决策会涉及较多的工程管理项目,还会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决策建议等内容。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以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市场分析等内容为主。项目的决策工作要以工程的整体实施作为分析基础,判断项目建设是否能够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求,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合理分析,对项目建设的资金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分析资金投入和使用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3建立完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
        相关建筑企业若想开展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并将其自身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对原有的监管制度进行合理完善,使其能够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地指导,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有序性。基于此,相关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管,确保不留一丝死角,时刻关注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且要加强对重点环节或者位置的观察。

另外,建筑企业需要工程施工的具体过程,制定出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定期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且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隐患进行细致地排查,对于一些隐蔽性工程也要进行时刻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则要针对具体问题做出有效的应对,以此减少建筑质量问题。此外,建筑企业要对管理制度及工作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数据信息予以收集,包括材料设备的使用数据、施工进度的推进等,并将其整理好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之中,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4完善计划变更方案的监管控制
        管理人员应重视对子工程、总工程的实况特征,进行监督、验收,全面分析出与质量控制相关的管理方案,总结出与设计不合理的实践问题,再给予必要的变更测试,能够巩固建筑工程的核心质量。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使用BIM技术分析出图纸细则及图标特征,分析工程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关系;若分析出操作不合理、场地实施不合理的问题时,管理人员应立即给予修改完善,消除操作方案不合理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运行计划方案切不可进行随意修改,原因是各项操作步骤都会影响项目的主体质量。例如勘测要求达不到要求时,管理人员应结合现场状况进行重新监控,再对工程项目进行调控,而这一措施会延长整体工程工期。总之,管理人员应秉承严谨、科学、专业的理念,采用可行性较强的控制方案进行监测控制,同时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安全分析,有利于将项目主体的操作进度控制在额定期限内。
        2.5重视建筑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管理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可以采取安全责任制度,从而对每个施工环节做到有效管控,可以委派专门的安全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流动式检查,并要求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做好安全措施,在安全得到了保障的前提下,这时候就应该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了,在实施责任制度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施工小组,再对个人的施工内容进行划分。要想避免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扩大化,一定要将责任具体到人,实施全面优化。对于工程质量需要委派专门的监督核查人员对工程进行及时的检查,以便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6确保施工设备安全与施工材料供应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同时保证材料设备的供应,需要合理安排材料和设备进场数量和时间。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已经逐渐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很多项目需要结束设备来完成建设,材料设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故障那么会导致工期延误甚至出现人员伤亡。为此企业不但要做好材料设备进场数量时间安排,还要严格控制材料设备质量,保证在施工中材料质量达标、设备可以正常运转。
        结语
        尽管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也非常的大,但是只要我们对出现的每个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必定会将问题各个击破。建筑工程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只有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地越来越好,才能使我国的建筑建设上一个新的层次,所以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朱云霞.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居舍,2019(006):148-148.
        [2]王刚.试论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措施[J].商品与质量,2020(006):22.
        [3]沈少川,郭克莎.新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预期管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学术研究,2020,426(05):104-109.
        [4]张小川,杨友伟.新时期涪陵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040(003):63-66.
        [5]莫琴芬.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9):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