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 杨礼豪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杨礼豪
[导读] 摘要:当前市政道路的建设设计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进行经济生活和建设生活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纽带。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当前市政道路的建设设计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进行经济生活和建设生活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纽带。在道路的规划过程中,市政道路设计与普通的公路设计相比,市政道路设计具有自身独特性,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过程中设计理念以及工作要求起决定性影响。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需有理性分析,合理定位,要不断的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提高道路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而这些的提高与发展都需要对市政道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提高。本文就目前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以及针对目前市政道路涉及现状的改进对策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现状;改进对策
        一、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问题
        1、设计方式
        当前关于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设计思路的问题,如果在前期,由于各种因素考虑不齐全在施工方面直接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此外,道路施工若出现了新的变化,法规的改革,也会影响正在施工道路的改变。因此在设计施工中,必须按规定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应规范规定来确定设计方案。此外,施工材料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道路桥梁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和道路损伤的问题也引起了关注。而随着路面荷载的加大,其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可见,市政施工设计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需要设计人员考虑多方面影响。相应的施工单位也应当把重点放在道路拓展方面,集中建设干线,优化设计方案,灵活处理施工难题。
        2、注重路面结构层设计,忽视基础处理
        与公路相比,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沿线建筑密集、地上地下管线多、政策性强、建设周期短、设计影响因素多,以及施工期间干扰大等特点。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许多道路在建设中,为了满足工期要求,不得不降低设计标准或在施工工期制定上违背科学。有许多道路,特别是交通要道,因工期原因,其基础根本未做处理,设计通常采取强面弱基的方法。由于基础处理不彻底,许多道路投入使用后不久,即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开裂等一系列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质量,也为今后道路的正常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交通设施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近些年来,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在不断完善之中,但在设计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交叉口范围及周边交通设施的设置。如交通信号设施的布置过于隐蔽;信号配时不尽合理;交通标志字体过小,设置位置不当,识别性较差;交通标线规范性不够等。
        二、市政道路设计的改进对策
        1、优化设计管理
        为了改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顺应城市现代进程和发展,相关单位需要提升施工单位的质量和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因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设计质量,要想全面落实道路质量,就需要相关单位从道路设计入手,优化设计管理。由于我国道路施工的年限不一致,但是都是以五十年为基础。设计人员要结合道路等级和施工需求,注重道路工程的空间特性和力学特性,保证设计合理,且满足城市需求。结合车辆荷载以及周边环境影响,虽然道路在后期使用会存在应力变化,造成道路的抗疲劳性下降,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将耐久性以及疲劳损伤作为研究重点,保证设计兼顾了整体性以及局部性原则,避免后期疲劳问题出现。
        2、线性设计中的人性化
        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线形设计占据重要的地位。

如果道路的线形设计理想,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予以美化,同时还能够缓解司机驾驶的疲劳,有效地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便于人们的出行。而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而是要注重曲线的设计,但排除交通干道与主干线。实际建设的时候,道路应存在适当的转折,这样才能够发现周边建筑与自然环境变化所在,尽可能缓解驾驶疲劳,规避交通事故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降低交通拥堵的几率,充分彰显道路建设的人性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应严格遵循环境美观以及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其中,规划市政道路的建设,要综合衡量以上两方面的内容,确保整体规划的合理性。特别是道路线条设计,因为线形的设计会在司机驾驶过程中展开相应的引导,尤其是转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道路纵断面的线形应与平面保持平衡。与此同时,曲线之间的半径设计同样要合理,进而增强平衡效果。
        3、协调道路平纵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是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的断面,横断面中需要的道路要素主要包括:横断面设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道路中央分隔带路缘带等均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构成要素,将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纳入设计标准范围,在坚持“最大程度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下,确定科学的单排车道宽度。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地满足行人和行车的交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优先;其次,要注重道路功能实现的设计,来提升交通的安全性,同时,要兼顾各个等级道路的交通性和交通安全性;第三,道路纵断面设计时首先是根据道路规划等级、地形、车速行驶要求来确定市政道路纵断面的线型,应当设置平顺的直线和曲线连接,通过合理的路面高程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舒适,以及地面排水的流畅性;第四,应当控制市政道路纵坡角度,对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的共用车道设计时,应当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以机动车辆的能力为基础,并考虑当地降水等自然条件,兼顾道路排水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对纵坡角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免排水不畅而造成车辆行驶不畅。
        4、道路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主要考虑绿化带的排水、车行道的排水和人行道的排水。绿化带的排水设计,常用的模式是渗沟设计在中间,用混凝土将底部和两边封住;集水井的设置相邻间隔是40m左右,通过管道将水引进雨水系统。车行道的排水设计,机动车采取双坡排水模式,路面积水主要通过在道路两边的固定间距上设置雨水口,同样是通过管道将路面积水引进固定位置中。针对国内各地区域性道路的差异,一些非机动车道或者路面狭窄的区域,采用单坡水道排水,这对特殊道路的排水是极其有效的,施工容易,而且也能保证路面的完整性。人行道排水设计,人行道的横坡坡度是朝向车行道的,根据两侧地势的不同设置不同形式的挡土墙,为了防止挡土墙上的水流向人行道,还需要在挡土墙上设置截水沟。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和发展,其对我国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道路的好坏有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道路设计工作者,设计工作者不仅是道路设计的先行官,而且还是道路设计的总工程师,其责任与义务是非常重大。就需要相关市政道路的设计人员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现代道路的设计、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在本质上对设计质量以及水平进行提高,尽可能的规避不良问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后期使用效益,需要施工单位提升道路施工运行质量,加强对设计问题分析,最终优化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最终落实整个施工质量,改善人们生活。
        参考文献
        [1]沈新.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2):116~117.
        [2]徐扬.探究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的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2):80+82.
        [3]范兰凤.试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5(11):145+149.
        [4]柳淑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