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蔡智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蔡智
[导读] 摘要:我国虽然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水资源可利用率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供应不足现象。
        身份证号码42100319920911xxxx   湖北省武汉市  432500
        摘要:我国虽然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水资源可利用率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供应不足现象。在现今城市化建设中,水资源与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如何做好水资源节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就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节水节能;技术应用
        1引言
        我国建筑能耗每年占总能耗的 30%以上,但整体来说,建筑给排水能耗占比不大,给排水节能的重点就是通过节能技术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改善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当前国内用户在用水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浪费现象,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卫生器具水资源浪费较多。同时存在管网漏损严重,污废水混合排放,未实现雨污分流,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和浪费。因此要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最大限度实现节水节能,降低污染,创造舒适空间。
        2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系统分为给水和排水两部分,前者是利用专业设备将地下水引入到自来水管道,并传输到建筑内部,供人们生活使用。包括生活用水、饮水及消防用水供应。后者是将生活、生产产生的废水、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到室外的一种行为。两者虽然功效不同,但对水质质量均有着一定要求。尤其是现今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筑数量增多,给排水系统得到了完善,科学划分给水和排水功能,做好隔离处理,对于保障水质有积极意义。此外,在给排水施工中,融入节水节能技术,可做到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和调配,降低损耗率,达到节约目标。同时也可将排出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消耗,达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目标。
        3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能源意识逐渐提升,但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性,水资源仍然处于短缺状态,同时,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环节,通过运用节水节能技术,可以显著减少资源的损耗与浪费。除此之外,在建筑给排水项目施工期间,运用节水节能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给排水效率,确保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真正实现循环利用目标。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特点能够得知,节水节能技术的良好应用,可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节省大量的能源与资源,避免出现严重浪费现象。
        4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4.1 合理运用新型材料
        通过合理选择各项施工材料,能够明显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如果采用传统的施工材料,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节水节能施工要求,材料质量问题不断增多,一旦出现水管破裂现象,会浪费较多水资源。通过应用新型材料,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而且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得到良好利用。此外,通过应用新型材料,大力提倡节能节水技术,并合理划分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损耗。要想进一步满足建筑消防用水要求,做好水压分区工作特别重要,可以适当提升生活给水管道承载力,防止出现超量供水现象,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若施工单位没有进行合理分区,主要利用减压阀进行降压,而减压阀的使用,需要使用较多电能,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不满足经济性发展需求。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消防给水需求,设置多个水泵,并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将消防与生活系统有效分离,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损耗,而且可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节能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环节,通过应用新型节水节能技术,不断提升节水节能效果,而且可以延长管道的运行寿命。


        4.2 压力控制及消防系统规划
        在现有规范要求中,应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构件和支管承受压力作出明确说明,但在实际作业中,很多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进行管网压力的考虑,希望通过压力控制削弱对构件的影响,降低管道和构件损坏的可能性,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压力把控的重要性,这导致给排水管网出现超压出流现象,水资源过度浪费。为此,在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对超压出流情况展开科学分析和探究,找出问题成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减压控压措施,合理设计压力阀门,以促进管网的正常运行。而在消防系统规划设计中,需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对消防储水和生活储水设施实行区别划分,降低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提高水质质量。同时分开设计还可以延长消防用水的换水周期,节约水资源,且避免生活用水在贮水池中时间过长,水质劣化。对于高层建筑群或住宅小区,还可以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以节省土地与资金,方便维护和理管。另外,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还需科学使用变频调控技术,按照时段要求,合理规划水资源用量,保证供需平衡,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能源节约目标。
        4.3 构建水资源循环系统
        建筑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对建筑的生活污废水进行收集,经再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洗车、消防以及公共设施卫生间的冲厕等用水,将生活污废水转为中水,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系统中设置水质监测器,如果水质不达标则排放到下水管系统,并且发出警报。通过楼宇顶部蓄水池收集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当水质标准达到建筑的用水要求时,即可纳入循环水系统。为解决热水供应消耗电能过大的状况,可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根据南北方区域的不同,合理采用热水加热资源,南方主要使用空气及地热资源,北方充分利用光照使用太阳能技术。在高端建筑中,可以将冷水热水、生活排水、雨水、消防供水等系统独立开来,并且针对性进行节能设计。热水供应系统进行支管循环设计,确保支管热水温度也能够达标,在热水系统循环管路中尽量按同程式回水管路设计,或者回水管路中设限流调节阀、温控阀等保证循环效果的措施。这样尽管前期成本会增加,但是长期效益显著,节能效果良好。为了避免热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用户节约了能源,也节约了水资源。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效果,热水和冷水的供水压力要保持一致,避免用水点的水温过度波动。
        4.4 加强节能卫生器具的运用
        目前,我国已经有各种卫生器具的节水等级标准,因此,在开展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器具,减少器具本身用水量,并避免渗漏水问题。在用户的居住区域中,卫生间是用水量最大的地方,在给排水工程中,要对这一区域水资源的具体使用情况予以全面的考虑,并且要在卫生间的给排水工程中增设相应的节水设施,还要在卫生间中设置安装质量较高的循环利用装置,这样既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节能器具本身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落实节水理念能够降低用水成本,减少用户在用水方面的资金投入。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中的节水节能问题是需要人们共同重视的一大重要问题。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要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积极改进现存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条例,同时加强新技术新手段的研究,不断减少在建筑给排水方面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正确引导居民树立节水节能意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资源的节约及合理利用是大势所趋,营造绿色的建筑环境,共同致力于人类生存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敖华军 .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探析 [J]. 居业 .2020(02).
        [2] 张哲源 . 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运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0(09).
        [3] 张晓晖 . 节水节能技术标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J]. 河南建材 .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