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任朝阳 王晶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水利工程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尤为关键,是直接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浇筑养护技术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优劣,对于水利工程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浇筑养护;措施探讨
        前言
        混凝土是应用较为普遍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成本低,而且便于维护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建设之中。然而,混凝土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其自身构成物质是非匀质且具脆性的材料,基于这种特质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收缩、导致路面或桥面呈不规则状断裂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甚至还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所以,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浇筑养护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显得尤为关键。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面积都较大,而且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会有一定的坡度、弧度等要求,混凝土施工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断裂问题,断裂是混凝土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浇筑的时间过长以及对接缝的处理不及时所导致。二是工程表面会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造成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材料配比不合理,一旦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没有掌握好,以及浇筑作业不规范时便会导致道面出现不同条状、网状、环状等形态各异的裂纹,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裂纹还会进一步加大。三是表面脱皮,脱皮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通常北方一些较为寒冷的地区容易出现此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材料配比不当所造成的,水灰比过大会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与抗渗透能力。此外还有气候的原因,高温及大风天浇筑时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容易形成假凝,即使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进行作业也会形成表面砂浆与底层砂浆不一致的两张皮,并且施工时恰逢下雨,也会造成露砂露石,即使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进行改善也会埋下脱皮隐患。另一个原因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表层被污染,如油渍之类的物质,而造成脱皮。四是掉边掉角,边边角角这里掉一块那里掉一块,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掉边掉角是由于边角部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某个部位被集中应力时被破坏,另外混凝土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又遇到外力的作用时也会造成掉边掉角,有时外力当下的影响不明显,然而内部已经形成暗伤,时间一长,最后就会呈现出来。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的有效路径
        2.1结合水利工程要求,做好混凝土原料选择
        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尤其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质量的关键性不言而喻。所以,必须在源头上保证原料质量,将质量作为首要条件,在质量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方可对性价比进行选择,以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为例,良好的收缩性、极高的抗冻性、以及较强的耐磨性才是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虽然普通建筑所使用的硅酸盐水泥性价比更高,但极有可能造成路表现出现断板或开裂问题,除此之外,粗细集料,钢筋的选择也非常关键,不达标的材料会严重影响路桥的安全性,不适合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中。


        2.2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配全比设计
        水利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充分保证其强度及耐磨性,用料的比例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所以水灰配合比、强度计算、含水量等的设计必须遵守科学理论进行,水灰比会造成表现的平整度与抗磨耐磨性能问题,含水量过高或过低会造成干缩以及裂缝等质量问题,胶凝材料的总用量必须建立在水灰比的基础上,混凝土单位用水的确定,需根据外加剂的性能和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来确定。
        2.3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技术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比如在掉边掉角的问题上,一是掌握好切缝时机,过早扰动板缝,过晚则会断板。二是振捣时要保证紧贴模板部位进行,以加大密实性。 一是要掌握好拆模的时间与方法,不能过早拆模,拆模过程中要防止钢纤碰触边角部位,拆模后立即在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刷沥青减轻水分流失。除此之外,在接缝的性能上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干预,如采用坚韧而富有弹性、耐冲击、耐磨损、耐老化、粘结力强的填缝料。如:聚氨酯、氯丁橡胶嵌缝条等材料就具有显著的填缝效果较好。三是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配比,综合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和施工场地的实际温度变化,合理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选择适宜的防水材料以减小干缩与温度裂缝,并及时切缝,同时要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并及时做好填补和修复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工艺标准。
        2.4做好混凝土浇筑前准备
        浇筑前首先要检查基层湿润度,模板的支立情况,同时准备好充分的防雨防风设施及材料,并提前对浇筑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备好易损件,确保浇筑时顺利连续作业。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对混凝土进行集中搅拌,拌和时,将碾压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 采用两台摊铺机的梯队摊铺方式, 减少纵向接缝数量,摊铺行进速度控制在2.0-2.5m/min内,摊铺至1m~2m时,要立即挂线检测摊铺面标高,并适当调整高度传感器。每前进10m,检测一次摊铺面标高。
        2.5整形、碾压及接缝处理
        采用轮胎压路机匀速对整个摊铺好的作业面静压一遍,之后再用振动压路机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进行振动压实,先小振,后大振,最后再小振,振压之后由轮胎压路机稳压二次;对于接缝的处理,无论纵缝还是横疑这,其接缝处理都采用垂直相接,同一作业时间段的横缝尽量布置在一条线上。
        2.6及时进行浇筑养护
        浇筑完成,混凝土终凝后,采用混凝土表面覆盖无纺布的方法进行湿治养护,并及时洒水保持土工布处于潮湿状态,同时要用重物对无纺布压紧封严,防止风吹,安排专人负责养护2周以上,期间严格禁止车辆或是人员在作业面上行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殊性,以及混凝土自身的材料特性,极容易由于工艺或是养护不当而造成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与寿命。所以,在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有关病害的形成因素,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与施工工艺实施应对,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的管控施工技术,严格操作规范管理,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要点内容,切实保障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永.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3):135-135.
        [2]李茂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14) :0068-0068.
        [3]刘金涛.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0,(03):166-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