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雁翔
[导读] 摘要:目前,正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兵团第七师水文资源管理中心
        摘要:目前,正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而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发展民生的重要工程,其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
        引言:
        我国曾是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大国,拥有瑰丽的农耕文化,小农经济也构成了过去主要的经济结构,在商品经济兴盛之前,耕种,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过去为了人民农业生产能够顺利开展,中央进行了许多次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比如都江堰就是古人留下的杰出作品,但更多的,是为了更方便耕种而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其主要是为了开渠引水,合理分配水源,或是防治一些洪涝灾害的产生,它们的存在,推动了农耕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生产的发展。
        一、小型水利工程概述
        在许多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已经成了当地人们生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在农村耕作中充分发挥调配水源的作用,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小型水利工程帮助[1]。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种植环节中灌溉土地,合理利用天然或人工水源、防止洪涝灾害伤害土地或是引入水源浇灌干涸的土地。它们主要应用在农业生产生活当中,它对推动生产产量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跟其他农村普通建筑比起来,这种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复杂,难度更大,而我国农田生产中水资源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而小型水利的修建,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难度大。
        水利行业应用方面极广,大到国家为了避免天灾造成巨大损失而修建的三峡大坝,小到农村每家每户田地里挖出的小水渠,都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但它们如果加以分类,又能分为好几大类,再分成好几小类,数量众多,管理起来并不十分方便。而且水利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它的施工难度较大,对建设技术、方案、建设团队都有所要求,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尚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在建设时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工程建造和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其实也对许多小型水利工程的开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责任制度较为落后
        我国农村并没有具体对小型水利的责任制度进行划分,现在应用的还是传统的“受益分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小型水利获益最大的那一位就在管理中分担更多的责任,这样的分配方式看似合理,实则处处是弊端,比如管理小型水利的负责人大多为当地农民,缺乏对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难以迅速地做出反应;其次,因为缺少知识,会在工程建造途中无法察觉偷工减料等行为的出现,不便于日后的维护与管理,最后此工程也往往坚持不了多久。而在针对农业和土地的各项政策出台以后,会对农业生产和小型水利的建造造成更强烈的冲击,因此,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制度应当是刻不容缓的事情[2]。
        (三)国家不够重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为了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紧跟和谐的大步调前进,国家重视大型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建设,每年都会有专门的资金用于大型工程的建设,但往往这些大型水利工程都不会位于农村或山区,他们很难从中获取到有益的事情;其次,管理水利建设的相关部门在投资建设时首先考虑的是其能否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否达成部门设立的经济目标,大多会把目光放在受益颇高的城市水利建设中,而农村和山村里对于农业需求大、能带来的收益却微乎其微,所以在投资建设时,小型水利就被排除在外;而农民自身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自发的修建小型水利工程,所以这就导致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愈加困难。
        (四)验收不规范。
        水利工程的验收是其建设环节中的最后一环,这一环节不仅是对之前工作的检查,更是对工程的最后质量进行评估[3]。

因此,验收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对工程建设、材料选用、建设结果来进行三方评估,保证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标准,但在实际验收中,这个环节常常就流于形式,并没能起到它原本的作用,再加上上级部门也不重视,这就导致一些没有达标的甚至没有接受过验收的“小作坊”工程被投入使用,长此以往,会对使用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伤害。
        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维护与管理措施
        (一)建构完善的管理系统
        在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为了能够使得工期顺利完成并且质量也能够达到标准,就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里的参与者要落实到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人身上。首先是前期施工单位的选择,可以用招标的形式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该单位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并在工期中实现监督;在准备阶段,每个人身上都应有责任和相应的工程量,对于设计图纸、建设目的等关键问题要进行非常深入的并且是多次讨论和了解;在正式施工阶段,设计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应当一同在场,如若发现与图纸或是前期构想不同的情况应立即与施工单位沟通,及时协调,互相监督;最后在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工程师、使用者三方应同时在场,然后按照严格的审查制度对此工程进行验收工作,最后检查没有问题,才能够真正投入使用。
        (二)提高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
        许多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积少成多,都是关乎民计民生的事情。有关部门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了解建设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要原因和意义,了解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小型水利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带来的重要价值[4]。国家和当地政府也应当正确认识到农村问题也是解决民生问题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国的发展中,不应当以抛弃任何一个人为代价,因此,在农村小型水利建设中出现问题,国家与有关部门应当积极考虑应对措施,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投入,把城市建设一部分重心也转移到农村中去,从而改变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这也是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前进脚步。
        (三)水利负责商业经营化
        在过去,农村的小型水利建设是一件单纯的投入性的建设工作,这也是导致许多部门不愿意将视线放在农村来的重要原因,但如果相关部门能将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在农村水利的责任制中,通过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建设当中来。比如,允许自由人自己参与工程的建设,或是让企业参与进来,实现商业有偿化,促进人们对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让这一产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这既减少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在全社会提高了农村建设的影响力。
        (四)引进工具建设,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
        在施工阶段,工具和材料的好坏有时候对工程质量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这不仅要求工程师在进行前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材料、报价等的问题,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适当引入更加先进的施工工具来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其次,应当加强对相关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或者直接选择富有较高相关知识储备的工作人员来参与到建设当中来,施工不是儿戏,只有专业的人参与才能最大化地利用材料而最小化的降低损失。
        (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小型水利建设跟大型工程来比较虽然显得简单一些,但其施工时间和周期也是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监督工作可以依靠三方面完成,一是建设单位自己自身的监督;二是政府部门派遣相关人员对建设图纸、建设材料、最终成果进行监督;三是当地住民对其进行监督。这三方的监督之下,减少偷奸耍滑的行为,能更快速有效的做出成绩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件有益于民生,推动国家发展的事情,只是在建设中还存在着管理和维护的问题,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到时候,新农村的建设、国家的发展定会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黄建.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2):237-238.
        [2]卢临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新农业.2021(06):93.
        [3]张宏庆.海潮坝河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20(10):57-58.
        [4]韩军民.湿法深层搅拌桩在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08):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