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简述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陈迪
[导读] 摘要:很多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或者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极易引起混凝土裂缝,如果裂缝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引起更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上海市崇明区水务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上海市  202150
        摘要:很多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或者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极易引起混凝土裂缝,如果裂缝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引起更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1.1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一般情况下都会用到大量的水泥、砂石来共同配比成一定比例的混凝土,水泥和砂石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水泥、砂石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的话,比如水泥的强度不符合使用规范,或者水泥在存储过程中出现受潮和过期等问题,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无法达到水利工程的设计目标和使用标准,此时的混凝土即使使用了也会产生大量的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在制作水利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之前,需要严格把控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确保质量符合使用标准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施工现场被采用。
        1.2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问题
        相较于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不合理的原材料配比所形成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裂缝等质量隐患,所使用的混凝土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配比才能够投入使用,如果配比的原材料比例不符合标准,很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比如如果在混凝土中使用水泥的用量过大,砂石的用量过小的话,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骨料种类不够合理。不同原材料在混凝土配制中所占的比例与混凝土的质量来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不合理的配比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从而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1.3施工技术问题
        造成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外界气候因素导致的水分蒸发的加剧以及水泥和砂石的配比不合理等因素,但是施工技术的熟练程度也是导致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包括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所采取的搅拌振实操作等,如果这些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或者存在一定的缺陷与漏洞将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
        2.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与配比,强化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由砂石和水泥经过不同比例配置而成的综合性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水泥沙石的质量以及水泥沙石的具体配置比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如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实际的工程施工标准的话,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会导致大量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务必需要做好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结合相关的实践调研不难发现,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这在为广大施工单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其业务量,这就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选择与材料配置方面不够上心,过于粗糙。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大部分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忽略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质量的要求和标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2提高施工技术,强化技术培训
        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影响重大,现阶段,由于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人员的选拔与招聘的过程中忽略了对部分人员专业技术素养的关注,这就使得很多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技术难以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求和施工标准,甚至部分施工单位中的施工人员还存在零经验的现象,这种情况的频繁出现不仅仅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比如各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的威胁。

因此,相关施工团队在相关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想提升施工质量以及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要从严抓施工技术入手,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现有施工团队的整体技术素养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更加优质的技术人员的方式来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施工水平。比如,针对于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频发这一现象,相关施工团队可以通过开展“定期技术培训”和“重点项目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技术素养。在整个过程中,所谓的“定期培训”实际上指的就是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人员的实际技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讲座”的方式来提升其整体施工水平。其中可以通过邀请水利工程项目领域的专家学者向广大施工人员科普当前阶段最前沿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论来不断拓展与延伸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还可以通过邀请优秀技术人员以“经验分享”的方式向大家详细阐述关于混凝土裂缝如何更好避免的施工技术,促进彼此间的互相学习和互相进步。而“重点项目培训”指的则是施工单位在接到具体的水利工程项目之后,需要召集参与该项目的所有施工人员以“动员大会”的形式对其进行重点培训。相较于日常的“定期培训”,“重点培训”更倾向于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讲解和分析,一方面包含对项目实际情况的阐述,比如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和基础气候条件等内容;另一方面包含对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的阐述,比如针对于该项目的混凝土配置比例和混凝土浇灌技术等内容。还可以通过二轮筛选的方式,在培训之后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针对于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可以采取“踢出项目团队”或“强化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处理,直到其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才能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
        2.3完善预案,做好后期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仅仅依靠前期的技术完善和材料完善其实也很难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现象的百分之百避免,在工程后期或者投入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因素以及地形地势变化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项目还是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换言之,仅从提高施工技术和原材料筛选与配比只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但是还不能完全杜绝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针对于这种情况,相关施工团队就需要防患于未然,在裂缝出现之前,在完善施工技术和原材料配比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实际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预案,其中不仅仅包括对正式施工环节与施工流程的设计与规划,更重要的是包括对工程后期防护和修缮方案的设计与完善。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具体混凝土可允许裂缝宽度,之后的设计标准与施工标准都需要围绕在该宽度标准上进行,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项目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还能够为后期的防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时观察与定期维护,当发现混凝土裂缝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设计预案对其进行科学和专业的防护与治理。比如,针对于水利工程中相关建筑物表层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实际的施工标准和设计预案开展相关的治理工作。在整个过程中,技术人员主要采取的就是通过在出现裂缝的混凝土表面增加一层或者多层水泥砂浆或者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原理弥补混凝土表面的裂缝,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大,也避免渗水以及漏水现象的出现。最后,技术人员还需要采用钢抹子对其进行压密磨光处理,与此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覆盖并适当进行洒水养护,一方面能够强化该层水泥砂浆的防水性能,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混凝土裂缝的扩大化,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防护与治理。
        3总结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想切实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要从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上提高关注与重视,通过严格控制施工流程以及提高施工技术来切实保障混凝土的最终施工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晨曦.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2410.
        [2]肖继飞.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策略分析[J].智能城市.2021,7(04):136-137.
        作者简介:
        姓名:陈迪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8.10 籍贯:上海市 学历:本科 职称: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