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及有效路径探析 江利兵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江利兵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衢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为了预防土壤环境出现污染问题,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就营运而生。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在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相关人员以维持良好的居住环境为最终目标,检测过程被充分考虑,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实现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就要正视其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予以应对和解决,使检测质量管理工作上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有效路径
        引言:
        土壤的环境质量主要指在自然环境中,土壤对环境污染物吸收、容纳、降解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以深入且详细的了解和评估土壤环境实际的状况。如若想要保证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完整性、可比性、代表性等目标,必须要采取良好的质量控制措施。
        1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土壤环境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壤环境不断恶化,如果不及时进行土壤治理,很有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为开展土壤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依据。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强化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利于研究人员更加科学地研究土壤环境以及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及时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当前土壤环境监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体系存在漏洞
        现阶段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分析和调查方面系统管理不健全,因此土壤环境污染问题设定高效的防治方法和管理规定没有针对性,且土壤环境污染排放标准、控制标准以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无法利用相关的规定方法完善土壤监测质量把控环节。除此之外,土壤环境修复规定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匹配,现阶段所使用的土壤环境治理技术管理制度标准控制政策没有针对性,无法为土壤监测质量把控工作提供可靠保证。正因如此,要建立健全监测制度,从细节处加强制度的完善,建立起具有可靠性的土壤质量检测控制平台,利用平台为土壤环境治理提供基础建设保证,使土壤质量监测工作有据可依。
        2.2 对土壤保护的重视程度低
        现阶段我国对土壤保护的重视程度较低,且未能认识到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在当前阶段社会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对废水等污染物未能进行严格净化处理便将这部分废水排放,使超标污染物过多。而部分小型加工厂为了缩减处理成本通过夜间排放的方法,造成土壤环境受到破坏,特别是集中大量排放污染物质,能够快速且大范围引起污染,所造成的污染危害程度高,对当地居民的人身健康和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由此,要进一步落实土壤保护的宣传教育,引起人们对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视,然而部分群众的保护意识欠缺,导致土壤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2.3 污染原因模糊
        土壤污染有着复杂性的基本特点,比如在生活中所涵盖的工业生产不合理、固体废弃物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不恰当,导致土壤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正因如此,我国相关检测管理部门要发掘出当前地区中土壤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从污染来源出发找到污染的形成原因,从而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由于我国在原先的土壤环境检测工作中并没有从当地环境实际出发,使得在解决土壤污染时方法与原因不匹配,无法有效解决污染问题。
        2.4 对污染状况不了解
        目前,我国开始了土壤环境检测工作,但是这一工作的发展未能从全面出发,还过于狭隘,同时也没有进行系统且科学全面的调查研究。

少部分部门已经将土壤环境检测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充分认识到了土壤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然而,大部分的检测工作是从某些特殊区域或者是特定的目标,同时,多数调查工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具有代表性,不能从调查结果中得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土壤环境状况,比如说:我国对于珠江三角洲以及成都平原等地区开展的专门土壤化学调查工作,农业部门所开展的农产品质量深入调研土壤调查,这些调查仅仅侧重于某一个方面,导致调查不够全面,工作落实也不够到位。
        3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有效路径探析
        3.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法律制度
        土壤环境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居住环境的质量。在当前的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监测公司应根据相关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施机制,不断完善相关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另外,为了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监测公司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以更高的要求去进行监督和管理。监测企业要抓住机遇,紧跟国家政策要求,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强社会质量监督意识,充分发挥质量控制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有效作用。
        3.2 全面掌握监测流程
        监测公司的负责人要全面掌握监测过程,严格审核监测规划,对于土壤环境监测的每个环节,层层进行质量检测。质量管理人员通过定期对土壤的取样质量进行监测,对土壤环境监测进行全面掌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要严格要求监测人员遵守监测标准,提高监测质量。
        3.3 强化监测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与所涉及的监测人员密切相关,相关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他们是影响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监测公司有必要通过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来加强质量监管。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十分重要。因此,监测公司应该定期组织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进一步增强监测人员的质量控制管理意识。
        3.4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是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一部分。由于土壤环境监测行业的特殊性,监测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获得更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为了促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能够得到高效的实施,必须要强化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相关人员对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察之后,层层把关,最大程度减轻环境的负担。
        3.5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仅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土壤环境监测中也会利用到信息化技术,这为监测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从采样和制样开始,就可以利用探测技术提前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位置采取土壤样本。在运输和保存阶段,也可以利用监控技术去减轻外界因素对样本的影响和干扰。在实验室中,同样也利用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其中的规律,加强其质量管理。
        结束语:
        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必须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保障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具有可靠性、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土壤环境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完善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把控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监测方式,从各个环节上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从容应对土壤环境监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何音韵. 浅谈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化工,2017,44(16):185-186.
        [2]陈 静. 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05):64.
        [3]耿承鹏. 浅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720.
        [4]汪月桂. 黄 霞.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S1):452-4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