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陈永灿
[导读]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不过该技术的使用过程对质量的要求极高,所以已经开发出了专用的相关施工技术,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力保障。
        广东省六建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不过该技术的使用过程对质量的要求极高,所以已经开发出了专用的相关施工技术,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力保障。基于对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实施方法的分析,本文探讨了该工程的升级和优化模式,使得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可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方法
        引言: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实施中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正式施工工作以及分析和管理工作,只有在所有的工作都得到有力保障的情况下,才可防范可能存在的各类施工问题。技术优化过程要根据所取得的优化模式和存在的各类质量问题,对相关的优化措施进行精准分析,从而避免由于存在管理而存在无法消除的故障。
        1.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实施
        1.1施工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必然涉及准备工作,准备过程需要根据施工过程的环境特点、地质参数以及气候参数对相关的施工方案做出调整。详细的准备过程,首先必须要可以严格勘察施工项目的现场环境,并且对施工的现场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制定科学化的施工方案,同时为了能够保障勘察效果,需要建立集中统一化的管理框架,根据不同的勘察项目划分不同的执行小组。其次是针对勘察过程相关参数的处理,要求勘察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构造充足完善的信息交互渠道,从而根据取得的勘测结果对设计方案做出调整。最后是建立专业的应急预案,此外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可以在得到了设计结果之后,对所有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让其根据设计方案参与施工。
        1.2测量放线工作
        在测量放线工作中,需要根据剪力墙结构的设置条件,对具体的设计结果进行处理,因为整个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施工中,灵活性方面通常较差,显然不利于彰显该结构在空间方面的灵活性特征,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设计阶段,要全面强化剪力墙结构的灵活性分析力度。在实际的工作阶段,需要对其设计的方位与施工展开二次测量工作,比如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展开测量放线工程时,可以运用全站仪、经纬仪等设施取得实际的分析参数,同时保障数据的精准有效。此外针对建筑的楼层和梁板,也必须要能够进一步加强走线的控制效果,并且完成相应的精准化测量放线工作,严格规避人工误差等偶发因素导致的数据不精确,有必要时可开展多次的重复性测量活动。
        1.3模板施工工作
        在模板的施工阶段,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钢筋搭配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等多种因素,因此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必须要对模板的支撑系统载荷参数以及造成的爆模事故等因素进行全面化的处理,以规避存在的各类施工风险并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对于材料的选择过程,必须重点考量模板的耐腐蚀性和吸水性参数,并且确保其表面不存在凹陷和突起问题。其次在模板的配置作业中,完全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际数据信息对其进行制作和调整,同时保障模板拆卸和安装的便利条件。再次是模板搭建之后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严格确保混凝土的配制质量符合标准,同时浇筑的顺序、浇筑的速度也都要与设计方案完全匹配。最后是保证模板的设计图纸和模板安装作业处于匹配状态,保证模板的数值与设计方案相同,包括高度参数、位置参数以及平整度参数。


        1.4混凝土施工工作,
        混凝土的施工工作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配置状况和处理依据对其进行调整,目前由于基本都选用商品混凝土,因此根据混凝土的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即可,不过混凝土要进行应用,难免要经过参数调整工作,此时要由施工现场中的搅拌站进行处理,要求搅拌站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处理,如即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水资源的用量为175kg,水泥的用量为461kg,砂石材料的用量为512kg,石子的用量为1252kg,此时就要求配置中依照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适当加入其他物料,以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要求。
        2.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优化
        2.1钢筋优化方案
        在钢筋结构的优化中,钢筋作为主要的受拉构件,其装配质量自然会从根本上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状况,因此需要重点展开对钢筋的使用优化工作。首先必须要全面计算钢筋构件的运行参数,此时可按照已经建设的分析工作规划和应力结构的处理依据,全面统筹规划钢筋系统的施工方案,之后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与相关的规范,对钢筋构件进行设计,同时要能够凸显出钢筋的根数、型号以及使用部位等参数。其次在梁柱节点的钢筋施工中,考虑到钢筋的密集程度较高,因此实际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按照先柱体钢筋后梁钢筋的顺序进行建设,同时要能够在钢筋插入时合理规划梁柱节点和设计钢筋的间距,防范出现滑动移位问题。最后是针对马蹬筋、箍筋等结构进行科学性的展开布置,需要为这两类构件预留保护层,以防范出现钢筋结构的外露问题。
        2.2混凝土优化方案
        混凝土的优化需要全面分析周边环境对混凝土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如果未能对温度、湿度等参数在协调和管理,那么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的概率升高,此时施工中需要适当利用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的结构,不过要严禁掺杂膨胀剂。此外要全面保障建筑工程的相关施工规范得以实施,运用分层施工方式控制混凝土的厚度参数,从而在后期的混凝土养护时,需要根据施工环境选择相应的养护工艺。比如通过喷洒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养护,或者通过喷水养护的方式进行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2.3模板优化方案
        在模板的优化过程,不仅要能够充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架表面美观性,也要充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由于该结构对于箍筋、马蹄筋构件的限制较大,因此在专业施工中,必须有针对性的把接头区域设定为活动式结构,以防范出现涨模问题[2]。此外要求模板的施工人员必须在工作中完成互检工作,重点围绕隐蔽工程进行全面性的检查,以规避模板的质量问题。同时由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人员进行最终检查,经过三重检测工作之后方可认为完成了验收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过程,主要涉及的施工任务包括混凝土的配制工作、模板的装配工作以及后期的检查和分析工作等,所有的工作都必须根据建筑行业内已经设立的专项工作标准和规范完成。今后的升级阶段,主要是面向钢筋的配置工作、模板的配置工作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等,要根据该结构的设计要点和施工要点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江向东.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房地产世界,2021(05):77-79.
        [2]任兴星.解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散装水泥,2021(01):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