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 李高明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高明
[导读] 摘要:当前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建设空前繁荣,为推动当地各产业发展,市政府采取适当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8000
        摘要:当前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建设空前繁荣,为推动当地各产业发展,市政府采取适当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此类建设往往被许多民众所诟病,造成民众的排斥与不满,本文简要分析了这背后的原因所在,并就如何改进这方面问题提出适当建议。
        关键词:市政;施工过程;问题与对策
        引言:
        国家是否发展进步的其中一项就表现在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另外,必要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故市政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与发展的,然而,虽然城市需要进行建设,但是,当前城市建设绝大多数引起了民众的反感,不仅达到双赢的局面,而且还给民众留下了不尽人意的坏印象[1]。
        一、市政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一)施工设计不尽人意
        虽然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向智能化、现代化靠拢,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市政的建设项目普遍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也非常明显:设计达不到理想,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有时智能化不够而影响工作;有时又不符合市民的审美,影响市政府形象;有时又不满足当前时代要求,被他人诟病。究其原因,在于施工团队的不够专业,经验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市政建设的要求。
        (二)施工方案不够明确
        当前,我国市政施工的方案普遍不够完善,例如施工材料的供应商不够明确,材料的放置不够规范,工期的规划不够合理等等,除去施工前的准备问题,施工时的选址以及施工团队的人员协商也存在不清楚的现象,而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带来的就是施工进度缓慢,工期的延长,这些又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工期拖长,施工的噪音导致周边市民的不满,施工的污染影响到周围的环境等等。长此以往,市政便会在人民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市民越来越不信任市政,不愿意支持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而加大工作难度,形成恶性循环[2]。
        (三)施工不够规范化
        目前,市政的施工标准不够明确,尽管市政府已经指出施工时应照顾到群众,应关注到环境,但往往达不到令行禁止,例如有的施工人员仍然会随意丢弃施工中产生的废物,而这些废物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总是到最后草草地收拾并丢弃,敷衍了事,如此做法不仅引发民众不满,更对当地环境有害,另一方面,有的团队施工时为了一味追赶进度,会减少环保设施的建设,例如不在施工场地周围建造围栏与降低灰尘在空气传播的喷水管,但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仅人员出入混乱,无法有效辨析施工人员,从而拖慢工期,而且导致周围环境乌烟瘴气,将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化,从而加深市政在群众中的负面印象,不利于长远发展。
        (四)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素质不达标
        由于施工团队中鱼龙混杂,有的时候,一些细小的问题即使被发现,也没有得到及时汇报,得不到有效处理,因此,施工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另外,由于施工人员的不够专业,导致团队合作无法发挥最大效益,从而导致工期的延长。另外更重要的是部分人员思想不正,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忽视细节,如此不仅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这部分人员不积极的态度也会影响到施工进度,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团队人员间的摩擦,恶化施工环境,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3]。


        二、市政施工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采用专业的施工团队
        正规、专业的施工团队,相较于普通的团队,眼界更加开阔,因此不仅施工设备更加全面规范,而且团队管理更加严格,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会大大减少,另外,专业施工团队设计的方案更贴近实际,实际建设中遇见的困难会减少,对各种细节问题与突发状况的处理也更加令人满意,也更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优秀的施工团队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也更加严格,形成的施工环境也更加优良,不会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污染,也不会引起大范围的民怨,如此也可以塑造好的施工形象,美化市政在民众心中的印象,帮助建立市政与民众之间的信任。
        (二)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施工环境的不好在于施工人员的不重视,使用设备时不规范,施工质量的不足在于施工人员的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施工状况,施工工期的延长在于施工人员积极性不高,不能高效快速地完成施工任务。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迫在眉睫。首先,要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将施工人员的技能提升上去,保证其能规范的使用各类设备;其次,要关注施工人员的心态培训,保证其可以冷静沉着地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正确的处理各类问题;另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例如设置监督人员实时监管现场,防止施工人员出现各种偷懒行为而造成施工隐患,减少由于各种细节问题导致工期延长的事件的发生;最后强调施工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例如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既可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又可以通过各种奖励、各类评优调动起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通过以上种种方面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能力一个人素养,最终形成一个严格,规范,高效的施工团队 [4]。
        (三)施工工期选择贴合实际
        施工工期的被迫延长有很多皆是因为天气原因,因此市政在考虑建设时应选择合适的工期,合适的时间也可以带来各方面的好处,首先,施工工期的稳定,例如若将工期定在选在雨季,虽然这样会凉爽一点,但是由于天气变化迅速,出现阵雨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会对施工的进度造成不同进度的拖累。其次,合适的施工工期也可以提高施工人员效率,毕竟市政在建设时也要充分体谅施工人员,酷暑、严寒状况下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实乃情有可原,因此,选择合适的工期就非常重要,只有为施工人员打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才会对工作充满热情。最后,选择合适的施工工期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政形象,例如在学生上学时期应尽量减少施工建设,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市政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环境,将祖国的未来放在第一位,另外,节假日也不宜进行施工,首先施工人员无法专心工作,而且也会影响民众的情绪,给民众带来不好的印象,从而导致市政与民众之间的摩擦。
        (四)加强对于施工成本的监管
        首先,应对整个工程的费用有大致的了解,考虑到施工时的各种情况,例如当地民众的搬迁与补偿,周围环境的保护等等,保证决定施工时可以正常进行。其次,要确保施工过程中资金流向的细致化与明确化,要对各个部分资金去向有清晰的记录,确保查询对照时可以一目了然,另外,还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监督人员,能够如实上报各方面施工的金额消费,坚决杜绝各类中饱私囊、假公济私情况的发生。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资金的严格管控,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贪污情况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市政形象,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清廉的风气,培养积极的工作氛围,一举多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言,在当前时代,市政府对当地进行有效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发展,推动当地繁荣,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举措。而在进行施工时,市政应充分考虑各类人员,各种状况,选择规范、优良的施工团队正确、得当的施工工期,做好施工前的规划、施工时的保护、施工后的善后等各种工作,让广大民众明白施工背后的意义所在,从而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开拓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紫艳.关于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的若干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4):3451.
        [2]孙恋恋,黄柏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优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12):36.
        [3]陈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8,000(001):25-26.
        [4]王子胥.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00(028):2934-2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