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诸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62200;2山东省诸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62200
摘要:面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快速退化等严峻的形势,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充分尊重自然形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秉承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的途径进行全面论述,在深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与优化土地规划模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途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与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资源规划;优化途径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积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产业,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得整体生态环境在明显好转,生态文明建设也着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在“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发展重点,将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形势下,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来探讨如何优化土地资源规划的模式,对于改善提升环境的整体品质,有效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土地资源规划的关系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面临了极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有效改善这一局面,需要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与部署,从而更好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规划的模式,能够通过逐步的改变能源损耗极为严重以及以往完全建立在破坏资源环境基础上的不合理开发形式,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整体品质的提升,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当前土地资源规划的主要模式
(一)以整顿产业结构为核心的规划模式。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实行土地能源集约化的开拓新形势,创建了具备节约、环保等特性的产业构造,进一步促进经济循环。这种模式将原来主要依靠于第二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向融合一、二、三产业一起同步前进的全新形式,从原来主要依赖消耗能源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优化的工人岗位职责、更先进的管理制度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关键能源的消耗,有效提高区域内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价值,进一步完善了土地能源发展的格局,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创建。
(二)以实施生态项目为核心的规划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在全国各地的各级组织及单位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同步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进行土地规划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以执行生态相关项目为主要核心,重点突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整治以及复原等工作。例如进一步增强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控工作、有效保障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能源储备等。与此同时,加强对于城市绿化带的保护、加强湿地呵护和区域整治等等。
(三)以绿色城镇化建设为核心的规划模式。绿色城镇化建设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其重点是从宏观的层面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更加注重城镇化与生态化共同发展。
因此,在具体的城镇化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于资源的保护和能源节约,通过合理的措施用好区域内的所有土地,进一步增强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切实减少因为城镇化建设而对土地资源造成的不断侵蚀,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城市土地无限扩张,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价值,促进生态文明的创建和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的应用策略
自从开始推行土地规划方案以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严格落实并坚决执行,按照相关方案进行有效管理,注重对于耕地的保护,有效推动节约用地,进一步保护整体生态环境。这一系列的举措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更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坚守粮食种植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规划,就应当充分保证对耕地保有量的最优调整,有效保证农业用地、建筑用地。利用规划的有效性、严肃性以及规范性,在充分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基本原则之上,还要严格贯彻“以补定占,以优补优”的基本原则,根据土地本身质量的高低来进行有效的划分,并确定为永久性的农业用地,将城镇周围以及交通道路周围被占用的这一类高质量土地和高产出的农田进行有效保护,充分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二)保证城市建设用地:不随意浪费、不随意扩张。城市建设要有效遵循“统筹兼顾”的规划原则,进一步优化已经建成的区域,确保具备合理的近期发展区,从而预留出长远控制区,促进土地能够得到更大程度和更高质量的使用。同时,有效借助于农村荒坡绿化、退耕还林以及城市建筑用地绿化等方式,构筑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对于生态敏感区以及重要的水源保护区等,要实行重点保护,严格落实管控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三)协调各类土地规划:功能不冲突、政策不矛盾。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结合国家的相关布局,同时要深入调研,实地有效保证土地的使用情况能够符合总体规划,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协调。与此同时,要根据地方政府提出的具体要求,持续完善各项工作的执行机制,与各种空间进行整合,从而促进规划之间的相互融合,促使各项规划及措施能够具有可行性。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土地优化土地规划模式的优化,能够进一步保证土地规划的有效性,同时更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创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一项战略性工作,需要落实于具体的执行环节,才能不断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以及所引发的各类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全新的生态新环境。
参考文献:
[1] 邓春根.浅谈如何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66-67.
[2] 张露丹.探析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7,8(11):8-9.
[3] 李越.我国土地资源规划的法律制度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
[4] 田松,何勇.当前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的现状、问题和改善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21(02):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