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钢
云南辰禹建设工程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摘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机电设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机械水平的提升,机电设备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与技术,不仅可以大幅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可以优化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大大降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难度。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应用
一、机电机械设备安装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机电机械设备存在的基础问题
在对机电机械设备进行安装时,需对机电机械设备的基础问题加以注意,需切实加强机电机械设备安装基础的稳固性。对于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其基础在于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力和动力可以传递到地面中去,这样可有效防止出现共振现象。所以要切实避免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会切实影响到后续相关工作,也会直接导致机电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运转故障的几率,并会出现一些机器移位以及倾覆的问题存在,所以在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
1.2机电机械设备发生震动的问题
安装时由于机电机械设备会出现一定的摩擦,会切实影响到机电机械机器的使用,所以要对此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安装完成后可进行长期的运转。所以在机电机械设备在进行运转的过程当中如出现震动的状况需要切实的注意,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要切实增加对于机电机械设备的调试。也因此机电机械设备的保修率大大增加,这也是目前机电机械设备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不同的机电机械设备在进行振动时会出现不同的设备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转子不平衡问题,这是由于机电机械设备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由于机电机械设备当中的定子和转子间气息不均匀直接导致转子不平衡。很多设备上都会有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切实影响着机电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机电工程信息化应用问题
2.1信息量大且比较分散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从深化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整个过程涵盖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往往是在被前一步应用完成后便被大量封存留档,在其他阶段利用率低下,信息流通不畅,同时根据机电工程的特点,其本身也是信息分散,管理复杂。
2.2安装牢固性差
为了确保新型基础设施配套机电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首先要保证机电设备安装的准确性,将这些机电设备更好地固定,尽可能地避免安装偏差,但是从机电设备安装现状来看,经常出现安装牢固性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生产效益。比如设备地脚螺栓偏差、螺栓螺母松动、连接处理不当,造成设备水平度、垂直度、牢固性差,不仅影响设备后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严重情况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设备运行故障,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间接增加总成本TCO。
2.3信息量种类繁多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信息量种类繁多,在施工中产生各类信息,同时存在着各个专业之间的信息储存。在固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之间需要使用综合管理的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繁杂信息数据的梳理和协调,才能保证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顺利实施,提高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理效率。
三、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融合应用要点
3.1施工过程信息化
基于机电工程的BIM模型,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机电工程施工现场实物与云平台模型信息的虚实结合,提高工程实施精确度。
施工人员通过扫码在移动端可获取BIM三维可视化模型信息,可以更好地把控质量;在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后,通过移动端设备扫码,上传平台后可即时记录状态,并可以在平台的三维模型中实时显示;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调试验收阶段,通过移动端设备扫描二维码,查看和追踪应用设备的质量检查报告,可现场填写表单,提交平台;在机电设备运行管理阶段,通过移动端设备扫描二维码调出模型,如果增加了传感器、采集器等智能化设备,可以同时调出机电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生成记录,将信息拍照上传至平台,完成巡检。二维码可作为采集数据的入口,通过扫描二维码录入可以录入数据,并且会自动与构件关联;如发布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等。模型构件ID不发生变化,二维码不会发生变化。
在机电工程的装配化施工中,通过基于BIM的信息化平台实施装配化施工管理,能够使机电安装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得到完善和优化,在线为机电安装工程装配化施工提供有效指导,促进机电安装工程的装配化施工快速开展,同时应用BIM技术对施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能够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
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将施工现场、预制生产、运行管理协同,大幅提高机电设备安装效率。在后台信息化控制中,通过机电安装项目BIM3D模型,对机电工程中的预制加工和安装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协同指导,实现对预制加工和安装现场的远程指挥管理及异常处理;通过单兵系统进行施工现场监控,并在控制中心对施工现场的技术难点和质量重要控制点及时进行远程监控和技术指导。
3.2加强安装过程规范性
机电设备的安装有一定的规范流程,且必须符合国家质量相关标准和要求,这是机电设备安装的基本原则。在各种机电设备相关安装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不同安装技术之间的特点和安装顺序也存在较大差异,其适用的机电设备系统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下的机电设备安装,必须对传统的机电设备安装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合理优化安装顺序,确保其实现最佳的安装效果和最优的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加强机电设备安装流程顺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可减少实际安装过程中因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需临时调整的情况,从而降低安装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此外,合理的安装顺序对于机电设备的效率提升和施工工期的按时交付都具有重大意义。
3.3运维管理信息化
在机电系统运维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嵌入式数据采集模块收集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和能耗信息,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将数据实时上传后台数据库,并在可视化虚拟系统中直观显示。结合总体空间结构模型,辅助维保人员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当监控地点里有机电设施数值超过设定界限(设备发生异常)、异物入侵(红外线感测)、发生火灾(侦烟感测)、发生淹水(漏液感测)等情况,BIM监控系统在GIS地图页面会发出报警,将各监控地点原本代表正常的绿点变化成有异常发生之红点,并同时发送报警讯息于设定接收人的手机。在报警信息化管理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信息,其中发生警报时绿色警示、警报点击确认后,警报未解除,蓝色警示、警报未点击确认,警报已解除,黄色警示。当报警讯号发生的同时,可以透过报警行进行报警点确认,并可透过选择警报点后,点击警报图标,进入被纳入BIM监控系统的监管警报点,检视发生报警点的地理位置、基本属性及实时数据。
结语: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对新技术应用的要求日益增加,而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也提高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信息化发展速度。本文重点介绍了信息化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基于BIM模型的信息传承、施工过程管理、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改变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各参与方的协助方式,将传统信息孤岛式管理向信息共享、预测管理等协同方向发展,弥补了传统信息传递存在的缺陷。信息数据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应用,提高了机电安装施工效率以及机电设施运行维护的可靠性,有效地降低了机电安装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佘建林.浅析机场机电安装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设监理,2020(S1):188-189+202.
[2]朱万光.研究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0):119-120.
[3]韩子东,李华磊.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探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02):36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