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难点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尹健鸿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尹健鸿
        江门市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江门市529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其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将会对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路线布设和路基设计的难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未来公路和路基的安全性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设计;路线布设;路基设计难点;
        我国对公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有需要满足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公路设计方案必须有效可行和应当符合当地的地址和气象要求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相关部门在对公路工程进行路线布设和路基设计时关注的重点问题。公路路线布设时需要关注的要点有平面和纵面的线性设计要点,超高设计的要点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公路在运营时的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施工单位应当对其内容有充分准备和了解,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公路的质量和寿命。
一、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布设的难点分析
        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难点应该是与城市居民住宅区的距离,公路路线的布设不应当靠近人们的居住区域,因此相关部门在设计公路时应当将其道路的平面设计为与附近地形一直的曲面,尽量不会破环到原本的生态环境和地质地貌,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公路曲面的设计不仅能够让路面更加连贯,还能够提高车辆在行进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过大的直角弯引发难以预料的交通事故。公路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路线规划和设计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地对于公路的实际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在科学合理的条件下是公路路线能够顺利的布设和规划。
        在对公路工程的纵面进行设计时,设计部门应当将公路纵面的高度作为重要参数,结合公路施工区域调查的车辆行驶数据,确定好公路的纵面坡高。很多公路在运营后会出现交通堵塞和车辆拥挤的情况,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率,设计人员可以适当的在公路上加设车道,并且增加爬坡车道,让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更加规整和顺畅。在进行公路工程的陡坡设计时,相关人员应当对该路段行驶的车辆做出过数据的调查,并且了解可能路过车辆的基本情况,根据车辆的性能合理安排坡段的距离和爬坡的高度保障公路的纵面设计符合该区域的基本路况。
        车辆在公路行驶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基本的平稳,但是我国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公路有较大的起伏也不可避免,因此如果无法避免出现超高地形的情况,设计部门应当根据路段附近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出提示或者时缓冲带降低车辆在上坡或者下坡时控制不好车速而出现意外,使车辆的时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效保障交通的安全性。设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路段确定施工的方向,计算出路面高度与导线长度和圆曲面半径之间的数值,为了降低车辆超速的情况,还要将车辆的数据加入其中,计算出该超高路段的实际超高率,对于相对危险的路段还应该对此数据反复验算,提高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公路工程在设计中还需要参考施工路段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公路规模,这不仅涉及到的公路的基本施工建设,也是路线布设和选段的关键点。公路工程也是涉及范围较大的工程之一,需要考虑的内容不仅仅是今后运营的情况,还有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前期成本。

设计部门应当在保障公路工程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为施工单位降低施工成本,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灵活选线。除此之外,设计部门还应当在方案中列出可能出现的地质原因引发的风险和威胁,做好地质灾害风险的基本防范和预警工作,保障公路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公路工程设计中路基建设的难点分析
        路基也分高于地面的路基和低于原地面的路基,低于原地面的路基被称为路堑,是一种由原地面向下开挖的一种路基形式,对于公路工程来说起到了缓和坡度和标高的作用。在进行路堑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难点在于稳定性和防水性,设计人员需要在调研期间研究好施工路段当地的气象情况、地质特点以及地下水的状况,包括土壤构成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以保障施工完成后的路堑可以符合该路段的实际情况。在面对路堑的坡度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将分级开挖并加固防护、把原始稳固边坡和施工边坡进行结合的内容加入到方案中,计算出建设折线形边坡以及台阶边坡和设计滚落台的具体数值,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排水需要增设排水沟,确保边坡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路基的边坡设计也是公路工程中的难点,一部分公路工程由于降水的原因形成了很多小型的凹糟,这些凹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对于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较强的隐患,因此为了加强路基边坡对于降水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的抵抗性,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强路基边坡的韧性,减少由于降水原因导致的路基边坡破坏的可能性。路基边坡的防护性的提高也是增加公路安全的一种形式,如果公路边坡的角度偏大那么车辆很容易出现轮胎打滑,造成危险,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将坡度维持在一定角度之外,还应当做好车辆打滑后的方案措施,例如加设网状防护墙体和较为坚固的植被,起到一定的支撑和保护的效果。
        当公路工程与水源较近时,设计人员应当提前考虑到河流在流动时是否会对路基造成一定的冲击和腐蚀性的影响,避免在水流冲击和蓄水下影响行车顺畅和安全。在进行路基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适当的增强该路段的防水和渗水手段,降低河水涨幅对路基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可以该路段的防汛能力,设计人员可以在方案中加入园林景观进行搭配,不仅可以做到降低水流冲击路基的机会,还能有效的减缓水土流失和美化公路环境。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加强隔离带的方式提高路基的防水效果,同时还可以在隔离带下方设置好渗水层和排水通道,将渗入地下的水顺着排水通道流回河道中。
        公路工程在开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路段与路段之间的交界地带,这些地带的安全性需要设计部门进行加强,交界处的材质应当根据实际区域的地理环境做出调整,若是附近地段为土质构成,那么在处理交界地带时应当使用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若是附近地段为岩石构成,那么再填充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使用相适应的石料,并且加设土木工程隔山设置。在设计渗水和排水通道时,应当充分了解该地段的渗水量,以便确定好排水管道的尺寸,提高排水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部门应当在设计方案中参考到当地的地理环境、气象情况、车辆情况等信息,还需要分析是否与环境协调,尽量让公路设计最优化,在保障公路运营通畅的情况下,同时保障行驶车辆的安全,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思源,刘立星,朱浩峰.某山区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类型及原因分析与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9):111-112.
[2]严琦玮,顾春晓.关于公路工程中改扩建公路路线以及路面路基设计的思考[J].城市建筑,2020,17(21):166-167.
[3]巢文,乐欢.基于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及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10):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