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东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新型建筑工程技术分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 01403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于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保障住户的安全,减少相应的安全隐患。结合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问题的根本,提高自身管理意识,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处理方法,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多方位管理;施工质量
引言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研究,是符合建筑工程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从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展开优化,早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够更加安全有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1多方位管理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一是有助于统一兼顾不同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避免因忽视部分环节而导致整体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从而保障整体生产面貌维持在积极状态,降低后续质量补救成本;二是有助于将整体施工标准控制在同一平面,达到化繁为简的质量控制目的,既能够有效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也对施工单位运作效益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1]。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
2.1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这就导致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而且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这些因素包含前期的地形勘探、图纸设计、组织设计等基础性工作,还包括员工综合能力、材料选配质量、监管指导、施工机械配备情况等工作,以及深受地形情况、降水情况等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整个过程中都会对质量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2.2质量波动大
对于工程量庞大的建筑工程而言,除了上述这些影响质量的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外界干扰因素,进而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给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建筑工程质量的波动和偏差。在施工的过程,会用到不同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机械设备也会出现故障或磨损,甚至员工在操作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使用操作不当等情况,当这些情况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2]。
2.3隐蔽性强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多,周期长,需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万无一失。然而在实际施工时,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高标准、严要求施工,因而会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后续施工环节受到影响。这些表明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环节多,程序复杂,出现问题不易查找和解决。要解决管理隐蔽性,必须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实现每一环节都有具体人员负责,出现问题及时排查并解决,从而打通施工管理隐蔽性对工程质量的阻碍。
3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果的相关因素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进行探讨时,应关注其管理效果影响因素,促使相应的处理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在此期间,相关的影因素具体包括:(1)制度因素的影响。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无法满足其质量管理方面的实际要求,导致这方面的管理水平有所下降,影响着其管理效果;(2)技术因素的影响。某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技术不够丰富,致使相应的管理计划实施中缺乏技术保障,间接地加大了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率,制约着其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3)其它因素的影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因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材料方面存在质量缺陷等,使得其质量管理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可能会扩大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影响范围,需要在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作用下予以应对[3]。
4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的应用方法
4.1构建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管理在做好协调工作与成本控制工作以外,还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这是提升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在过程中,施工方应该构建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度体系,实现“谁主管,谁负责”,层层落实工程质量保障责任制。另外,还需要加强工程监理工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以及合同规定等要求来对工程施工实行全过程监督,在验收过程中也需要全方位监理,将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规划成为一个整体,以此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
4.2丰富质量管理技术手段
基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研究,为了实现对其质量方面的科学管理,则需要丰富其管理中所需的技术手段。在此期间,可从这些方面入手:(1)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方式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利用效率,实现对这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在技术层面上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可靠性提供有效保障;(2)重视精细化管理方式使用,从管理流程合理设置、管理工作状况改善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技术水平,丰富建筑工程在这方面管理中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其质量问题的科学应对。
4.3加强现场环境管理
住房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现场环境水平构建全面的管理体系,以实现对现场内部风险因素的全面控制,以确保各种施工作业更符合规范,保证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整体运营效率符合工程标准。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施工过程和风险防范计划等方面进行管理干预,其次是通过实施合同机制为现场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根据合同规则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管理范围,确保管理效率更加突出[4]。
4.4做好工艺运用效果把控
房建项目施工工艺运用效果的把控,一直都是施工建造阶段品质管控的关键点之一。为此,建设企业务必要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并且对方案中每一项工艺的可实施性做出严谨论述。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工艺,需要施工管控人员采取“旁站”的方式完成监管。总之,不论是企业还是管控人员,都应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工艺运用的把控中,避免由于工艺原因而诱发施工品质隐患。
4.5保证机械设施管理水平
房建企业应认识到施工机械设施对于施工品质的关键性,针对各类设施的性能、用途及使用时长制订相应的维保计划,委派专门的人员定时对各类机械设施实行维修及保养,保证设施的运转精度,提升质量管控水平。另外,借助优质的机械设施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控一些安全隐患,提升设施使用的安全程度。
4.6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近两年,我国在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企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了项目管理系统,对保证规范化管理起到了一定效果,且减少了以往"包工头"式的管理模式;但由于一些先进管理技术及理念未能在建筑管理中应用,降低了管理效率。同时,建筑企业组织机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也是管理不规范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以有效改善与处理,将对施工质量安全的保证带来隐患。
4.7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团队内部需要大量技术工程人员的相互配合,每一位工程人员都有着自身所需要承担的岗位与责任,如果承建单位没有实施必要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将会导致工程人员出现懈怠心理,使其实际工作热情与岗位责任感大幅度降低,进而使得工程最终质量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所带来的全新监管体系,可以让每一位工程人员对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与了解,并找到自身在整个工程团队中的地位与角色,时刻保持对实际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与其他类型工程相比,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房屋建设完成后,短时间内不会拆除或大规模调整,这也导致房屋项目建设完成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面对这种特性,相关部门必须从施工质量管理入手,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从而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符合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多方位管理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32~45
[2]刘玺娟.工民建施工质量多方位管理的实践路径分析[J].大科技,2019,24:35
[3]夏运琴.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多方位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