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张希
[导读] 由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张希  
       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由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它对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尽可能提高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视程度。相较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而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有助于使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还要充分遵循创新意识的培养原则,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形成,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小学数学学习是基础,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以后的数学学习势必受到一定影响。而纵观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很多教师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缺乏创新。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改变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来。
       1培植知识生长点来孕育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强化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来完善认知结构并培植知识生长点,其有助于打好数学理论及技能基础来孕育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概念转化成易于探究的知识形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来拓展知识领域,逐步完善数学知识框架并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学习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先明确各运算定律,再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计算来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比较出哪种方法最简便,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出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灵活把握解题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运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教学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思维方式进行培训非常重要,因为思维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需要了解发展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反思这些理论知识,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并增强他们的内在世界。当您遇到问题时,您可以使用各种数学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相互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且当他们遇到数学问题时,他们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智慧。解决问题可以极大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推理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合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匹配。对比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不同于死板的黑板板书,灵活运用PPT、投影仪器等现代化手段能更好地使学生专注于课堂,令他们更加兴趣盎然地学习。采用模象直观,可以从发展变化的情境中使学生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4加强课堂小组合作
       传统的学习模式都是以单一个体为主,以学生个人为主。这种学习为一式容易出现两极化形式,一为一面是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强的;另一为一面是理解能力差,基础能力强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对理解能力差与基础好的分为一组;基础差的与能力强的分为一组,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也能有效促使学生说出想法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在传授几何图形运算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数量准备相关的器材。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分发相同器材;其次,教师在黑板出示题目,对正为一体进行测量,要求学生以手中的器材进行测量,得出数据是否一致,测量为一法有多少种。通过以小组形式探讨问题,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计算,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及对问题的探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够促使学生吸收知识点、
       5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并且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是只注重理论的创新,对于小学生的创新而言,是更加直观和具体化,是可以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实际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当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小学生安排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对于一些复杂的项目,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材料,使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加人自己的思想,带着自己的疑间去实践,在遇到间题时,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去思考间题,找到解决间题的方法,课堂中让学生实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还可以增加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6在问题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在做课堂作业时应注意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学习摆姿势和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的进步。教师不仅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数学知识的转移,还应指导学生融入数学课堂,并提供学习数学知识的建议,使学生可以不断思考数学问题并找到答案。对于一些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教师应注意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思考这些问题,以便获得这些数学问题的答案,以便学生对创新意识做出反应。也得到加强和改善。
       7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常,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数学的理论知识。 但是,为了达到巩固这一数学知识的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师应在课堂生活中给学生更多的榜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真实的,老师也可以和学生玩互动游戏。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学习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可以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在以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8发展求异思维来强化创新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在个人认知水平基础上尝试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这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求异性思维意识,来形成相对完善的创新性思维体系。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搜集一些开放性习题(如“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一题多解”等习题,并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这些问题来形成多样的思路,最后通过鼓励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实现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求异思维并提高其创新能力。
       结语
       教师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营造出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既能显现个性,又能表现创造性思维的大舞台。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结合数学中蕴含的多种数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继而实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成梁,刘久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刘金萍.谈如何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小学数学基础教育[J].才智,2020(18).
       [3]陆娟.运用模型思想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J].成才之路,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