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2期   作者:王灿
[导读] 综合气象观测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最为明显。作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且分布范围较广,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王灿
        鄂州市气象局  湖北省  鄂州市436000
        摘要:综合气象观测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最为明显。作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且分布范围较广,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自气象局开展综合气象观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引领,以需求为牵引”的观测业务理念,使其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并为气象预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1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状
        作为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综合气象观测均在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在开展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的过程中均需要以气象观测作为依托,再加上全体气象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气象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气象局始终将增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放在首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使得综合气象观测体系不断趋于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气象预测预报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等,为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1.1对观测站网布局不断进行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气象观测质量不断增强,观测业务改革工作也在顺利进行,积极引进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使本部门创新气象观测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并结合本部门实际,不断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提升气象观测能力水平,从开始的单一性气象要素观测到当前的多要素观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1.2深入推进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
        气象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高空、地面一体化水平,将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凸显出来。
        1.3观测业务质量得到增强
        气象观测站传输及时率、可用率均可超过99%,自动站业务可用性达100%,土壤水分、闪电定位等业务可用性均超过99%。
        2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气象站选址
        针对自动化的气象站开展选址操作时,既需要考量观测资料的各种需求,还应对有关各类因素的影响加以细化考量,包括气象站设置会否对观测数据质量造成影响等。具体选址,应重视挑选一些周边没有设置大型或者超高建筑物的区域,以及没有树木等遮挡的广阔区域,避免由于台站区域气候环境出现改变,导致观察数据的质量出现降低等问题。
        2.2测报人员综合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逐渐涌现并实现了广泛应用,对气象观测相关操作起到了一定影响,要求从事地面测报工作的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现阶段,个别测报人员在有限时间内难以实现对一些新型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有效学习和把握,倘若对相关方面缺乏重视,并难以实现有关操作的积极开展,势必会对现代化的地面测报工作造成影响。
        同时,基层台站中的测报人员较为缺乏,也尚未建立完善、可靠的岗位激励体系和制度等。此外,测报人员在内部或者外出进行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等难以支撑现有工作。也存在一些工龄较长的测报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现代化知识、理论及技能的有效接收,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导致测报数据质量始终难以提升。
        2.3硬件设备故障
        硬件设备是气象站有效实施各项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保障。具体开展各环节观测操作期间,因发挥主要观测职能的设备、仪器等,发生故障或者难以实现稳定运行,都会对观测数据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以深层地温传感器为例,倘若其存在运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便会大幅提升观测数据出现间接性跳跃问题的可能性,会导致观测数据质量明显降低。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仪器进行更换,以使得数据可以正常的显示出来。

同时,采集设备或者自动站电源出现故障,也会导致观测数据传输的质量大幅降低,进而难以实现对观测数据完善性的有效确保,对观测数据质量存在显著影响。
        3提升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对策
        3.1增强观测人员工作责任心
        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测报人员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极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气象观测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种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台站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气象要素可进行自动化观测,无形中使得观测数据异常、缺测等情况频繁出现;再加上业务计算机死机,在上传数据时很容易失败。为了确保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业务人员需对各个观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运行监控工作以及对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实时检查计算机屏幕,对其不断刷新,若刷新后气象要素无变化,则说明该气象要素对应的观测设备异常,需要全面查看每个气象要素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每次发报完成后,逐一打开各个窗口,对数据上传和下载情况进行检查。若是上传的数据异常,为了防止观测数据缺测,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再次上传。
        3.2构建实用的体系文件,提升和保障观测质量
        作为体系文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明确每一部分工作职责、流程,以及文件的编制、审核、发布环节。在此基础上,需要构建实用的体系文件,分类以及管理不同的文件,以此来保障文件内容的真实有效性,达到气象观测质量管理目的。
        3.3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基于气象观测领域特点,进一步构建检查、督查、反馈、分析以及改进制度,从用户全过程管理方面,进一步设计可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构建。与此同时,还可以构建健全的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管理队伍,全面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引导工作人员参与到培训以及体系建设中,提升人员的流程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能力,提高全员标准化、法制化管理意识,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3.4构建新型业务以及管理流程
        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型技术,重组以及搭建观测业务。将业务布局的层级压缩到最小,进一步增强其观测业务以及业务管理的集约化水平,全方位提升以及增强其观测工作效率。
        3.5开展高效的硬件设备维护管理
        具体而言,其一,需要针对测报设备开展阶段性的检查和清理相关操作,确保相关设备和仪器都可以长期保持在性能优良、整体清洁的状态下;其二,对UPS蓄电池开展定期的充电和放电操作,同时对其电量储存能力开展有效检测,以实现对电池应用可靠性及运行稳定性的有效保证;其三,以站内各项防雷基础设施为对象,开展相关各环节检查操作,以保证各项防雷措施均有效和可靠,防止各测报设备和仪器等遭受雷电威胁;其四,针对站内各计算机开展有效的维护及管理相关工作,并严格禁止针对业务专用计算机,开展和业务工作无关的应用或者软件安装等操作,同时,还需要对业务计算机开展定期的病毒查杀操作,以避免各类恶意插件和木马病毒等对计算机安全和正常运行,造成威胁和不良影响,此外,还需要确保杀毒软件更新的及时性,对保证计算机日常运行稳定及安全均存在积极影响。
        4结论
        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中有很多故障问题存在,只要综合业务人员积极应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就可以不断增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推动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扎西欧珠,白玛央宗,普布次仁.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的藏北高原地表温度        变化   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0):136~142.
        [2]沈超,吴东丽,阙艳红.基于B/S的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国家级平台设计与应用[J].现代        农业科技,2019(20):188~190+194.
        [3]杨晓明,陈利芳,张初江.基于CIMISS的地市州级气象数据传输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J].农业        灾害研究,2019,9(05):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