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凝析气藏分层系开发治理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张亮
[导读] 白庙气田属于复杂断块低渗凝析气藏,近年来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为提高油气产能,计划采用分层系治理的方法:沙二下-沙三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平面上井网控制不完善,计划通过老井侧钻、换井底提高井控程度,挖潜剩余油气;沙三中-沙三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反凝析影响,采出程度低,计划优选潜力较大井实施压裂提升单井产能,利用现有井网及设施,通过天然气驱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进而提高白庙气田年产气量。

河南濮阳中原油田分公司濮东采油厂  张亮     457001

摘要:白庙气田属于复杂断块低渗凝析气藏,近年来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为提高油气产能,计划采用分层系治理的方法:沙二下-沙三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平面上井网控制不完善,计划通过老井侧钻、换井底提高井控程度,挖潜剩余油气;沙三中-沙三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反凝析影响,采出程度低,计划优选潜力较大井实施压裂提升单井产能,利用现有井网及设施,通过天然气驱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进而提高白庙气田年产气量。
关键词:白庙气田 复杂断块低渗凝析气藏 采收率
        引言:提高油气产能是油田“稳油增气降本”目标的需要,白庙气田有储量基础;白庙气田天然气采出程度低,有挖潜潜力,因此,找准问题,制定对策,白庙气田产能有提升的空间。
        一、目前现状
        (一)气藏地质特征


        白庙气田位于中央隆起带中部兰聊断层下降盘的一个半背斜构造,沙三下-沙三上早中期为湖底扇沉积、沙三上晚期为扇三角洲沉积,沙二下为漫湖沉积和盆地边缘冲积扇沉积。纵向上,有沙二下、沙三上、沙三中、沙三下四套含气层位,属正常压力系统,沙三上属异常高压系统。沙二下-沙三上为低-中凝析油含量近饱和凝析气藏。沙三中-沙三下,为高凝析油含量未饱和凝析气藏。气田1987年试采,投入正式开发以来,主要经历初步开发、产能建设和产量递减三个阶段。目前气田压力系数较低,处于低压开发阶段。白庙主体沙三中、沙三下、白55块天然气采出程度低。上年度投产两口侧钻井,当年累产气283万方,占全年产量的30.2%,增产效果好。
        (二)排液采气技术现状
        针对凝析气田气井生产过程中普遍积液的生产实际,通过加强排液采气试验和研究工作,形成了气田不同压力阶段的不同排液采气方式。主要通过加密监测资料录取,不断探索气井积液规律,制定出合理的气举周期,维持气井产能;对高压井主要依靠自身能量进行“激动式”排液;对中压井主要以外部能量排液(气举、超声波雾化、化学泡沫排液)为主,有效保证了气井正常生产。低压开发阶段,主要采取增压气举排液为主导,配套闭式气举、小直径油管等排液技术相结合的气举方式。
        二、分层系开发治理对策
        (一)沙二下-沙三上层系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1.存在问题:沙二下-沙三上为低含凝析油凝析气藏,主要分布在白庙主体中南部构造高部位,储层埋藏浅、物性相对较好、凝析油含量低,无需压裂改造;目前地层压力低,可采用增压气举或深抽排液技术保持气井稳产。井网未控储量主要分布在白庙主体中部和南部,下步可通过老井侧钻、换井底提高动用程度,挖潜剩余油气。
        2.治理对策:①根据沙二上~沙三上气井积液规律及气举局限性,优化小泵深抽排液采气等技术提高单井产能;②针对井控未动用和未控储量潜力,通过构造精细解释、储层等系统研究,优选有利目标区,利用侧钻、换井底等提高井控程度,新建产能。
        (二)沙三中~沙三下层系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1.存在问题:主要分布在白庙主体中北部区域。井网未控制储量主要分布在白庙主体中北部,平面剩余油气潜力较大。
        2.治理对策:①老井层间剩余气潜力,主要通过压裂对储层进行改造,提高单井产能。②针对中-高含凝析油气藏采出程度低的特点,探索天然气驱和解堵等技术降低储层反凝析污染,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
        三、现场应用
        (一)针对沙二下-沙三上层系
        1.挖潜白40块剩余油气。通过精细地层对比,构造解释,在白40块与白38块中间刻画出未动用条带,部署了白40换井,目的层:沙二下1-2,投产初期3mm咀,油压12.5MPa,套压13.3MPa,日产气1.2842万方,目前3mm咀,油压5.3MPa,套压9.1MPa,日产气0.5327万方,年累产气134.71万方。
图1:白40换单井生产曲线


        2.挖潜白38块剩余油气。白22换井气层位于白38西块独立断块内,钻遇沙二下1主要目的层,投产沙二下气层,初期3mm嘴,油压7MPa,套压10.7MPa,日产气0.7406万方。
        (二)针对沙三中~沙三下层系
        通过对老井从构造、储层、钻井录井及气测显示到邻井生产情况、区块储量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优选出潜力较大的井进行剩余气挖潜,本年度内共实施大修、补孔、压裂措施12井次,累增气383.9×104m3,累增油650.4t。
        四、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内容的开展,得出结论如下:
        1、根据本次活动部署井位的实施情况及新增资料,继续对白庙主体沙二下-沙三上进行系统研究,分层系、分层次开展气田基础研究,落实有利目标,通过侧钻、换井底增加可采储量、新建产能,修改完善井位部署,择优实施。
        2、分层系细化存在的问题,精准制定对策,深化老区剩余油气潜力评价,优化方案设计,通过补孔、压裂提升低渗凝析气藏单井产能,做好措施方案评价、优化,择机择优实施。
        3、积极探索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由“衰竭式”开发转向“保压式”开发,从根本上提高气藏开发效果。
        4.进一步完善采气工艺配套技术,强化排液采气,减缓凝析气藏自然递减;强化溶解气生产管理和集输,减少自然损耗和流失。
        5.白庙凝析气田处于低压开发阶段,仍存在气井生产方式单一,受反凝析影响,开发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下步我们继续深化白庙气田的构造认识,开展基础研究,为白庙气田产量提升贡献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