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岳璐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岳璐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我国新型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施工现场工作量,降低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加快了施工进度,但由于造价成本过高,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
        中正信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我国新型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施工现场工作量,降低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加快了施工进度,但由于造价成本过高,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文章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情况分析,对比了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的成本,最后列举了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工程也处于关键发展时期。当前居民对于建筑物的需求旺盛,而且对于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装配式工程行业而言,这是推动装配式行业规范发展、提升装配式水平的机遇,也是装配式工程面临的挑战。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是装配式工程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面了解装配式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建筑工程复杂,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与方法。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法,并且在城市化趋势下快速发展并普及,其特征是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了“流水线”式的流程,“积木型”的建筑结构,主要将工厂装配线上制造的主要零件(如墙,梁,柱,楼板等)运输到施工现场,最后使用灌浆锚栓后浇铸件,再通过具体的连接方案成为建筑产品。这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建筑建造方式,使得装配式建筑具备了很多的优点。特别是与现有的普通施工方式来比较,这种建筑方式更加快捷且能保证更好的质量,并尽可能多地使用机械来完成一些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使用了更加科学的建筑模型。先进又快捷的施工方法也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具有高度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使其在建筑行业中依靠自己的优势和独创性不断发展,更好地满足的现代施工的基本需求。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把关要点
        2.1深化设计、严把施工方案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全程参与设计阶段,从传统设计到深化设计,最后到工艺工法策划,紧密对接设计和生产单位。主要从预埋外挂板套筒、预留外架洞口、安装线管、PC构件垂直运输设备选用、PC构件拆分、PC构件存放及二次倒运、楼层结构不一、层高不一等因素入手。基于此,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往往需针对整个施工方案进行详细全面分析把关,并且重点结合现场环境,围绕施工方案可行性进行精准分析,以此作为预算编制的关键依据。
        2.2研判外部市场因素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需研判外部市场因素,尤其是对于较为重要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各类设备及人工费用,往往都和市场存在密切关联,也是影响造价预算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因素的分析和把关中,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人员往往需准确掌握各类物资价格变动状况,以便进行准确的预算编制,避免该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问题。
        3装配式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3.1政策与行业因素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工程迎来了发展良机。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内部依然存在着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等情况,导致整个行业内部的竞争激烈化,而且由于整体行业的监管不足,材料价格浮动,对装配式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除了装配式行业内部情况之外,国家政策变化、经济环境变化,也会对建筑项目的批准、实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工程造价。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较大,经济形势不明朗,导致装配式工程造价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对最终的造价管理造成明显影响。根据国家规定,加强行业规范,是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基础。


        3.2业主与工程组织因素
        装配式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业主对建筑的需求,业主通过监理对工程进行控制管理。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与业主沟通,了解业主的需求,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业主对于建筑功能的需求、建筑样式的选择、建筑面积以及建筑地址的选择,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因此在造价控制阶段,需要综合成本因素,对装配式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首先根据业主需求做好调查研究,确定可行性高,有效地组织设计方案,确保项目安全、稳定进行,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满足业主的需求。
        3.3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
        无论管理方法开发的多么先进,管理模型构造的多么完善,其最终的完成者和行使者都是人。因此,如果造价方面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项目预算和成本控制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很多装配式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够强,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装配置工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缺乏造价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力,当然,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问题之一,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工作效率不高。
        4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问题改进措施分析
        4.1完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制度
        规范性地编制工程造价预算,有利于保障工程投资效益,因此,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编制水平,装配式需要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性,预算编制人员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全面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实际计算阶段结合图纸定额和工程量,保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编制人员也要了解材料的不同类别、型号、性能等,确定价格变动范围。在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编制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图纸内容和施工现场情况,根据建筑工程要求合理编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
        4.2促进建筑工程的科学性增强
        在建筑工程计划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计划文件,这些编制文件在完成之后是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而且只有在通过相关专业部门的研究和认定之后,才能够把它作为投资文件进行使用。与此同时,增加工程总价控制过程的科学性还能够为建筑企业合同的签订、贷款、实际使用资金的周转和材料的使用等提供充分合理、严格的依据。从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的情况来看,主要结构和部件的吊装顺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因此成本预算负责人必须亲力亲为,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例如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备运行等都需要进行具体详细的了解。
        4.3加强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工作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项目成本管理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项目施工前还没有确定具体的消耗定额,因此对于成本人员而言,这项工作一定要保证信息的严谨性和高水平计算能力。同时,不同于传统的建筑项目,装配置建筑项目对造价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更高,对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选择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工程造价人员不仅应关注与装配置建筑物有关的管理条例,同时必须掌握该领域的其他专业性的知识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成本控制状况,我们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制度,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为这方面的发展培育优秀的人才,深化并完善成本控制过程的监督力度。同时,有关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适当地降低生产成本,相信装配式建筑方式一定会更加受人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1]邓国瑜.浅析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63-64.
        [2]周绍军.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监理的作用[J].广东建材,2016(10):116-118.
        [3]战锡忱,夏娇.招投标模式下如何管理合同和控制工程造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