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安全与维护分析 李俊锋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李俊锋
[导读] 摘要:信息全面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在信息化时代,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这是变电站随时代变化的具体表现,需要我们重视这一表现,变电站的智能化也意味着具体工作时,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逐一排查,确保变电站可以维系正常运营,并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输电检修分公司  030001
        摘要:信息全面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在信息化时代,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这是变电站随时代变化的具体表现,需要我们重视这一表现,变电站的智能化也意味着具体工作时,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逐一排查,确保变电站可以维系正常运营,并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同时,在智能化管理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和优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从整体上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设备维护;变电运营;安全措施
        国家对于智能电网的重视程度,且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中变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将跟随国家战略政策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腾飞。
        1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通过对电子通信网络技术二次系统的有效运用,将包括对电力数据信息进行测量、采集以及控制等在内的功能进行集成的新型变电站模式。与传统的变电站不同,智能变电站可以对电网运行的各项电力数据进行智能化以及实时性的合理采集分析。而且智能变电站也可以通过改变光缆的应用方式,有效解决传统变电站所存在的电磁皆容问题。同时智能变电站通常可以利用高速的以太网来对电压和电流的模拟数字信号进行合理的采集、传输,然后通过对智能断路器等智能化设备的选择使用来实现整个变电站的自动化流程,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电器元件在单位时间内、特定的环境下完成规定功率,并且不发生任何故障,这就能够代表这个元件的可靠性。电网的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变电站是最为关键的节点,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以及运行稳定性对于变电站运行的稳定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变电站的智能化实现一般通过两个途径,信息及网络技术的方式,其中有很多的电子元件及智能设备,并且所有的元件及设备都必须安全、稳定、可靠。变电站运行的客观条件、数据及环境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继电保护系统会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发挥其隔离的作用,让整个系统规避电压、电流带来的危害,提升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所以,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着力于提升其可靠性。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
        从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智能变电站分成三个层面,分别是:间隔、过程以及站控层。间隔层利用计量、测控、保护等一些列设备对本间隔一次设备进行相关操作,全面的收集信号并把相关信息传输到站控层;过程层实际上是数字化接口,对接一次设备,其中包含很多设备,例如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站控层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与远端控制中心的联系,控制全站一二次设备。“直采直跳”是当前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继电保护模式。继电保护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直采直跳变压器、母线、线路。其中传输采集信号采用的都是光缆,只有智能终端和断路器间不是,其采用的是控制电缆。
        4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措施
        4.1建立完善的智能变电站检修标准体系。一个完整运行的智能变电站更需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善检修体系,数据永远是纸张上的推理演算,而实际上遇到的障碍可能会多得多,所以智能变电站需要在概念上将数据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智能变电站在工作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其完善,实现各方面性能方面的优化。尽管时代发展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提升可以为一个系统带来更好的换代升级,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检修手段。

如今,传统呆板的检修技能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智能变电站的改进也需要从根本上出发,建立一套独一无二的变电站维修体系,以此来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营。
        4.2加强变电站的值班和设备改造工作。智能变电站管理改进应当先从安全性能方面出发,从安全管理方面出发,首先应当改进值班制度,加强值班管理,将值班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值班管理有利于较早发现变电站运行时存在的问题,让问题更加及时得到解决,以此维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在对应人员进行值班时,应当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检查各项标准,并对变电站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逐一记载,记载到详细事件及对应负责人,确保后期复查工作可以得到明确保障。人员在个人相应负责的值班时间段如果遇到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确保供电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此外,除了加班人员需要加强管理外,一些旧系统旧装置也应当及时更换,城市人口带来的用电量不断增大,电力供应必须做到有保障。对此,电力设备的增加很有必要,需要扩建适当的一部分场所用于容纳新增的电力设备,同时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相对先进的变电站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统一由电脑终端进行控制,使得一个变电运维人员需要同时管理多个变电站,尽管基于电脑操作,少有纰漏,但仍然存在设备管理不到位,仍然需要扩建场地等情况。
        4.3强化压板定值及交换机的管理。继电保护作为变电站运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继电保护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差错,这将直接导致智能变电站的系统错乱,甚至瘫痪。可以说,继电保护就是电站系统的保护罩,也正是因为继电保护,才能使智能规划中的技术性问题得到分析和解决。为了合理运行智能变电站的硬压板,可以从数字化切板出发,数字化切板可以从根本上保护变电站的出口跳压板。同时相应的负责人员应当检查完善软压板上的各项工作指标,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各项数值得到稳定控制。软压板是维持变电站系统稳定的关键,软压板的升级完善是继电保护的保障。
        4.4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水平。变电站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直接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能力。为保护电力供应,相关企业应当负起责任,端正态度,增加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员工真实了解到安全运营的重要意义。用良好的责任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去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对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员工一时的疏忽不仅仅是破坏这个电力系统,还可能威胁其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负责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流程,遵守规章制度,电力负责单位,负责企业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在实践中,应该基于严谨认真的态度,向员工们详细介绍设备的不同型号以及维护、保养、检修方面相关知识,科学防范隐患。
        5总结
        综上,未来电网势必朝着智能电网方向迈进,渗透到发电、变电、调度等多个环节,智能变电站的地位与作用随之提升,国家与电力企业应对此加强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智能变电站与常规站的区别与优势所在,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了解站内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特点,并在实际工程中做好安装与调试工作,才可将智能电网的智能调节、自动控制、分析决策等功能发挥出来,维护智能变电站的安全,促进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在工程领域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慧玲,陈凡.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61+63.
        [2]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
        [3]吴军,郑维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44-246.
        [4]赵红.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