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恒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广泛应用悬挑板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通过选梁板施工可以给人以向外延伸的感觉,这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同时这种施工技术相对于也具有多种优势,包括:降低施工成本、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等。因此,受到了社会群众和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基于此,文章以某建筑工程为例,从模板支撑构造、脚手架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几方面入手,阐述了悬挑板施工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悬挑板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先进施工技术,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受到更多关注,也取得了较好进展。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相关企业更多的选择了悬挑板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与工程美观性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与工程量,促使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率提升。
1悬挑板施工技术概述
高层建筑施工结构复杂、施工流程繁琐,同时在施工过程 中包含高空作业,具有巨大的危险性,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 安全、顺利进行,建筑施工需要应用悬挑板技术,有效控制潜在 的风险因素。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悬挑板施工技 术能够减少工人开支,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从而保证 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
2建筑工程概述
本建筑工程的基础为筏板基础,主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在本工程中,主楼北侧6层楼板、东侧7层楼板悬挑出结构边缘1.95m,最低处标高为20.450m,且下部支撑体系基础为汽车坡道板,故选用悬挑型钢及模架作为悬挑板模板支撑体系。其中,悬挑板楼板厚度100mm,边缘梁250mmx700mm,最大悬挑梁尺寸350mmx750mm,悬挑部分出主体结构1.95m。
3建筑悬挑板施工的准备工作分析
3.1物资准备
(1)施工材料。在本次施工中,需要提前准备的施工材料包括16#工字钢、φ20mm三级圆钢、15mm的多层板、φ14mm梁加固螺杆、50x100mm以及100x100mm的木龙骨、长度为600mm的U形托、φ48x3.5mm的钢管、扣件、3000x6000mm的大眼网等。所有的材料在入场必须通过清点与质检,严禁未达到质量要求的材料入场。
(2)施工机械。本次悬挑板施工中需要准备的机具包括电锯、电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电钻、手提电刨、空压机与电焊机等。
3.2技术准备
结合施工计划配置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保证人员架子工、电焊工持证上岗,且在入场前展开技术与安全意识考核,并落实记录与备案。
4建筑悬挑板施工的关键技术探究
4.1模板支撑构造
在本次悬挑板施工中,悬挑型钢每跨布置7根,间距1200mm,悬挑长度2400mm、计算锚固长度为4600mm与5600mm.在工程北侧6层与东侧7层楼梯间中,各设置了4道锚环。在主梁楼板压点位置,压环必须要压在楼板的下层,并与相应区域的钢筋展开焊接。
梁侧模板使用了厚度为15mm的多层板、次龙骨使用了尺寸为50X100mm的木方,间距控制在200mm;主龙骨使用了尺寸为100x100mm的木方,间距控制在600mm。
顶板支撑主要使用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第一排立杆与结构外皮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0mm;立杆的横向距离控制在1200mm与900mm、步距稳定在1200mm。同时,在立杆的顶部设置了U形托,并将厚度为50mm的木垫放置于立杆底部。
将底层的横纵向水平杆设定为扫地杆,使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稳定在200mm左右。
4.2脚手架施工技术
脚手架的搭设流程主要如下:铺设木垫→竖起立杆→设置扫地杆→设置横杆→安装U形托→设置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多层板。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下所示:在搭设脚手架前期,依托脚手架立杆之间的间距在悬挑梁上焊接长度为100mm、直径为25mm的钢筋头,避免脚手架在使用中出现位移、滑动的现象;保证脚手架搭设区域的平整与整洁,及时清除场地中的杂物;连接杆件时使用的扣件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且严禁使用钢木混搭的形式;在距离基层250mm的位置设置横纵向的扫地杆;在完成脚手架的搭设后,必须在其最顶部的水平杆处加设安全网。
在完成脚手架的使用后,需要落实脚手架拆除工作。此时,要重点完成的工作内容有:对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其与构造要求的吻合程度;结合检査结果确定拆除程序;对存在于脚手架上的杂物以及相应地面中的异物展开清除;在实际拆除中,必须在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与围栏,并派遣专人进行管理;坚持由上至下的原则落实脚手架拆除,不得展开上下同时拆除。
4.3模板施工技术
对于模板工程来说,其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的美观性,也影响着施工质量与进度。在本次次悬挑板施工中,支设模板时主要落实了以下操作:在支设模板前,使用空压机清理楼面,将存在于施工缝内的浮浆用水冲洗干净,并保证所有的内侧模板涂刷脱模剂;铺设厚度为50mm的垫板;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保证连接件的牢固性,水平拉撑连通;将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紧贴墙板设置,控制模板之前的拼接缝在1mm以下;模板起拱的大小需要结合设计要求完成确定,本次施工中将起拱高度设定为2cm;在安装四周的格栅时,维护弹线高度统一,使用50mm长的钉子完成格栅与板的固定;完成模板的铺设后,使用水准仪展开标高的校正。
为了进一步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在本次悬挑板施工中,进行了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检查、顶板模板的标高控制。其中,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检查方法如下:对相同条件下的养护试块强的强度试验值进行检查。在实施轴线位置时,需沿着横向与纵向两方向测量,并去测量的最大值。顶板模板的标高控制方法如下:针对内层顶板完成标高控制点的抄测,依托层高以及模板厚度,沿着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另外,一旦发现模板接头、拼接缝存在不严密的问题时,要立即使用塑料密封条实施封堵。
4.4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
使用由里向外的方式展开混凝土浇筑,具体来说,就是要先进行楼板混蚯的浇筑,然后再实施悬挑板位置的混蚯浇筑。在此过程中,要最大程度避免将混凝土泵直接送至悬挑板的前半部分,以此达到降低支撑体系产生的施工负荷。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展开混凝土结构的养护。特别是在养护的前3天,其强度能够达到养护28天后的45%~65%,所以要重点关注前3天的失水控制,以此保证混凝土养护效果达到最佳.
4.5质量保证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悬挑板施工的质量,在本工程中,重点展开了质量控制操作,具体有: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结构各个构件的牢固性,并在浇筑中实时观察结构变形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在所有接缝处加设海绵条;对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情况进行观察,保证其平整光滑、线条顺直、结合尺寸准确度高(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色泽一致,且不存在夹渣、蜂窝、麻面、露筋等问题;确保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在不进行抹灰操作的条件下依然可以达到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5总结
综上所述,悬挑板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工程美观性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与工程量,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在完成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后,通过模板支撑构造施工、脚手架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的优化设计与落实,结合质量保证措施的引入,提升了悬挑板施工的质量,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东伟.清水混凝土悬挑板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产城(上半月),2019(4):1-2.
[2]徐洪韦.高空大跨悬挑屋面板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9,(20):318.
[3]高凌宁.高层建筑屋面悬挑结构模板支架施工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20(8):58-59.